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2023届孩子们的那些事儿

作者: 王枫

“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3年的朝夕相处,1000多个日夜的相伴相随,我与2023届的孩子们又该是一种怎样的缘分啊。

这一届孩子大部分出生于2005年,很巧的是和我同一属相,用一位老师调侃的话来说,我是“一只老母鸡,护着一群小鸡崽”。

3年的高中生涯,对孩子们来说,是场“炼狱”;对身为年级部主任的我而言,同样也是。2020年,新教材真正落地,我们这届孩子是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三新”)的初体验者;2020年疫情防控开始,2023年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我们这届孩子又是贯穿其中的亲历者。面对着未知的新高考,面对着严峻疫情对正常教学的干扰,我胆战心惊、如履薄冰。所幸,在这场战役面前,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和我同甘共苦、并肩作战;所幸,在这段奔赴理想的行程中,我的孩子们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〇 与高三(2)班的回忆

站在离别的路口,3年的往事不由涌上心头,让我这个不善言辞的人也实在忍不住要写点什么,来记录下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

说起我与孩子们的那些事儿,首先想起的是高三(2)班的孩子们。高二文理分科以来,我一直承担高三(2)班的历史教学任务。“三新”模式下文科实验班的教学工作,说实话,比老高考模式下难多了。在即将迈进高三门槛的时候,我也曾打过退堂鼓,向校长室申请不教文科实验班,深怕自己因教务处、年级部繁杂的事务而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是组织的信任和鼓励,让我最终陪着高三(2)班的孩子们走到最后;是历史备课组,特别是顾组长的支持,让我有了坚持到底的勇气;更是高三(2)班孩子们的依赖和支持,让我将对他们的不舍化作前进的动力。“星光不负赶路人”,最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高三(2)班在高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想起高三(2)班,孩子们的面庞在我面前一一掠过,每个孩子都那么可爱,那么令人难忘。纸短情长,难以一一写尽,就先说说我的课代表王云洲吧。他在高考历史中取得了83分的好成绩,并列靖江市历史单科第一名。从心所爱,他选择文科是对历史学科发自内心的热爱,他在历史学习方面非常有悟性,一点就透,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却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担任历史课代表,可以说实至名归。不过,或许是因为他从未有过课代表的经历,我们之间也曾因为收发作业而有过不愉快。那是高二刚开始的时候,我俩产生了一点小误会,具体原因已记不清了,晚自习时我不放心地来到教室外,王云洲也走出教室找我,我们互相沟通,并承认了自己白天的冲动和错误,最终我俩冰释前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他慢慢适应了自己的课代表角色,而且很体谅我这个“忙碌”的任课老师,很多事情都能想我未想,逐渐成长为我强有力的左膀右臂。最令我满意的是,他不仅能自己学好历史,还能在课上像小老师一样,指出同学们理解上的错误,我不禁为他渊博的历史知识点赞。

再来说一说陈映潼同学。她虽然不属于我们班成绩优秀的群体,但勤学好问,每到下课,你都能看到她穿梭在教师办公室提问的身影。她热情开朗,能关心他人。有时提问的次数太多,她觉得过意不去,就会塞几颗糖给我。高三的下学期,疫情一度严重,她妈妈也生病了,她戴好口罩并且告诉我情况,问我怕不怕。我坚定地告诉她,只要注意一些,没什么可怕的,你有问题尽管来问。那段时间,她除了拿着酒精瓶到处喷以做好个人防护工作,还会时不时带袋冲剂给我,让我也多多预防。高考前夕,她还是没能逃过病毒的侵扰,但高考在即,心里很虚,总觉得有很多问题要问,这时她会戴好口罩,并主动和老师说:“我们离远一点。”我知道她担心传染给我们,还担心会影响班级同学。虽然有时她的行为让人觉得好笑又好气,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喜欢她能为他人着想的秉性。

最后来说一说杨睿同学吧。都说学习会出现高原现象,他也不例外。最后一阶段,他的选择题训练错误比较多,我很担忧。他却一副漫不经心、气定神闲的样子,看着着实让我着急,但我还不能把着急和担忧表露出来。好在最后他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心态,历史学科考出了并列第一的好成绩。杨睿心思细腻,女生缘很好。记得高三运动会前的一个午自习,我经过高三(2)班时,发现一群女生在储藏室里准备开幕式道具,独他一个男生夹在其中,大有众星捧月之感。提到杨睿,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他的体育。他是不折不扣的“困难户”,体育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因为体育不过关,他只能对“五好标兵”望洋兴叹。还记得高考前的一次体育课,我和他一起在操场跑步,我知道他那次已经很尽力了。真心希望他到大学以后,能加强体育锻炼,扬长避短,在复旦大学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高三(2)班的52个孩子,我多想一个一个慢慢道来。2年的时间在人生的旅途中并不长,我们这些老师也只是他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但与他们相处的日日夜夜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从教生涯中绚丽的一笔。“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分别之际,唯有祝愿他们展翅高飞,翱翔天际,向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去追。

〇 与整个高三年级的回忆

作为年级部主任,我心系的不仅仅是高三(2)班的学生,更是高三年级的900多名学生。虽然对于这些学生我不能做到了如指掌,但全年级七八成学生,我都能将他们人和名字对上号。其中有成绩优秀的学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还有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

3年的时间里,进步比较大的当数高三(12)班的孩子们。进入高三后,在班主任蔡老师的带领下,班级的风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教室变干净了,读书声音变响亮了,自习课变安静了,学习氛围变浓厚了。班里有名侯同学,在高二自习课上偷玩手机被我巡课时发现了,我当场没收了他的手机,课后与他深入交流,并且从班主任那里得知他的家长根本管不住他。为了玩手机这个问题,他屡次和家长起冲突,甚至到了离家出走的地步,家长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但是进入高三以后,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引导下,他在认清高三已到了破釜沉舟的关键时刻后,从外在形象到内在风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清理了原先一头蓬乱的“杂草”,取而代之以精神的小平头;一改高二时那副“躺平”的懒散模样,认真打扫卫生、认真学习。看着他的变化,我非常欣慰,我不禁在心里感慨:孩子们本质都不坏,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迷失方向,这时需要有人引领他们,为他们指点迷津,最后侯同学高考取得了满意的成绩,高出特控线近30分。毕业典礼结束后,他到我身边拿回没收的手机,并诚挚地向我表示感谢。我知道他的感谢中饱含了对老师们良苦用心的理解。

最后,我要说说竞赛班的孩子们。他们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不仅学习好,而且全面发展。高二运动会的名次位列年级第一,高三时略有退步。他们符合我心目中希望的理想状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该学习时就静下心来、全力以赴,该玩时就痛痛快快、酣畅淋漓。“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此话诚然。身为竞赛班的孩子,他们有数理化生等学科竞赛的压力,因此较其他同学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高二升高三那个暑假,他们基本没有休息,一直在学校竞赛备考。但他们毫无怨言,苦中作乐,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班主任范老师给他们的半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在一天紧张的学习之后,在运动场上尽情挥洒,大汗淋漓,应该是非常惬意的吧。高三(1)班是我每天去教室的必经之地,而且作为竞赛班,也是我这个年级组长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每天我都会从他们窗口张望,在他们门前驻足。看着他们课间时而热烈地讨论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时而三五相聚,似在倾吐少年心事、学习烦恼;时而轻松闲聊、说说笑笑,我也会追忆起自己的那段青葱岁月,不由感慨“年轻真好”!这段一起学习、一起奋斗的时光定会让他们终生难忘。当然,偶尔自习课上,也会有个别学生做小动作被我“抓”住,我会佯装嗔怒地瞪着他们,这时他们往往会红着脸笑笑,露出尴尬的神情,然后赶快低下头。现在想想,那样子也挺可爱的。

3年的时间弹指一挥,转眼就到了高考前夕。试用安检门时,我特地站在学校北门迎接孩子们入校。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着他们声声“老师好”,我内心感动,也回给他们以灿烂的微笑,并大声地对他们说“早上好”。高考那天,我穿上早就准备好的印有“皆得所愿”的红色衣服,希望这小小的仪式感能带给孩子们好运,承载起我对2023届所有孩子们“所得皆所愿”的美好祝福。那几天的我似乎变得特别迷信,偶然的机会从两个班主任那里得来的刻有“高”“中”的可乐,毕业典礼那天早上在学校食堂吃到的双黄蛋,都会让我激动半天,我觉得这定是个好彩头,定会护佑着我们2023届的孩子们。

尘埃落定,回首3年,教学楼的走廊记录下我们的每一次谈心,行知湖边、操场上留下了我们的脚印,行远楼刻录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弘毅园见证了孩子们3年的成长和蜕变。

高考已然结束,分别在所难免。虽然令人伤感,但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分离只是暂时的,是为了更好的重聚。2023届的孩子们,定会为母校争光,奔出个好前程来。

今天,你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们为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