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需谨慎

作者: 黄玉坤

儿童用药需谨慎0
标题

孩子生病时,为了让孩子能尽快康复,不少家长常常急切地找出家里的药自行用药,却忽视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要知道,不合理用药不仅无法缓解孩子病情,还可能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有哪些不同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以肝脏为例,新生儿肝脏的重量仅为成人的1/20,身体代谢功能也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这意味着药物在儿童体内的代谢速度比成人慢,停留时间更长,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同样,儿童的肾脏排泄功能也尚未成熟,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小管的分泌及重吸收能力均低于成人,这使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排泄受到影响,容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中毒风险。

儿童的血脑屏障发育也不完善,许多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例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导致儿童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影响儿童软骨发育,导致关节病变。因此,在给儿童用药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剂型。

儿童用药误区有哪些

●自行用药

许多家长凭借自己的经验或从网络、他人处获取的信息,在孩子生病时自行买药用药。比如孩子一咳嗽,就给孩子服用止咳药,而不及时就医,找出引起咳嗽的原因。咳嗽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冒、过敏、肺炎等。如果不针对病因治疗,盲目止咳,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此外,不同的止咳药成分不同,适用的症状也不同。如果用药不当,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随意增减剂量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病情严重就加大剂量,病情轻就减少剂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药物剂量是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经过科学计算确定的。剂量过大,可能导致药物中毒,剂量过小,又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使细菌或病毒产生耐药性,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比如,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如果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肝脏损伤,而剂量不足,则无法有效降低体温,缓解孩子的不适。

●多种药物混用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康复,同时给孩子服用多种药物。然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比如,感冒药和退烧药中可能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服用,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增加肝脏负担,引发严重后果。此外,一些药物与牛奶、果汁等同时服用,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儿童用药应如何掌握

●就医明确病因

在给孩子用药前,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如对于儿童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疗感冒,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耐药菌产生等问题。只有在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严格遵医用药

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孩子用药,包括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等。不能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家长对用药方法有疑问,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比如,一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而另一些药物则需要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此外,家长应按时给孩子服药,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维持治疗效果。

●选择合适剂型

儿童的吞咽能力较弱,选择合适的剂型非常重要。对于婴幼儿,可以选择滴剂、糖浆剂、混悬剂等液体剂型,这些剂型易于服用,且吸收较快。喂药时,要将孩子抱起,头部稍抬高,用小勺将药物缓慢送入孩子口中,避免孩子呛咳。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选择颗粒剂、咀嚼片等剂型。在给孩子服用药物时,要注意正确的方法。

这些儿童常用药该注意什么

●退烧药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儿童常用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 个月以上的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 个月以上的儿童。在使用退烧药时,要注意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对乙酰氨基酚的用药间隔时间为4~6 小时,布洛芬的用药间隔时间为6~8 小时,24 小时内用药次数不超过4 次。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用药后体温仍不下降或精神状态不佳,应及时就医。

●感冒药

儿童感冒药种类繁多,家长在选择时要注意成分。尽量选择单一成分的药物,避免选择含有多种成分的复方感冒药。

如果孩子只是打喷嚏、流鼻涕,可以选择含有抗组胺成分的药物;如果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可以选择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药物。此外,不要给2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因为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且疗效不确切。

●抗生素

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无效。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足量、足疗程使用,不能擅自停药。否则,可能导致细菌耐药,病情反复。比如,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一般需要使用抗生素10~14 天。如果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细菌没有被完全清除,病情复发。

儿童用药需谨慎1
标题

如何保管和使用药物

●妥善保存药物

家长要将药物放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一般药物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一些特殊药物,如胰岛素、活菌制剂等,需要冷藏保存。此外,要定期清理家庭药箱,及时丢弃过期、变质的药物。

●做好用药记录

家长可以为孩子建立用药记录,记录孩子的病情、用药名称、剂量、用药时间等信息。这样在孩子就医时,医生可以根据用药记录,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用药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儿童安全用药需要家长、医生、药师等各方共同努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要掌握儿童安全用药知识,避免用药误区,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同时,要关注孩子的用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用药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