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焦虑”这股能量
作者: 徐似玉期末考试的校医室也会有点繁忙。小艺同学考英语时又吐了出来。走出校医室的她目光有些游离,身体也有些不稳,考试焦虑这件事困扰了她两个多月。学校心理咨询室里她的疑问和痛苦还历历在目,“老师,我这段时间吃不好睡不好,每天恶心想吐,学也学不进去,背也背不下来”“我好害怕期末考试掉出前20名”“数学考试有需要思考很久的题目,那我就全完了”“上次语文退步了,我担心这次还是考不好……”
中学阶段的孩子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那么,如何教孩子学会正确看待焦虑,并将焦虑转化为一股能量使用是重要的。
焦虑,学生普遍存在的情绪
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学习焦虑、成绩焦虑、对未来前途的焦虑、社交焦虑等,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裹挟着部分孩子的认知。受焦虑困扰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担忧过多、心神不宁,甚至产生头晕、恶心、记忆力减退等躯体化表现。因此帮助孩子缓解考试焦虑,是家长必修的一大课题。
一直以来,我们像看待洪水猛兽一样看待焦虑,或许在一部分人心中,有多想消灭蚊子,就有多想消灭焦虑。然而焦虑的积极意义可能被我们忽视了。没有人敢打包票说,我特别喜欢焦虑的感受,喜欢被放在火上烤的感觉。但很多人也不得不承认,许多时候焦虑是实现成就感的必经之路。
焦虑总伴随着期待出现,像一位忠言逆耳的朋友,时刻提醒着我们内心想要的是什么,十分渴望的是什么。如何对待这位朋友,成为我们一生重要的课题。不断地挖掘焦虑背后的积极意义,学会以崭新的视角看待并应对焦虑,甚至利用好这股能量,会成为孩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什么说焦虑是股能量?
● 焦虑提醒人们思考未来
焦虑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情绪,提醒着我们面对未来的困难做好准备。焦虑不是炸弹,更像是一个烟雾报警器。它其实在用一种让我们难受的方式提醒,那里有一团火,需迅速灭掉。焦虑可以帮助我们为这团火迅速定位,尽快思考下一步的计划,避免火烧到眉毛了才开始行动。
同时,有焦虑的感觉,意味着未来还有改变的可能,意味着有目标、有希望、有盼头,否则我们感受到的就会是绝望了。全然不焦虑有可能是件坏事,比如考前最不焦虑的学生往往是最不思进取的那个,对未来和学习没有深入的思考,自然没有焦虑可言。
● 适度的焦虑提高成效
为什么期末考前一晚复习效率更加高效?为什么在重大考验前,有人一边心跳加速一边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在适度的焦虑下,身体产生的应激反应能帮助我们更快速、更好地应对任务,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焦虑有点像是一套战斗警报系统,焦虑来临的感觉更像是战斗之火被熊熊点燃,预示着身体已经做好准备随时迎战。
● 焦虑激发创造力
如果没有了焦虑,那世界可能会变得无趣。世界万物都充满着不确定性,焦虑正是迎接这份不确定性的产物—— 许多焦虑来自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焦虑能帮我们看到这些不确定性,也帮我们看到了背后的许多可能性。正是不断挖掘可能性,人们才拥有了更多创造力。例如艺术背后往往隐藏着许许多多情绪,其中焦虑不占少数。从创造力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确实要多感谢焦虑。
怎么教孩子学会运用这股能量?
◆ 正视、倾听焦虑
焦虑这个情绪最害怕的就是停下来,认真地去审视它。我们往往会被焦虑的情绪带跑,在床上痛苦得辗转反侧。但是如果我们意识到,焦虑只是想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提醒我们要为这件重要的事情做好准备,催促着我们要快点行动起来,这样才更有机会从焦虑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焦虑意味着还存在希望,意味着这件事还有机会解决,毕竟你感受到的是焦虑而不是绝望。当你不再认为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时,它带给我们的危害也会大大降低。
◆ 相信焦虑能带来力量
登台演出或是重大比赛前的焦虑会使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这其实是身体在调动能量来更顺畅地应对这次困难。这是初中生物的知识点,但是往往有人会在焦虑面前忘记它。如果在焦虑时再次提醒自己这一点,也能够减少过度焦虑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相信焦虑能给人带来力量,就像相信我们的心脏源源不断地为身体泵血一样,笃定地相信才能不被焦虑牵着鼻子走。
◆ 培养成长型的积极心态
“我为我的失败感到耻辱”“每一次失败都使我学习和成长”,后者是应对焦虑时更好的成长型积极心态。焦虑往往伴随着许多负面的、悲观的念头产生,这时就非常需要用积极的声音去回应它,把每一个“糟糕的问题”都视作一次成长的机会。
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可以获得对焦虑事件的掌控感,一定程度上减弱焦虑带给我们的不好体验。培养成长型的积极心态是需要反复练习的,可以试试常说“事情还没有变糟糕”,少说“这个不会做,那个不会做”,相信自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要给人生设限。
此外,心态健康的人往往是带着焦虑做该做的事,而不是想着消除焦虑再做事。
◆ 适当忽视无用的焦虑
也不是所有焦虑都是积极有意义的,这个世界上肯定也存在一些坏的、无用的、过量的焦虑。比如说经常担心天会塌下来,担心世界会爆炸,在这些庞大的担心面前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或者有时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混乱的焦虑,分析不出它想引导我们关注什么。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它放在一边,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去。可以回归日常琐碎而温馨的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社会支持,把精力投入到一项爱好中,用具体的当下去抵御无用的焦虑。
如若无法通过以上方式摆脱过度的焦虑,也可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