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灵护航,为青春赋能

作者: 淮安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广大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近年来,我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在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管理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和“处处抓在手中”的责任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学生生命健康关爱工作。

近期,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几起令人痛心的极端事件,痛定思痛,经过我们的走访、摸排及分析,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学生主要存在以下3种心理问题。

一是网络成瘾。特别是疫情期间,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更重。上网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电脑和手机,而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疏忽管理,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沉迷在网络世界。家庭冲突、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产生的矛盾冲突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从而出现了更多的情绪和行为困扰。

二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很大,学生普遍存在不爱学习的状况,缺乏学习动力。由考试焦虑引发的抑郁、焦虑情绪,伴有冲动行为,如自残、自伤。家长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忽视、曲解,难以真正帮扶孩子,甚至雪上加霜。

三是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知和评价感低。社会对学校、对学生学业的重视及单一的评价体系,让部分成绩弱的学生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认为自己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甚至不愿意与人接触,用口罩与他人隔离。同时,抗压能力又差,稍微批评几句就感觉受到很大的委屈,容易走极端。

为此,2023年我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确立了“生命健康关爱”的重点工作。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生命教育不仅要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不仅要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不仅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要与其他物种和谐地生活在同在一片蓝天下;不仅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我们将青少年生命健康关爱工作整合思政教育、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关爱工作“十个到位”和“十三个一”的要求,不断尝试,积极实施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关爱工作的“136”工程,即1个平台、3个抓手、6个项目。

1.打造一个平台

以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为阵地,开通96111“安老师”心理援助公益热线电话、QQ信箱,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广大师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服务,96111心理热线电话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心理救助的110。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筛查测试平台,选择了科学、权威的心理测评软件,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同一软件和量表对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

2.铸造三个抓手。

(1)专业团队的抓手。缺乏专业人员一直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为了打破这个制约工作的瓶颈,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形式,不断地培训团队成员,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三航教师”的培训工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优”教研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研究中心和课程基地等方式,不断壮大我市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队伍,确保80%以上的学校能按照国家、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每2周开设1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2)家庭、学校、社区联动机制的抓手。整合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横向渗透,学生、家长、教师全程参与,市、县(区)、校纵向介入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及时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要求。逐步形成了政府、学校、企业、研究机构、医院和家庭“六位一体”心育生态圈,促进新时期高质量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课题与项目研究的抓手。2021年,我们的课题“整体提升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实践探索”获得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二等奖之后,我们获得了很大的鼓励,增强了我们从事课题和项目研究的信心和自觉。2022年,我们先后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中小学心理干预综合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并得到50万元的专项研究经费,申报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提升”项目同时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院“江苏省基础教育高质量体系的内涵、重点及实现路径研究”子项目。通过这些课题和项目的研究和成果推广,不断提高我们生命健康关爱工作的信心和水平。

3.锻造“六个项目”

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关爱工作必须贯彻“德育为先、立德塑人”的理念,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新近颁布的新课程、新课标,进一步探讨以未成年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助人自助”的课堂教育模式,全力推进实施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630”项目(即6类30个单位):

(1)打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30所。

(2)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联盟单位30家。

(3)建设农村留守儿童、离异与单亲家庭关爱基地30个。

(4)设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实践基地30个。

(5)创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示范家长学校30个。

(6)建立中小学教师“心灵关爱”工作站30个。

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关爱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带领和团结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注重汲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提升我市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关爱工作的内涵和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