复学访谈,助抑郁症学生重回校园
作者: 吴婷在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被抑郁症的阴影笼罩,不得不暂时离开熟悉的学习生活。抑郁症,可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它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让他们学习困难、难以融入集体,甚至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危险行为。近年来,抑郁症已经成为学生休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这些孩子病情好转,准备重新回到校园时,问题却接踵而至。即便有公立三甲医院这样的第三方中立鉴定机构给出的医学评估文件,学校审核办理复学手续时,还是会出现家校争议。而且,第三方机构在鉴定时,更多关注病症诊治和康复情况,对学生返校后的能力、环境适应问题,以及学校面临的风险关注较少,导致复学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做好抑郁症学生的复学访谈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他们可能面临的挑战,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支持计划,对解决家校争议、帮助学生顺利复学、保障校园安全意义重大。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一起走进抑郁症学生的复学世界。
案例1:重度抑郁,但复学顺利
初二女生A曾经被重度抑郁折磨,甚至有过轻生经历,之后在精神专科医院住了4个多月。出院后,她也一直坚持定期诊疗、服药和咨询。在复学前,她已经遵医嘱停药4个月了。这段时间,家庭的巨大改变给了她温暖,好友的鼓励也让她充满力量,她内心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复学的意愿特别强烈。她知道自己服药后有些发胖,但她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病情和状态。住院时,她和同病房的女孩结成了互相支持的联盟,出院后仍每周都会通过微信互相打气。她顺利复学后,还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继续做了一段时间的咨询。
案例2:问题解决,可助力复学
高二女生B在评估复学状态时,各项情况都不错。休学期间,她一边随诊治疗,一边旅行交友,生活也算充实。她遵医嘱停药快半年了,在家还有自学的好习惯。不过,她休学前有个烦恼:因为有狐臭,在宿舍被同学孤立了,尤其是夏季跑操出汗多,狐臭更严重,人际关系因此变得很糟糕。复学访谈后,学校和新班主任沟通,考虑到9月刚开学天气还比较热,就安排她在夏季跑操时整理班级任务,暂时不用跑操,家长也同意她走读。复学后,她状态稳定,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好。
案例3:测评“装好”,不建议复学
初一男生C因重度抑郁休学了一年,休学期间只做过一次测评。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家长非但没接受,还对孩子的心理疾病存在很强的病耻感。为了让孩子复学,家长让他在测评时“装好”,还开了“恢复良好”的假证明。但在学校的复学访谈中,我们发现他情绪不稳定,睡眠和饮食都不好,也不太想上学,甚至对生活充满了无望感和无意义感。虽然家长办好了复学手续,但学校评估后认为他目前的状态不适合复学。经过和家长深入沟通,让家长明白复学会给孩子带来更大压力,不利于恢复,家长最后也愿意带他去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了。
不难看出,系统治疗、家庭改变、同伴支持、复学意愿和曾经导致休学具体的问题都是影响抑郁症学生能否顺利复学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并解决抑郁症学生的复学困境和个性化问题,是助力他们复学的重要途径。
1.学生面临身心困境与外界挑战
抑郁症学生复学,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康复。很多时候,他们还会被抑郁症状困扰,比如经常感到疲劳、白天没精神想睡觉、认知能力受影响等,面对压力时也更加脆弱。因此,他们需要持续的心理支持,慢慢重建内心的力量。
在学校里,他们还可能要面对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异样眼光。青少年本就敏感,有精神障碍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很容易察觉到别人无意间释放的信息。再加上部分青少年对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当看到同学因为情绪障碍表现不同时,很难用合适的方式对待,这就加剧了抑郁症学生的病耻感,让他们担心被特殊对待或歧视,不敢寻求帮助,也影响了他们的自我认同。
学业上,这些学生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因为生病,他们的学习进度落下了,和同学之间有了差距;一想到返校后的学业和考试,他们就焦虑不已,这成了他们复学后的一大障碍。另外,休学期间和同学们联系少了,复学后重新建立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也让他们感到焦虑不安。
2.学校存在风险担忧,但支持不足
在抑郁症学生复学鉴定时,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复学,往往会“美化”孩子的情况,比如让孩子在主诉症状和心理测评时“装好”,这就让鉴定材料失去了真实性。学校担心这些学生可能存在伤害自己的风险和精神疾病问题,在审核复学手续时,就容易和家长产生分歧。然而,学校在应对抑郁学生问题上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没办法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症状严重程度,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这就导致抑郁症学生在学校里很难得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帮助。
未成年人抑郁症的恢复不仅取决于药物治疗,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和同伴支持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抑郁症学生的复学访谈内容包含心理状态评估、个人背景了解、支持系统探索、复学意愿调查等。访谈中的问题是开放性的,侧重于关注学生情绪和体验,以下为抑郁症复学访谈的有效流程框架探索。
1.访谈流程:全方位了解学生
(1)心理状态评估:会询问学生当时的医院诊断、休学后的治疗情况、是否接受过系统性心理辅导、现在的服药情况以及复诊时间等;还会关心他们最近一个月的情绪、烦心事,以及这些对生活的影响,包括作息、饮食和电子产品使用情况。
(2)了解个人背景:会问休学的原因、当时的状态、是否有诱发不良事件,还会与学生一起探讨对休学的看法,以及休学期间的生活安排。
(3)探索支持系统:询问学生的家庭氛围有没有因为生病而发生变化,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怎么样,遇到困难时有没有人能帮忙等。
(4)询问复学意愿:会询问复学是谁的想法,对复学后的生活有什么计划,面对复学有哪些担忧,以及为解决这些担忧做了哪些准备。
最后,还需要给予学生说出其他问题和担忧的机会,以及他们希望获得的帮助和资源。访谈结束之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特别关注复学学生初期的适应性问题,有些学生复学一个月后可能因为问题累积导致情绪崩溃。对于休学期间没有接受系统治疗的学生,学校更要紧密跟进,避免复学失败。同时,心理教师还要和家长、班主任进行三方会谈,提前商量好应对方案。
2.为学生、学校和社会带来希望
(1)复学访谈对学生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复学访谈能帮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病情和需求,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受哪些因素影响,提前对复学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心理准备。这样一来,他们在复学过程中就能更主动地寻求帮助,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减轻孤独感和压力,提升复学的信心。而且,通过访谈可以评估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及时发现高危学生,降低危机风险,守护校园安全。
(2)复学访谈对学校和社会的意义:对学校和社会而言,复学访谈能让大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营造包容、友爱的校园氛围,减少学生因为害怕歧视而产生的社交恐惧和退学风险。学校、家庭和医院也能建立起协同支持系统,一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调整支持策略。让抑郁症学生顺利复学,还能维护教育公平,减轻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降低社会的长期医疗成本,让这些学生未来能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抑郁症学生的复学评估将会越来越专业、全面,除了关注症状控制,还会更注重功能恢复和复学准备情况。以后,我们会研究出更有效的沟通策略,设计出更好的访谈问题,提高访谈质量,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复学环境,让学生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在将来,抑郁症学生复学后的长期跟踪和支持机制也会不断完善,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复学后遇到的问题,调整支持方案,保障他们持续康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合作也会更加紧密,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构建更强大的支持系统。
而且,随着全社会对抑郁症的认知不断提升,公众会更加理解和接纳这些学生,抑郁症学生复学后遭受歧视和排斥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少。在政策支持、专业人才培养、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抑郁症学生的复学环境会越来越友好,他们重返校园的路也会越来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