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儿童青少年躯体症状障碍

作者: 张美婷

躯体症状障碍以明显的身体症状为表现,但这些症状却无法通过医学检查发现器质性病变,因此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什么是躯体症状障碍

躯体症状障碍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身体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腹泻、全身无力等,但这些症状并不能通过医学检查找到明确的生理原因。这些症状可能涉及多个身体系统,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且常常反复发作,持续存在。

儿童青少年躯体症状障碍的特点

1. 多样化的症状

儿童青少年可能经常抱怨头痛、肚子痛、关节痛或其他身体部位疼痛。此外,他们还可能表现出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如视觉、听觉或触觉异常)、癫痫样发作等症状。

2. 医学检查结果与症状严重度不符

经过充分的医学评估(病史、体检、必要的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找不到能够完全解释症状性质和严重程度的器质性病因,或者即使存在某种轻微或稳定的躯体疾病,儿童青少年表现出的症状强度、痛苦程度也远远超过疾病的影响。

3. 影响日常生活

这些症状会对儿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他们可能因频繁请假、减少社交活动而错过重要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躯体症状障碍的形成因素

1. 心理因素

儿童青少年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因缺乏表达能力或害怕表达后遭受不良对待而获得压抑情绪,此情绪通过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发泄出来;有些儿童青少年对身体症状的感知过度敏感,易导致疑病症加重恐惧。

2. 社会因素

学业压力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躯体症状障碍的重要因素,这些压力可能使他们感到压抑,进而通过躯体症状来表达痛苦;校园欺凌中被欺凌的对象更容易出现头痛、胸痛、胃痛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心理创伤密切相关。

3. 家庭因素

家庭功能的健康程度、亲子关系的亲密度、是否存在家庭暴力或虐待等因素,都与儿童青少年的躯体症状障碍紧密相关。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如何应对儿童青少年躯体症状障碍

1. 及时就医

当儿童青少年出现相关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他们到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缓解症状。

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躯体症状障碍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法,可帮助儿童青少年改变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减轻心理因素的影响。

3. 家庭支持

家长应定期与儿童青少年进行沟通,同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4. 生活方式调整

适当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躯体症状。家长应引导儿童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