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

作者: 刘亚洁 胡小文 韩云华

OBE理念下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0

摘要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直接服务于草业生产实践,是草种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桥梁课程。在“种业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根据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思政元素挖掘。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情境和教学评价5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思政建设,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种业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草类植物种子学;OBE理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1-0260-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1.05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Forage Seed Science Under Outcome-based Education Concept

LIU Ya-jie, HU Xiao-wen, HAN Yun-hua

(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Grassland Science Education/Official Herbage and Turfgrass Seed Testing Centre (Lanzhou),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20)

Abstract A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the pratacultural science major, forage seed science i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d it directly serves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f grass industry. It is the core course and bridge course for cultivating grass seed industry talent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strategic demand of seed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orage seed science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ere excavated based on OBE teaching concep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cess, the refor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were carried out from five a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cenario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interdisciplinary seed industry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aesthetics and labor education.

Key words Forage seed science;OBE concept;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

基金项目 兰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CYJYXM-2023- 202315,CYJYXM-2022-4)。

作者简介 刘亚洁(1981—),女,甘肃镇原人,实验师,博士,从事草类植物种子学研究和教学。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学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研究草类植物种子特征特性、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生产应用与实践的科学。该课程既包括种子形态结构、形成发育、化学组成、休眠萌发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也包括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控制等典型应用性的内容,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程,直接服务于草业生产实践[1-2。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并持续改进的先进教育理念[3。课程思政是将课程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将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塑造有效融合的途径,也是高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开拓者和创新者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4。教师通过对课程的设计,不断深度挖掘提炼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而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5-7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当今高等教育共同面对的重大时代命题[8。种业振兴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需求。草种作为草业发展的芯片和物质基础,关乎国家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草种大量依赖进口,草种“卡脖子”问题突出。要实现草种振兴,产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此外,根据新农科建设内涵对高校农林专业教育的要求,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种业人才”的必要性。因此,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种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桥梁课程,是有机融合立德树人理念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9-10。在高素质复合型草种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兰州大学草业科学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草类植物种子学教学团队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痛点进行改革。笔者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建立了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实施思政建设、落实思政理念的创新途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情境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在各个环节有机融入思政元素,适时适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期为其他院校同类课程的改革以及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1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痛点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兼具理论与实践性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痛点。首先,课程内容以传统教学内容为主,知识陈旧,体系不完善,未能体现最新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缺乏对前沿知识的把握。其次,课程的教学手段仍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学习成效不足。再次,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草类植物种子学应始终坚持将课程内容服务于生产实践。然而,传统教学过程更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对知识的拓展应用以及产业发展和产业实际需求的关注不多,理论与应用实践脱节,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以及对产业发展前沿与产业需求的认知。最后,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主,很少考虑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未能将课程内容与科研训练、创新创业有效结合,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多,能力提升有限。

2 OBE理念下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路径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评判指标是育人育才,而课程思政的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1。针对上述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OBE理念为指导,进行了思政元素挖掘与课程思政实践,具体思政建设与实施见图1。

2.1 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OBE理念,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开展教学评价的依据,其设定是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并且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实现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在教学目标中增加思政育人的维度[5,12。因此,国家“种业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为适应社会发展,结合学生自身的需求,同时考虑目标的可执行性、可达成性以及可量化性,并以思政育人为重点,将草类植物种子学的教学目标从注重知识传授,向能力、素质和人格培养多维度拓展,具体如下:①知识目标。熟练掌握草类植物种子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原理以及草种业生产实践的一般过程,了解世界及我国草种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②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草种子的相关现象、过程,分析草种子生产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具备运用实验手段、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等获取、创新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③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学草、知草、爱草、兴草的职业情操,树立民族的种业自豪感与使命感,培养学生勤敏好学、笃实上进、诚恳坚毅等人格品质和爱党爱国、知事明理等家国情怀。

2.2 教学内容重构与思政元素挖掘 传授专业知识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前提,思政教育不能脱离专业,因此必须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知识点。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5,9。因此,以OBE理念为指导,系统梳理和优化教学内容,重构知识体系并进行整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模块(即种子生物学、种子生态学和种子学应用),并注重前后内容的衔接。在补充必要知识的同时,对一些陈旧落后和冗余的内容进行了删除和简化。立足科学前沿,引入最新研究进展和科研成果,提升教学内容的高阶性与创新性。此外,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增加行业案例分析,并建立案例库,增加学生对产业需求的认知。

专业课程实施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挖掘思政育人元素[13。根据课程特色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民族种业振兴、种子精神、“三农”情怀、种业安全等方面,深度挖掘爱国情怀、学科文化、科学精神、敬业精神、法治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和劳动美德观等思政元素,并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达成思政育人目标。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见表1。

2.3 教学方式创新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14。OBE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专业教育中,创新性地引入多种教学方式,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实施模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