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素材之“自然启迪”(二)
作者: 高良连顺应四季的草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原文再现: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议论切入点:得时——从容在自己的四季里开花结果。
万物有四季,周而复始,从不越轨。自然界在更替之中与人类分享着生命的轮回,给予人类无限思考。我们自己也有四季,结果之前,我们需要先发芽、再开花……若想违背规律,越过其中一步快速向前,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得时”是陶渊明给予新时代的我们一个宝贵的训诲。
运用示例:人生之树,抽枝发芽结果,自有规律,得时才能开花结果。所谓得时,不是一味地随波逐流、碌碌无为,也不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是蓄势待发的人生姿态,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中庸智慧。网络热词“45度青年”便是最好的诠释,这些青年既不内卷,也不摆烂,放慢步调在喧嚣的大城市寻找自己的节奏,从容前行。在浮躁之风盛行的当下,得时之生活态度难能可贵,我们不妨做一棵得时的草木,从容在自己的四季里开花结果,欣欣向荣。——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黄舒雯
草木四季花开花落,得时也;人有四季苦乐兴衰,得时也。得时是守好自己的四季,不疾不徐地按自己的节奏扎根生长,方能顺利开花结果。草木需要在黑暗中走过漫长积蓄力量的时光,才能在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我们也不能违背自己的成长规律去强求。余世存先生告诫青年:“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春秋十载满风雨,依然饮酒说年华。守好自己的四季,自立自强,自然能迎来收获的季节。——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蔡欣婷
正赤如丹的晨日 (姚鼐《登泰山记》)
原文再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议论切入点:灿烂的梦想值得你一路追逐。
姚鼐先生并不确定自己能见到伟大的日出之景,但心中早已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日出图。正因如此,那些风雪迷雾,那些漫长的等待,他都甘之如饴。经历过艰辛跋涉所至的日出之地,一定远比心中那幅愿景更加夺目,更加摄人心魄。
运用示例: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为所爱奔赴山海。在坚定信念的驱动之下,勇敢迈出追梦的步伐,满目荆棘也能被夷为平地。泰山的险峻与环境的恶劣丝毫不能撼动姚鼐先生登顶的决心,因为在他内心深处,那抹“正赤如丹”的旭日是不竭的驱动力。凭借对诗词的一片赤诚,外卖小哥雷海为利用等餐时间看书,没钱买书就到书店当场把诗背下,就这样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在《诗词大会》上一举夺魁。纵使万家灯火熄,只要信念的灯火长明,前路就不会黑暗。——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曾蓝齐
梦想,是穿透森林的阳光,闪耀着美好,值得我们一路追逐。姚鼐为了心中那一抹日光,甘愿克服万难,翻山越岭;艺术“破烂王”王平,为实现自己的摄影梦,放下身段,自己做道具、找模特……正如诗人吴桧所言:“我从荒芜走来,只为唤醒一个春天。”相信我,在一步步走过之后,梦想的春天将远比梦想更加耀眼。——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杨涵玥
勇于突破的姹紫嫣红(汤显祖《游园》)
原文再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议论切入点:走出宅院的花儿更艳。
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游园时看到眼前姹紫嫣红一片,却被困在人迹罕至的断井颓垣处,自生自灭,无人问津,不禁感慨万千,也由此激发了她冲破束缚、追求自由的力量。花儿困于花园,正如风华正茂的青年困于环境之桎梏而无用武之地。不如勇敢走出宅院,做一朵开在广阔天地间的花儿,让你的芳华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精彩。
运用示例:断井颓垣中的良辰美景,即使姹紫嫣红,终究也只能空叹“奈何天”,只有勇于突围追梦,方能创造精彩人生。《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没有接受命运的操纵,而是敢于追逐自由,并在不断努力之后逃离了监狱。他心中始终有着对美好的憧憬,所以那些风雨迷雾、漫长的煎熬,他都甘之如饴;作家张晓风在《雨荷》中发出“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的呼告,壮丽的日出是她心中梦想的蓝图,于是漫长的雨季又何足挂齿?对于沙漠中的旅行者而言,可怕的不是眼前无垠的沙漠,而是心中没有绿洲!——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张佳欣
“不器”是一种不囿于世俗局限的破圈。花儿困于人迹罕至的断井残垣而无人欣赏,正如大有可为的青年却困于环境或心境的桎梏而无用武之地。相反,媒体人陈贝儿不限于娱乐新闻的播报,而将视野投向广袤乡野,以《无穷之路》记录脱贫攻坚的时代变迁。魏源有言:“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当我们冲出自我小天地,用不器之魄力开新局,便能让世界看到我们不一样的色彩。——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彭雅娟
一棵独一无二的草(惠特曼《自己之歌》)
原文再现:我相信一片草叶所需费的工程不会少于星星/一只蚂蚁、一粒沙和一个鹪鹩的卵都是同样地完美
雨蛙也是造物者的一种精工的制作/藤蔓四延的黑莓可以装饰天堂里的华屋/我手掌上一个极小的关节可以使所有的机器都显得渺小可怜
议论切入点: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自然界最不起眼、最普通的小草,却同样有着广大的生活天地和强劲的生命力。正如白居易的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茫茫人海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棵普通的小草,但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运用示例: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诗人惠特曼洞察世间万物的唯一性:即便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也应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正如庄子所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任何生命都有其局限性,也有其独特性,我们不可骄傲自负,但也不能妄自菲薄,一个成功的社会应该是多元的、缤纷的。大树可以参天伟岸,小草亦可摇曳多姿,因此,不必执着于成为大树,不如走出心灵的困境,诗意地栖居,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在广袤的天地间野蛮生长。做一棵简单的蒲草吧,做平凡的自己,我们也能在卑微的生命中开出火红的荻花。——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吴晨依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渺小却不可轻视。唯有正确衡量自己生命的价值,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才能把握好成长的方向。惠特曼在《自己之歌》中赞颂每一棵平凡而独特的草叶,启示着一代代人热爱生命、拥抱生活;无臂登山者、残疾马拉松运动员砥砺在挑战极限的大道上,使原本残缺的生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外卖诗人、病房诗人发掘生活中隐藏的诗意,绽放不俗的光彩。我们要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做一只坚定的自由鸟,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黄劭煊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