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编程与英语教学融合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 李丽花

机器人编程为英语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不仅成为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创新途径,更在品德塑造、品格锤炼、行为习惯养成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实现了英语教学与德育、心理教育的有机统一。

编程语境:词汇积累与自主学习品格塑造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是基石,机器人编程能够为英语词汇的学习构建一个生动有趣、充满互动的语境。以编程指令“print”为例,在学生编写代码输出信息时,这个单词便高频出现。每一次的操作,都是对“print”含义和用法的强化记忆。再如,在搭建一个简单的计分程序时,“score”(分数)一词不断被调用,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将自然地记住它。

学生在编程过程中,主动去挖掘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凭借自己的思考和尝试,在代码编写、调试的过程中理解词汇。这种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将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品格。

编程逻辑:语法理解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编程不仅仅是技术操作,它有自己的逻辑结构,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如if-else 语句)和循环结构(for 循环、while 循环)等,这些结构与英语语法的逻辑关系紧密相连。以选择结构为例,学生编写“if 条件成立,执行某操作,否则执行其他操作”代码的过程,本质上是在构建一种逻辑决策思维。这一思维模式和英语里的条件状语从句高度相似。当学生沉浸在编程学习中,反复运用这种逻辑结构时,他们对英语语法里的条件、因果等逻辑关系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主动思考、深入探究的学习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编程成就:英语自信建立与心理健康促进

自信心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机器人编程中,学生每一次成功完成一个程序,解决一个难题,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一直缺乏自信,不敢开口说英语,对英语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参与编程课程后,他成功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英语游戏程序,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这份成就感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对学习也有了新的认识。此后,他在英语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敢于开口表达,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

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看,编程学习还能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调节情绪。在专注于编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暂时忘却其他学科学习带来的压力和烦恼,沉浸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而且,编程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反过来又促进英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机器人编程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同时在品德、品格、行为习惯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编程教育的价值,积极探索两者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