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不妥协与适应”导写
作者: 张达富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高尔基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不妥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要适应这个世界的温度,不论是季节还是人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提供了两句话。高尔基的话,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意志和决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目标。这种不妥协的精神,意味着在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坚持自己的立场,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而不能被动接受现状或者向困难低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理解并实践“要适应这个世界的温度,不论是季节还是人心”这句话。世界是多变的,季节的更替、人心的变化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并发展,就必须学会适应这些变化。适应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而是要在坚守自我与环境变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两句话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不妥协的精神,是我们内心的坚定支柱,是面对困境时的动力来源;而适应世界的温度,则是我们在实践中所需要的一种智慧和能力。在生活中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既保持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又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总的来说,人生的旅程中既有荆棘坎坷,也有繁花似锦。我们要带着不妥协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也要学会适应这个世界,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有意义。
例文
以适应明信念,以不妥协破新局
一考生
“要适应这个世界的温度,不论是季节还是人心。”箴言如炬,适应时代潮流之变,随时调整航向,洞察局势,明晰立身之地,方可实现“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世者独步天下。”
然而,适应不是逆来顺受,不是无条件地妥协,而是权衡利弊,做出妥协或不妥协的抉择后的一种大智慧。适应是为了适当借力,减小阻力,缩短与理想之间的距离。适应,使前进更有方向,更有力量,更见神采,也积聚了与违逆初心之物搏击之勇气。因而,适应奠定了不向艰难险阻妥协的核心力量。
不妥协,是一种突破束缚、挣脱枷锁、摧枯拉朽的生命风骨,不妥协并非怀疑、否定一切,陷入怀疑主义与诡辩论的迷局。突破也需建立在对现状的认识与了解,以适应的态度明察初心,以辩证的眼光去创新去发展,冲破思维临界点,助推现状的前进与上升,改变时局与命运。
且看克里斯多夫饱受人世沧桑,身边一切美好之物被一一剥夺,然而他看清生活真相后并未向命运妥协,以音乐书写不屈的灵魂;余秀华不幸疾病缠身,适应如此命运后,依旧不妥协于“摇摇晃晃的人间”,以无比顽强的毅力闯出诗歌世界的灿烂光明。不妥协是适应的智慧,不妥协使时代云蒸霞蔚,火树银花,更显生命的张力。
再掘一寸,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适应生命的浩浩荡荡,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形势,气势磅礴,顺流而下。而当逆流之时哪怕孑然一身,也不可妥协,或停留缓冲,积聚力量,即使匍匐在地,也要一寸一寸地前行。在做出每一次适应或不妥协的抉择时,保持坚定向前的姿态,定会拨云见日,到达成功的彼岸。
生逢盛世,以适应明信念,以不妥协破新局,书写年少有为青春之华章。
评点:文章紧扣材料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说理论证,审题精准。开篇引述材料,提出观点。结尾照应开头,再次点明主旨。论证充分,说理较为透彻。从整篇文章来看,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考场作文,有亮点也有需要改进之处,作为考场作文可赋50分。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