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加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凭借宏大的规模、均衡的规划格局和组织有序的城市景观,通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顺利加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轴线体现了中国传统观念里的“择中”思想。比如,重要的功能性建筑或沿中轴线南北依次排布,或沿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就是对“中”“和”的极致追求。

2012年,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正式启动。12年来,申遗并非只是申遗团队的工作,与公众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上,志愿者的中轴线巡查信息可以实时汇集;他们反映的标识不清、彩画剥落等各种问题,会得到工作人员针对性的解决、解答。“中轴数字打更人”活动开展以来,有超过六万人加入中轴线的日常巡查保护。

庄严气象与百姓生活的交织:南北相望、互为呼应的钟鼓楼之间,在明清时期还只是一块空地;民国时期,这里商贩云集,开办过“平民市场”;1999年,这块空地改建成文化广场,成为百姓休闲娱乐、举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荫心介绍,相关部门对这里的建筑风貌、建筑高度、街巷肌理进行严格管控,着重对平房区街巷和院落开展系统治理和修缮,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留住老北京的传统生活方式,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方向。”如今,这里不仅是周边居民锻炼健身的重要场所,而且他们舞绸子、舞龙等活动的欢乐气氛还常常吸引游客驻足,甚至参与其中。

素材解读

烟火气与庄严感彼此交织,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北京中轴线的独特风貌。虽然对建筑管控的要求较高,但在中轴线周边改造过程中,还是保留而且精心设计了更加美观、实用的生活空间。毕竟,厚重的历史之外,北京中轴线更是人们柴米油盐、炊饮生活的居所。

适用话题

择中和谐、文化保护、人间烟火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