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为何因“感冒”住进重症监护病房?

作者: 夏嘉鼎

冬日里,13岁女孩小婷早上起床后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咽痛等症状。小婷父母起初没当回事儿,以为孩子是感冒了。而小婷因为临近期末,学习任务非常繁重,便没有请假,还像平时一样正常上学。1周后,妈妈发现小婷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胸闷、气促、无力、倦怠等症状逐渐加重。于是,小婷被送到当地医院儿科急诊就医,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搏,抽血化验显示心肌酶谱升高。儿科急诊医生考虑到小婷很可能发生了急性心肌炎,如果不尽早治疗,随时会有心力衰竭甚至心搏骤停的生命危险。

小婷被紧急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立即给予吸氧、心电血压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及抗病毒等治疗措施。进一步检查心脏超声发现,小婷心房、心室均明显扩大,收缩功能显著减退,心肌受损指标持续升高,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主诊医生考虑小婷患有病毒性心肌炎和心功能衰竭,制订了以药物为主的初步治疗方案,视病情进展情况再决定是否进行呼吸循环生命支持治疗。经过5天的治疗,小婷的病情逐渐好转,心电图显示基本正常,心肌酶等指标明显下降,心功能已开始改善。转出重症监护病房在儿科普通病房治疗2周后,病情好转出院。此后,经过6个月的居家康复,小婷的身体恢复。

什么是急性心肌炎?

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因素均可导致急性心肌炎,目前认为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急性心肌炎的早期临床表现有发热、咽喉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之后1~3周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悸、疲倦、气促、胸前区隐痛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相较于成人,小儿心肌炎表现相对隐匿,部分患儿可能仅表现为面色苍白或青灰、食欲下降、紫绀、精神差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是否并发心肌炎,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中的小婷因为冬天感冒后未得到充分休息,加上学业压力大、过度劳累,病毒感染后引发急性心肌炎,险些在花季年华失去生命。

如何预防急性心肌炎?

目前,尚未发现有效预防急性心肌炎发生的方法,但大部分心肌炎患者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提升自身免疫力可以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例如: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营养摄取均衡,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在病毒和细菌高发季节,避免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同时在情绪激动或身体过度劳累时适当休息,不宜剧烈运动。如果出现胸闷、心悸、乏力、气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急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

急性心肌炎患者入院后均需监测生命体征。治疗早期需要持续性吸氧,以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心脏缺血。当患者胸闷、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状得到改善,并且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后,可调整为间歇性吸氧。如发生心力衰竭,则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患者出现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晕厥或严重低血压时,若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可考虑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针对病毒性心肌炎给予抗病毒治疗,若合并细菌感染,需要加用抗生素,并给予维生素C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若出现免疫过度反应,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来减轻免疫损伤和细胞毒性作用。

花季少女为何因“感冒”住进重症监护病房?0

急性心肌炎的康复治疗指导

1.休息指导

患者住院期间应保持病房安静,限制探视人员,确保患者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由于剧烈活动会增加心脏负荷,甚至导致猝死,患者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至少2~4周。除参与离床治疗外,应避免下床活动,甚至大小便也需要在床上或床边完成。待心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过度疲劳。如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在病情改善后,应休息6个月至1年以上,并定期复查,直到症状完全消失。

2.心理指导

多数罹患急性心肌炎的青少年对病情认识不足,但反应强烈,特别是青春期阶段,面对患病的事实,他们会感到紧张和恐惧,又会担心耽误学习,害怕疾病会影响自己的未来,以至于增加了对家长的依赖性。有部分家长由于对孩子康复的期待值很高,在治疗效果未达到预期时,会产生过度焦虑的情绪,甚至急于求成,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针对此类情况,医护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心肌炎的病因和治疗措施,告知其经过有效治疗后受损的心肌可逐渐恢复,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

3.饮食指导

无论是心肌炎早期还是稳定期,饮食对于控制病情起着重要作用。早期患者应选择低能量饮食方案,以汤粥类为主,多食用蔬菜和水果,以获取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因碳水化合物作为机体的重要供能来源,在胃肠道中容易被消化,停留时间短,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稳定期患者可恢复正常饮食,但要避免高胆固醇和高脂饮食,切忌暴饮暴食,禁烟酒,减少摄入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如伴有心力衰竭,应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量,避免水钠潴留加重心衰症状。

小结

急性心肌炎是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尤其是在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高发期(如冬季)时需要提高警惕,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医护人员也会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休息、心理和饮食方面的指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青少年患者和家长对疾病的恐慌和焦虑情绪,加速康复进程,帮助青少年尽早回归校园。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