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除虫两不误健康安全度炎夏
作者: 朱秋悦 胡海燕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七月时值盛夏,高温酷暑,温馨提醒广大读者朋友:空调房内虽凉爽,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当心空调病找上门;夏季毒虫活跃,毒虫虽小,不可“轻敌”,要做好防护,掌握急救技巧;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暑假也即将来临,家长需做好儿童暑期的安全教育,谨防意外伤害。
酷暑莫贪凉当心空调病
夏日炎炎,空调仿佛成了“ 续命神器”。但在凉爽一“夏”的同时,也别忘了提防空调病。
空调病,又称空调综合征,其并非医学上的特定疾病,而是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出现一系列如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的统称。若长期待在密闭的空调房里,还可能会出现慢性缺氧,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有些空调清洗不到位,会引起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口眼歪斜、面肌痉挛等。其中,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哮喘等人群,室内办公人群,易过敏人群为空调病高发人群,尤其需要警惕空调病。
想远离空调病,预防尤为关键。
●做好空调清洁工作。每年在重新启用空调前一定要彻底清洗,使用期间建议每个月清洗一次滤网,清洗消毒后开启门窗半小时左右。若为中央空调,应定期进行检测,并使用专业的消毒剂,防止空调内积攒病毒和螨虫造成呼吸道感染。
●定期开窗通风。早晚大换气,平时小换气。空调不宜从早开到晚,可在清晨或晚间气温较低时关闭,开窗通风15~20 分钟,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平时最好每隔2~3小时进行开窗换气。
●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夏日空调房温度不低于26℃,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在劳动或运动后切莫贪凉猛吹空调,不要让通风口的冷气直接吹在身上,注意颈椎、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否则体温下降过快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室内保持合适湿度。可在空调房里种植新鲜的绿植,放置鱼缸或是一两盆清水,亦可使用加湿器,防止出现皮肤干燥、眼睛干涩等情况。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长期在空调房里工作、生活的人群应在工作学习间隙到户外透透气,室外阴凉处活动一下,让血脉畅通起来,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升机体免疫力。
毒虫出没防护秘籍请收好
夏天气温飙升,但蜈蚣、毒蜂、蝎子这些“小麻烦”却没有歇息。和其他季节相比,夏季毒虫咬伤事件激增。因此,掌握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蜈蚣虽然只有小小一只,其颚足末端却藏着毒腺,能分泌神经毒素和溶血毒素。一旦被它咬中,被咬处瞬间疼痛难忍,红肿迅速蔓延,还可能引发局部淋巴管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因此,儿童和过敏体质人群一定要格外小心。
万一被蜈蚣咬了,一定要牢记自救方法:保持冷静,立刻找地方坐下或躺平;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清水搭配碱性肥皂,比如硫黄皂,交替冲洗伤口15 分钟,以冲走毒液并中和毒素;用裹着毛巾的冰袋冷敷伤口,每敷10 分钟歇2 分钟,缓解疼痛,让红肿慢慢消退。千万不能用嘴吸毒液。被叮咬后2 小时内一定要前往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切勿因疼痛减退而掉以轻心。
被蜜蜂蜇到时,皮肤上会留下一根小小的毒刺,周围迅速肿起,就像鼓起了一个小馒头。此时可用镊子以45°角轻轻地把毒刺拔出来。拔完后,用肥皂水冲洗,最后再冷敷,让疼痛和肿胀慢慢消退。
被蝎子蜇的地方会出现两个小小的针孔痕迹,肌肉也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此时必须立刻在靠近心脏的一端绑上带子,但每15 分钟要记得松开1 分钟,给肢体“透透气”,防止缺血。接着用冰敷给受伤的部位“降降温”,减轻疼痛。

被红火蚁咬一口,就像被烧红的针尖扎了一下,火辣辣的疼痛瞬间袭来,皮肤上还会冒出一片密密麻麻的脓疱。此时应赶紧用流动的水冲洗,把毒液冲掉,再涂上炉甘石洗剂。要是还觉得难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
特别提醒,被咬伤后的24 小时是关键时期,一定要时刻留意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的情况,一旦出现,立刻就医。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被咬后容易继发感染,要做好防护和后续观察。如果有机会,可以将拍到(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碰)咬人的毒虫的照片提供给医生,以便医生快速判断毒源,对症下药,让治疗更精准有效。
暑期欢乐时光谨防意外伤害
每年的暑假是溺水、跌倒等意外事件的高发期。如何给孩子们快乐充实的假期加份保险?
●预防溺水,警钟长鸣
在海滩、湖泊等水域附近游玩时,切勿私自下水,特别是不要在没有救生设备或救援人员的情况下冒险,务必严格遵循警示标志指示,听从救援人员指挥。孩子要加强游泳及落水后浮起技巧等水上安全知识的学习。
家长要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严格要求孩子遵守防溺水“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此外,家长还要做到“四知道”:知道自己的孩子去哪里、和谁去、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如果孩子未在约定时间回家,要第一时间寻找。
●假期居家,慎防儿童跌倒
儿童跌倒最常发生的地方不是在室外,而是在家中。家中常见的儿童跌倒包括绊倒、滑倒、跌落。预防儿童跌倒,家长可以从以下细节入手:
及时清除地面、台阶上的玩具、电线等易造成绊倒的杂物,铺平存在褶皱的地毯。确保家具摆放在安全位置,可在尖锐边角上贴上防撞条,购置家具时尽量选择圆角家具,以防孩子摔倒后磕碰而造成严重后果。阳台、窗口不应摆放桌椅类物品,防止儿童攀爬。家中窗户应安装防护装置。
此外,家中地面应保持干燥,浴室宜铺上防滑垫或贴上防滑砖。不给儿童穿不合脚的鞋子或过长的裤子,引导孩子注意脚下安全,走路时稳定重心,不要跑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