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乡村民宿联合体”策略研究

作者: 汤梦

基于SWOT分析的“乡村民宿联合体”策略研究0

摘要 为促进民宿行业市场稳定持续发展,提出了乡村民宿联合体发展模式,并通过SWOT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其内外部环境,识别出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民宿的联合体发展,提出“统一管理+灵活运营、民宿联盟+积分分红、民宿托管+特色运营”创新性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乡村民宿业主、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研究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战略指导,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民宿联合体;SWOT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 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5-012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5.024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Rural B&B Consortium” Based on SWOT Analysis

TANG Me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mestay industry market,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homestay consortia, and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deeply analyzes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dentifies it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or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innovative 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homestay consortia, including “unified management+flexible operation, homestay alliance+point sharing, homestay trusteeship+characteristic oper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argeted strategic guidance for rural homestay owner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researcher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bed and breakfast consortium;SWOT analysis;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s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自然、宁静、特色文化生活的向往促使了乡村旅游逐步兴起,乡村民宿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游客对原生态生活的向往。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复杂性,传统个体经营模式难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急需一种创新合作的发展新模式来推动民宿经济的快速发展[1-3]。民宿不仅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也是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及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民宿数量逐年增长,民宿经济发展迅猛,乡村民宿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契合了“建设美好家园”与“振兴乡村产业”两大任务,是打造乡村振兴之路的“朝阳”产业。“遍地开花”的民宿分布零散,规模偏小,存在安全隐患和服务配套滞后等问题,大部分未按区域规划科学布局,难以串点成线形成集聚效应,并存在随意建设,毁坏耕地建房,缺乏停车场和公厕等公共配套设施等情况[4-5]。

我国农村地区民宿旅游起步略晚,但发展势头强劲,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6]。但民宿发展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和推广困难,人才匮乏等问题,王显成[7]阐述了我国乡村民宿发展迅速,但整体缺少规划,并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阮雯[8]研究指出,农村民宿缺少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要针对性地出台相关管理法规及科学规划等策略。黄艳萍[9]研究提出,传统的旅游模式需要进行升级更新,同时,民宿业作为旅游产业的延伸产业,其扮演的角色以及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容忽视。针对民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赖斌等[10]研究认为,农村地区发展民宿特色旅游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产业路径、组织路径和获益路径3条建设路径,同时强调了政府、社区、农户及帮扶者主体间的能动作用。焦慧[11]对山区民宿产业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民宿+”的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实现共享经济,吴开松等[12]提出了“共享经济+共享民宿”的民宿经济发展思路。当地特色文化的支持也是民宿发展的必要条件,毕文君[13]研究指出,西江千户苗寨特色民宿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苗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伴行才能让民宿行业经久不衰。 而且,在农村地区发展特色民宿产业,能够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成为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增收的新方法,成为实现农村地区产业兴旺,推进全域旅游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3,14-16]。

综上所述,目前众多学者对民宿如何发展做了大量研究,但学者针对乡村民宿联合体的系统研究仍相对匮乏,缺少系统性SWOT分析和整体性战略指导。因此,笔者深入分析了“乡村民宿联合体”,明晰各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科学的SWOT分析,为乡村民宿提供针对性战略建议,促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民宿联合体发展的良性循环。

1 “乡村民宿联合体” SWOT分析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民宿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及企查查的相关数据,绘制近10年民宿企业注册率和增长率(图1)。从图1可知,民宿规模逐年增加,到2018年激增至2.2万家,增长了157%。2019—2022年增长缓慢,而2023年增长了149%,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民宿相关企业数量共3万家。

不同地区的民宿规模有所不同,2023年不同城市的民宿规模情况如图2所示,显示市民旅游更倾向于具有舒适环境和热门景点的地区。恩施州(利川市和建始县为主)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乡村旅游在乡村民宿热潮中脱颖而出,宁静的乡村成为游客的选择,乡村民宿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说明乡村民宿发展势头迅猛。

由此可见,乡村民宿行业蓬勃发展,而随着规模逐步增加,民宿同质化严重,未来必然是优胜劣汰。因此,个体独立经营的民宿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为促进民宿行业市场稳定持续发展,“乡村民宿联合体”发展模式成为新亮点。

1.1 优势(S)

1.1.1 合作共赢,降低风险。

乡村民宿联合体是由多个农村民宿业主组成的联合体,他们共同合作,利用当地资源和特色,提供住宿、餐饮、体验等服务,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推动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乡村民宿联合体为各民宿提供机会共同合作,不同民宿可整合各自的资源,充分发挥各方的专业特长,通过共同努力、共同投资、共同分担成本,打破传统的竞争格局;通过共同的市场推广、宣传活动,形成联合品牌,制订共同的服务标准和合作协议,互相推荐客人,形成更为协同的联合体。这种合作共赢的模式有助于创造独特、具有吸引力的精品民宿,吸引更多游客。联合发展能够分散经营风险,避免个体民宿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承受过大的压力,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协同推广和经营,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实现更为高效、稳定的长期发展。

1.1.2 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乡村民宿联合体意味着资源的共享,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优势的互补,各民宿可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联合体发展不仅使各个民宿能够互惠互利,同时也能够为当地农村注入更多的活力。通过与当地农户、手工艺者等进行合作,促进当地农村的产业振兴,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

1.1.3 规范发展,提升品质。

通过建立一系列统一的标准和规定,促进各民宿业主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从而提升整体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共同的管理制度、标准化的服务流程等,可以确保每家民宿都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民宿联合体的规范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地区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1.1.4 客源稳定,维护权益。

乡村民宿联合体不仅能够通过产业集群稳定客源,还能利用法律手段有效维护成员的权益,这两者共同作用,使得乡村民宿联合体成为一个既经济又可靠的发展模式。整合多种产业资源,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的产业集群,这不仅提升了客源的稳定性,还增强了经营的综合竞争力。此外,乡村民宿联合体还能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成员的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消费者和经营者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争议,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法律保障机制为乡村民宿联合体提供了一种正式且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可能出现的纠纷或问题,从而保护所有成员的利益不受侵害。

1.2 劣势(W)

1.2.1 管理协调难度大。

乡村民宿联合体中的不同民宿可能经营不同类型的业务,多元化经营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需要统一的规划和协调,以确保各个业务环节的顺畅运作。不同民宿可能有不同的服务标准、经营理念和不同的资源需求,这使得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质量控制变得困难,难以保证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以确保各成员都能充分发展。联合体中的成员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沟通和信息共享可能受到限制。联合体内部的决策机制和权力分配可能是敏感的问题,如果决策权过于集中或者分散不均,可能导致一些成员感到不满。

1.2.2 利益分配争议大。

乡村民宿联合体中各民宿的贡献可能存在差异。有些民宿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而有些可能相对较少,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成员对分配利润的公平性产生争议;一些民宿可能在经营和市场推广方面表现更为出色,带来了更多的客户和业务,在分配利润时,这种差异可能成为争议的焦点;如果联合体未建立清晰透明的利润分配机制,成员可能感到不满,透明的利润分配机制对于建立信任和减少纠纷至关重要,但如果缺乏明确规定,可能导致误解和矛盾。民宿经济可能受季节性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导致不同时间段的业绩差异。在分配利润时,如何考虑这些波动和差异可能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容易引起不同成员的分歧。

1.3 机遇(O)

1.3.1 乡村旅游赋能。

乡村民宿联合体可以利用本地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资源,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宿和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内部地域文化特色有助于提高民宿的竞争力。 另外,全球变暖促进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兴起也为乡村民宿联合体的发展提供了机会,通过与当地文化活动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创新并提升了游客体验。合作与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可为民宿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同时结合乡村旅游的需求,乡村民宿联合体有机会拓展产业链,开发与文化相关的特色产品和服务。

1.3.2 “互联网+”赋能。

乡村民宿联合体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优化服务,提高管理效率、拓展市场,从而增强业务竞争力。 互联网发展为民宿提供了数字化推广、在线预订平台、智能化管理等机会;利用社交媒体、在线评价等渠道,可以更广泛地宣传和推广民宿,吸引更多客户;提高预订便捷性,同时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拓展客户群体。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