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分的考卷
作者: 和菜头我数学最低考过39分,在初中。也可能是49分,记不清楚了。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60分以下很深的地方,而且当时要拿考卷回家给家长签字。
考出这样的分数很痛苦,回家还要面对家长就更痛苦了。我不是没想过改分数,无论是39还是49,都具备变成89的潜质。奈何我的考卷第一页上就有很多个明晃晃的红叉,翻过去更多。分数可以改,但是随便看一眼考卷,都会发现它长了一张不及格的大脸。不及格是一回事,不及格改分数还被发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更何况家长签完字之后,我还要把考卷交还给老师。
最后我还是坦然交出了考卷,让家长看着分数签了字。当时遭受了什么惩罚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我就记得我交出了考卷,因为我对这之前发生的事情印象更为深刻。
当时考卷就在我面前,“血淋淋”的数字就在我面前,我什么都做不了,也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逃。明白自己无处可逃的现实之后,我的心态发生了一次奇妙的变化——从不敢相信、无法接受、深感恐惧,到承认这就是我干的。题是我答的,分是我拿的,我就是那个数学考了39分的人。
曾经考90多分欢天喜地回家的那个人是我,现在考39分无可奈何的人还是我,都是我。我没得选,我不能只选90分而不要39分,我不能只在90分那天回家而在39分那天逃出去。既然都是我,考39分的时候我就得硬着头皮顶上,承认这次的确是搞砸了。但是搞砸了也只能拿出考卷来让家长签字,让家长知道我搞砸了。家长知道了,无论后续发生什么,这件事就算是彻底过去了。
这次心态上的转变对我影响很大。后来,每当我通过个人努力,获得一个三四十分的成果时,我始终有勇气摊开来放在别人面前,大家一翻两瞪眼:我承认这就是我干的,这次我就干成这样了,你瞪我也是这样。得到八九十分的成果固然很好,但我不可能每次都做到。我也不能说那才是我,做成三四十分的那个人就不是我。
如果用那些抒情的话来说,生命就是一条河流,否定其中污泥浊水的河段或者赞美其中风光如画的河段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一条河就是一条河,讨论它就应该讨论它的整体。
有人问我,如果某天我觉得自己的一篇文章写得不好怎么办?怎么办,直接发送出去呗,还能怎么办?如果是打算一辈子只写一篇文章,那么在发布之前的确需要反复斟酌一下,尽量写好一点。对我这种天天写的人来说,今天写一篇90分的文章,明天写一篇30分的文章再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正因为不以30分的文章为意,不会被这种不好意思发的念头困住,才能让大多数文章保持在80分的水准。39分的考卷,30分的文章,如果承认它们和所有40分、50分、60分、70分,乃至100分都是河流的一部分,所有的水滴都是水滴,无论颜色,所有的浪花都是浪花,无论形状,那么河流就会汹涌澎湃地流动起来,奔向广阔无垠的大海。
(草木花摘自微信公众号“槽边往事”,插图由视觉中国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