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矫正方法你了解吗?
作者: 刘兰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国家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教育系统、卫生系统、社会及家庭等各方都加大了对学龄期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关注。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近视的正确矫正方法。
近视配镜的认知误区
首先,当儿童青少年出现视力下降时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就医,通过视功能检查、眼部检查及散瞳验光等,确定是否为“真性近视”。其次,近视是不可逆的,没有恢复正常视力的治疗方法,一些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尝试各种方法,最终耽误了最佳矫正时机,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情况越来越重。最后,如果儿童青少年已经确诊为近视,且存在视力持续下降的症状,应积极配镜。佩戴眼镜不会导致近视加重和眼球变形,导致近视加重的是遗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导致眼球变形的原因为近视程度不断加重,使得眼球持续拉长。
近视到什么程度需要配镜?
关于配镜的时机没有固定答案,需要综合考虑儿童青少年的裸眼视力、近视度数、散光、是否伴有斜视及调节情况等。主要原则包括:①当儿童青少年视物模糊症状明显且戴镜后能改善时,建议配镜;②近视度数大于100度,散光在水平或垂直轴向大于150度,或者在斜轴大于100度,均建议配镜;③近视度数不足100度,儿童青少年视力下降不明显,但年龄较小,家长有积极控制近视发展的意愿且儿童青少年不排斥戴镜时,可配防控性眼镜;④近视伴有间歇性外斜视或较重的外隐斜视时建议配镜。
常见的近视矫正方法
目前,主流的眼镜类型包括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
1.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作为一种传统的配镜方式,其接受度较高。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种类的框架眼镜,均具有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相较于隐形眼镜,框架眼镜以佩戴方便、经济和适用范围广等优势,成为当前儿童青少年配镜的首选。但其缺点包括棱镜效应、物像缩小、运动不便、美观度较差及屈光参差时融像异常等。
单光镜片:单纯起到改善视力的作用,可以缓解视物模糊、视疲劳,适用范围较广,但不能起到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双光镜、渐进多焦镜:改善调节滞后引起的近视发展快,适合调节异常的特定人群,近视延缓率可达11%~21%。
视网膜周边离焦镜:周边离焦眼镜可以使视网膜远视性离焦转变为近视性离焦,可以有效防止青少年的眼轴变长,从而达到了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近视控制有效率可达14%~30%。
周边微结构设计眼镜:包括多焦点正向光学离焦镜、高度非球面微透镜、同心环带柱镜及点扩散技术镜,近视控制有效率为21.1%~74%。是目前市面上控制近视进展的主流类型。
需注意的是,功能性框架眼镜有一定的适应期,一般6岁以上儿童可佩戴,而且需要佩戴12小时以上,并保证眼镜佩戴时要居中,伴有斜视时不宜佩戴。
2.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以其美观、视觉效果好及近视防控效果显著等优势,逐渐被家长和儿童青少年接受。但其缺点包括接触眼球可能会导致角结膜感染及损伤的风险、影响泪膜导致干眼症,且对操作及护理有一定要求,同时价格较高。
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是最早被证实具有控制近视发展作用的近视矫正方式。它是一种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夜间佩戴至少8小时对角膜进行塑形,可暂时性降低近视度数,提高裸眼视力,实现白天脱镜。同时,其塑形作用还促进了中周区视网膜近视性离焦,从而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OK镜有严格的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它仅适用于8岁以上、屈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不同设计可能适用范围不同)的人群。对于伴有局部及全身异常者、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者或不能做好自主摘戴、护理的儿童青少年不适用。OK镜需要在专业的医生及视光师指导下验配,每天进行镜片护理,并定期到眼科门诊复查。当出现角膜损伤、炎症、全身不适等情况时需停戴。OK镜的近视控制有效率约为30%~80%。

离焦软镜:是白天佩戴的软性角膜接触镜,以日抛型为主。离焦软镜有同心圆设计和渐进多焦设计。它控制近视的原理是周边离焦,中央为光学矫正区,周边为离焦区。适用范围较OK镜更广泛、舒适度更高,且日抛型镜片几乎不需护理。对于小于8岁、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不能耐受硬镜等不适合佩戴OK镜的人群,可以尝试离焦软镜。它的缺点是白天需要戴镜,睡觉、游泳、温度较高等特殊情况下需要摘镜,同时透氧性低于硬镜,长期佩戴易出现眼干的症状。离焦软镜的近视控制有效率为25.3%~77.2%,眼轴延缓控制有效率为25%~79.2%。
离焦RGP:同样是白天佩戴的硬性角膜接触镜,较OK镜大,具有类似离焦软镜的离焦环,但不直接接触角膜。一般用于高度散光、高度近视等不能佩戴OK镜及离焦软镜的患者。目前应用人群较少。
3.药物治疗
对于近视目前尚无药物治疗方法。对于有近视防控需求的患者,可以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上述的各种光学控制方法中的一种,可以达到更好的近视控制效果。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合于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有摘镜需求且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目前主要有角膜切削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两类,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需要强调,近视手术并不能治愈近视,只是将矫正镜片放入角膜或眼内而已。近视可能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不会因此减少,且手术本身也会存在一定风险。
目前,儿童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是要预防近视的发生和控制近视发展的速度。以上介绍的近视矫正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的发展速度。重点是要注意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多进行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帮助儿童青少年保护好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