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文化自信视角构建传统园林课程思政路径

作者: 张欢 李子坤 魏学军

从民族文化自信视角构建传统园林课程思政路径0

摘要 将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纳入高校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把传统园林的优秀文化基因植入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植根于园林专业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对于引导新一代园林人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传统园林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挑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引领,提出构建“一体两翼”型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分析青年学生文化素质基础,强化专业课教师文化育人能力,发掘传统园林课程资源的优秀文化元素,提升其他园林专业课程的文化品位。在园林人才培育实践中秉承守正创新理念,将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融入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园林事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关键词 传统园林;教学;课程思政;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S-01;G 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1-0275-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1.05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athway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Gardens by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Culture Confidence

ZHANG Huan  LI Zi-kun  WEI Xue-jun1

(1.School of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Hebei 056038;2.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1)

Abstract Integrating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national cultural confidence into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truction of the collegiate major of garden, implanting genes of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garden into the course system of garden major, and driving these genes to take roots in young college students’ minds and hearts will pla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guiding new generations of garden talents to enhance their self-confidence in national culture and consciously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asing on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culture, relying on the guiding spirit of fostering virtue and nurturing talent,this study proposes to construct the education pathway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with a model of “One Body, Two Wings” by analyzing the basic culture quality of young students, enhancing the cultural education abilities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mining cultural resources from the traditional garden cours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ulture of some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Adhering the idea of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practices of cultivating garden talents, catalyzing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national cultural confidence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providing a new reference pathway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in garden industry.

Key words Traditional garden;Teaching;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Cultural confidence

基金项目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GJJG197);河北工程大学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YJG20240015)。

作者简介 张欢(1989—),男,河北涿州人,讲师,博士,从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从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高校作为传承、传播、弘扬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培育大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对高校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作非常重视,2014年3月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水平[2。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内容之中,要求高校育人工作要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3。中国传统园林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类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4,更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艺术瑰宝。高校园林专业在育人工作中应把握好课程思政建设的机遇,以文化育人工作为切入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性纳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作任务之中5,引导园林专业青年学生自觉担负起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1 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育人特质

中国传统园林是通过融合造园技法、历史人文、美学艺术等元素而衍生出的一种精神价值与人居文化的生态共同体,一种人性情感的栖息地[6。它作为一种客观实物承载着我国古代儒、道、释三教的哲学思想,在数千年历史长河里凝聚了能工巧匠与知识分子的勤劳智慧。作为东方园林的基础,我国传统园林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汇聚了山水林田的钟灵毓秀,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对东西方园林体系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影响。我国更是以丰富的植物资源保有量与国际影响力被公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7-8。截至目前,在规模庞大的中国传统园林中,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曲阜孔府孔庙孔林、苏州古典园林、天坛与颐和园等多处园林景观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有如此数量众多且规模庞大的传统园林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这些汇集了中国古代最高造园技法的传统园林更像是活灵活现的立体经典古籍,其所饱含的民族思想文化元素与人文历史情节极为丰富,是引导青年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得天独厚的课程思政沃土。“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高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应充分发掘利用专业课程资源中丰富的文化育人元素,高效落实《纲要》所提出的系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示精神[3,在园林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提升青年人才的民族文化自信,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2 传统园林文化面临的挑战

随着园林文化与艺术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园林体系对我国当代园林的影响逐步加深。在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国内外园林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影响是一种必然,也是促进各国人居文化与造园技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在多种园林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园林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存在着思想文化层面 “古”与“今”“中”与“西”之间的博弈[9,面临着部分经典园林文化与理念的流失,国内园林景观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僵化、曲解、断层的尴尬困境10。中国传统园林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是其能够发展数千年的根本活力所在11,当代园林对优秀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不应在局限于形态模拟的范畴中而被逐步削弱,更不应在国际园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邯郸学步”现象9。应该清醒地认知到,中国园林正在走向的“现代化”应该与由西方工业化引起的“现代化”有本质上不同。在中国传统园林体系中,这种“现代化”应该是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现代化。如何保护好传统园林的优秀文化“基因”,防止其被西方造园文化与思维过度干扰与抑制,并收纳世界各方园林之所长,做到守正创新,是园林专业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时代性课题。高校园林人才的培养工作要重视引导大学生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强化园林专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传统园林体系的优秀民族文化基因植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灵,激发文化基因的原始动力,迸发出其应有的生命活力[11。这是高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肩负的责任,也是推进园林事业更好地为国家文化创新发展服务,为人民美好生活服务的必然要求。

3 传统园林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对传统园林文化认知有待深入

新时代大学生正处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思想文化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中,他们思想活跃,吸收新鲜事物能力强,掌握与应用新技术速度快,这些因素都为园林专业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可忽视的是,青年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价值观念尚未定型,又生活在文化元素多样与现代电子科技产品极为丰富的环境中,很可能会对优秀传统园林文化认知不足、情感体悟不深,部分园林专业大学生并未认识到中国传统园林体系之博大、思想内涵之丰富。高校园林专业育人工作应以《纲要》作为核心引领,充分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透彻分析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价值多元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塑造与身心发展的“双刃剑”作用,将传统园林优秀文化的“甘泉”引入到青年人才培养的每一段“渠”,浇灌到专业课堂教学的每一片“田”,滋养园林专业大学生成长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