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嫦娥六号“奔月”之旅

作者: 刘峣

自2024年5月3日顺利升空以来,嫦娥六号的探月之旅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在50多天的旅程中,嫦娥六号要经历哪些考验?为什么要到月球背面取土?哪些国家的载荷跟着嫦娥一起奔月?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好奇,一起来了解嫦娥六号的“奔月”之旅。

经历11个飞行过程

进入环月轨道飞行,只是嫦娥六号漫长飞行任务中的一环。据专家介绍,嫦娥六号探测器需经历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等11个飞行过程。每个阶段环环相扣,好比接力赛,每一棒都必须成功。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说,由于嫦娥六号探测器将在月背着陆,降落前,其轨道面需调整到与着陆点共面的位置,这一过程需等待20多天。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嫦娥六号将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择机实施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分离。随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将实施月球背面着陆,按计划开展月球背面采样以及返回任务。

高效开展月壤采集

嫦娥六号的预选着陆区为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该盆地是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古老的撞击坑,被认为是月球上最大和最深的盆地。月球背面不如月球正面那样平坦,着陆区的选择及精准着陆是任务的难题之一。为此,嫦娥六号在落月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调整到理想的着陆区域。

嫦娥六号着陆后,着陆上升组合体采用钻取和表取两种采样方式,完成月壤的取样和封装。同时,有效载荷、国际载荷开展就位探测。在完成月面工作后,上升器将携带月球样品在月面起飞,通过实施4次轨道机动,采用多圈多脉冲共面椭圆轨道交会策略,导引至高度为21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上,与轨返组合体实施交会对接。

开放国际合作机会

2019年4月,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了《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合作机遇公告》,通过对两批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建议的征集、遴选,最终嫦娥六号搭载了4个国际载荷,包括法国氡气探测仪对月表氡气同位素开展原位测量;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对月球表面负离子进行探测,研究等离子体和月面的相互作用;巴基斯坦立方星开展在轨成像任务;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作为在月球背面的定位绝对控制点,可以与其他月球探测任务开展联合测距与定位研究。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5月16日]

上一篇: 巧用章法,闻评论“钟声”
下一篇: 和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