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背后的隐情

作者: 王妮妮

“路怒”背后的隐情0

工作日的早高峰时段,路口排队的行人正焦急地等待绿灯。只见拥挤的车道上,车A正在试图超车,时而加速,时而急刹,不断寻找着机会。

就在它再次加速之际,旁边的车B突然横插过来,夺走了这来之不易的超车时机,车A岂能甘心?于是它毫不犹豫地撞了过去,心想,一定让对方吃个大亏,好好长记性!

车B感到很恼火,摇下车窗对车A骂道:“你怎么回事!路就那么宽,车又那么多,你抢什么抢?”

车A马上回击:“你不也抢了吗?你就不能给别人留条路走吗?”

此时,从后面超车过来的车C撞上了车A的车尾。车A更生气了,骂道:“你瞎吗?看到有车还往上撞!”

车C也火了:“谁让你大早上堵在路中间,活该!”

随后,车A、车B和车C开始互相对骂,矛盾愈演愈烈,最后拳脚相向……

看完这个拟人化的“路怒”小故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有的人或许觉得很可笑,居然为这么点小事对骂、动手;有的人或许会脸上发烫,因为他们从车A、车B和车C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当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真为这点小事就破口大骂、大打出手,但内心偶尔也会闪过类似的念头。有时候,可能还会因为强烈的愤怒和烦躁而短暂失控,做出各种各样路怒的行为,比如猛踩油门、疯狂按喇叭、互相追逐等。

当路怒的情绪如潮水般退去时,我们才感到一丝后怕:“我刚才太不理智了,发生意外怎么办?以后千万不能这样了。”

“路怒”,一定是情绪管理做得不好吗?

很多人认为,路怒的原因是一个人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但是,路怒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平时认为的那些情绪管理做得不错的老实人或者规矩人,包括我们自己。

在路怒的问题上,情绪管理的好与坏,往往只是一个刻板印象。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什么导致了老实人、规矩人的情绪管理失去了效果。

● 自我视角陷阱

大多数人在日常行驶中只要不着急,就会主动为有需要的行人和车辆让路,我们也觉得自己“应该”让。而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我们才会“以己度人”,认为他人也会同自己一样,在我们有需要时为我们让路,并且也“应该”为我们让路。

认为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在别人身上也同样适用,这就是“自我视角陷阱”。

落入这个陷阱中时,我们会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比“自己主动让路”和“他人不让路”的行为,我们会觉得自己真傻,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回报。

因此,我们就将他人不让路的行为归咎为他人故意使坏,故意找麻烦,故意给我们添“堵”,继而产生了不甘、委屈、愤怒的感觉,产生了想要“报复”一下他人的意图,让他人也尝尝这种滋味。

● 注意力偏差

注意力偏差也叫选择性注意力,是指人们在处理信息时,会对某些特定信息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而忽略其他信息。

什么样的信息属于特定信息呢?有变化、有差异的信息,就属于特定信息。

比如在堵车的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车道上的移动速度已经习以为常,对于速度的变化也已经不太敏感。而当旁边车道的车往前移动时,这种变化会立刻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的注意力对旁边车道的车辆移动更敏感,导致我们认为旁边的车道移动速度更快,自己所在的这条车道速度太慢。

看到别人比自己快,我们就容易着急,心生烦躁,然后控制不住脾气做出疯狂按喇叭、冒险变道等行为。

● 时间焦虑

路怒经常出现在高峰时段,尤其是早上,因为早上我们要去上班、要去开会、要去赶飞机出差,都不可以迟到,所以我们会格外在意时间的问题,我们的时间焦虑要比其他时段更高。

越是在意时间,越是关注时间,遇到交通拥堵的情况时,我们的心理会越受煎熬,心情也会变得更急躁。面对一分一秒流逝掉的时间,有的人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今天真倒霉!”“真后悔,我应该去坐地铁!”而这些想法会加剧焦虑、烦躁和不满的情绪,导致我们脚下的油门和刹车频繁切换,试图找到一条“出路”。

避免陷入“路怒”情绪的三点建议

◆ 降低对他人的期待

我们主动为他人行方便的同时,也会希望他人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为我们行方便,但我们必须明白,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我们做的这些事可能会被无视、被忽略,或者被视为理所应当。

所以,我们要降低对他人的期待。我们为他人让路,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并不能因此去期待他人也为我们让路。若他人愿意让,我们会很开心地说感谢;若他人不愿意让,我们也要接受现实。

降低对他人的期待,本质上其实是要求我们只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真正能管理的也只有自己。

◆ 及时调节情绪

通常来说,路怒的情绪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膨胀才最终爆发的,堵车20分钟和堵车2小时,我们的愤怒程度肯定不一样。所以,当路况开始变得不畅通时,我们就要提醒自己注意情绪问题了。

车子已经20分钟开不动了,我们打开车内的音响听一听轻松的音乐,一边听一边深呼吸,放松一下;听听广播节目也可以,尤其是幽默搞笑的节目,这类节目会营造出轻松的氛围,让我们觉得堵车没那么难熬;打开车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内,带走车内的燥热和我们心中的一部分烦躁。

如果车里还有别人,可以一起聊聊天,吐槽一下路况,你会发现当你把你的感受说出来时,你的情绪就能缓解很多了。

◆ 允许有些事情不受我们的控制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有序的,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但总有些事情不受我们控制,会扰乱我们内心的秩序感。比如我们为了避免在高峰时段堵车选择提早出门,却不一定能够避免拥堵,因为一旦前方出现交通事故,我们还是会被堵在路上。

那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呢?

手中的方向盘、脚下的油门,以及我们的认知和想法。不再想着去控制一切,坦然接受生活偶尔就是会失控和失序,我们头脑中很多的负面想法就会消失,就会收获更平和的心态。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把车拟人化,有时候我们会把车当成自己身体的延展,误以为自己也是钢铁之躯,可以在路上跟别人硬碰硬。我们要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知,我们的身体远比钢铁脆弱,所以不要去做不自量力的、危险的事情。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类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AH05301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