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怎么办?

作者: 李波

青少年喜好运动,日常多进行打球、跑步等运动,但在运动过程中易发生运动损伤。其中,肌肉拉伤是运动中发生率较高的肌肉损伤。肌肉拉伤后会出现局部肿胀、拉伤位置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那么,肌肉拉伤是怎么形成的,拉伤后要怎样处理?本文带大家一起了解肌肉拉伤的相关知识。

肌肉拉伤的发生机制和原因

发生机制:肌肉快速强烈地过度拉伸或者收缩,超出肌肉组织所承受的力而引起肌肉断裂或撕裂属于主动拉伤;肌肉用力牵伸时超出了肌肉自身特有的伸展程度导致的拉伤则属于被动拉伤。

原因:导致肌肉拉伤的原因有多种,如场地过硬、湿度高、气温低、自身内在因素、运动前准备欠缺等。

肌肉拉伤的分级和处理方式

肌肉拉伤的常见位置有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内收肌群、肩袖。

肌肉拉伤会从肌纤维的微小分离到肌纤维的断裂,临床中将肌肉拉伤分为3个等级。

1.一级拉伤

表现:少数肌纤维被撕裂和拉长,周边筋膜无异常,运动时有疼痛感,但可以进行运动。

处理方式:冷敷、弹性绷带。轻微拉伤后快速予以冷敷,用弹力绷带加压包裹受损位置,避免肿胀;2~3天后可予以热敷,逐渐恢复运动。

2.二级拉伤

表现:有较多肌纤维断裂,且筋膜也有撕裂可能,患者会感受到“啪”的一声断裂感,会在肌腱和肌肉连接位置摸到下陷和缺失,还极有可能伴有血肿。

处理方式:冷敷、弹性绷带。3~4周左右逐渐恢复。

3.三级拉伤

表现:肌肉完全撕裂,无法再进行活动。患者首先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但会快速消失,这主要是神经纤维被损伤所致。此时,通常需要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处理方式:冰敷、弹性绷带,并快速到医院就诊,及时进行手术修复,患者可以较好地恢复运动及感知能力,经过初步治疗后还需遵循康复医师的意见和指导进行康复锻炼。

肌肉拉伤的恢复

1.拉伤后3~10天

被动/辅助拉伸:能够将周边神经松懈,提高肌肉局部柔韧性。

等长训练:大腿牵伸练习正常步行,能够加速肌肉恢复。

偏心与同心运动:等长训练中无疼痛感时再进行偏心和同心运动,如屈膝屈髋运动。

2.拉伤10天后

停止屈膝运动,逐渐开展伸膝练习、耐力训练、运动技巧训练、协调训练等,但以上运动均需要患者可以正常活动后再进行;其判定标准则是两侧肢体柔韧、肌肉用力时无异常感觉。

如何预防肌肉拉伤

日常生活中,青少年进行各项运动或体育活动时要加强运动防护,同时运动前要做好各项准备,降低肌肉拉伤发生率。

(1)尽可能选择场地情况较好、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运动;

(2)选择合适的运动鞋、运动服等;

(3)进行运动前,充分做好热身和伸展运动,避免肌肉过度紧张;

(4)运动时要尽可能地避免剧烈运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