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OBE融合WPO教学路径研究
作者: 杨文秀 孙亮亮 赵维峰 杜华波 李学俊 蒋快乐 张传利摘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需要一支立志奉献农业、社会责任感重、工作使命感强、专业知识硬、综合素质高、技术技能熟练的农业人才队伍,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助推“三农”发展,保障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科高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需要以农业推广工作需求为前提,精炼教学内容,融合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工作过程导向(WPO)教学理念,以期完成为农业推广工作培养人才的任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成果导向教育;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农业推广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5-026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5.056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OBE and WPO Teaching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aking Agricultural Extension Course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YANG Wen-xiu, SUN Liang-liang, ZHAO Wei-feng et al
(College of Tropical Crops,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Pu’er,Yunnan 665000)
Abstract In new period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team of agricultural talents who are determined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agriculture with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strong sense of mission, har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skille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agricultur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ensure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uild livable and suitable countryside, and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setting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course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quired to refine the teaching content on the premise of th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work needs, integrate with the concepts of WPO and OBE,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extension talents for agricultural extension work,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OBE;WPO teaching;Agricultural extension
“十四五”时期,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首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更加鲜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重农惠农力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落实落地,多元投入格局加快形成,发展条件持续改善,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其次,市场驱动更加强劲。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显现,中等收入群体逐渐扩大,优质农产品消费需求增加,乡村消费潜力持续激发,建设需求得到释放,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拓展了广阔空间。第三,科技支撑更加有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加快向农业农村领域渗透,乡村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引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需要一支立志奉献农业、社会责任感重、工作使命感强、专业知识硬、综合素质高、技术技能熟练的农业人才队伍,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助推“三农”发展,保障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1 农业推广课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农林类本科高校,以培养农业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要任务[1],应充分发挥科技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及人才培养的优势,紧抓机遇,与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计划对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为人才培养主要阵营的各类课程,需要结合课程自身特点与学生学情特点,深入探索改进教学思路与方法,以期培养大批我国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学农、爱农、扎根农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三农”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助力。
农业推广课程作为农林本科高校的专业课程之一,为农业推广工作岗位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娴熟技术技能、较强应用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重、工作使命感强、立志农业、奉献农业的高素质农业推广人才。农业推广工作是农业推广人员将新科学、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手段,根据农民的需要,传播、传授、传递给生产者、经营者,促使其行为自愿改变,改变其生产条件,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产品产量、收入,提高智力以及自我决策的能力,达到提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最终目的。通过农业推广将农业技术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可以有效改变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有效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与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保障农业生产现代化、持续化发展。
由此可见,农科高校为农业推广工作培养高素质推广人才,直接服务于农业推广岗位,而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又切实服务于 “三农”,很大程度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农业推广人才与农业推广课程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农业推广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农业专业知识,但在农业推广工作实地调查、走访座谈、项目试验、实战推广等环节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与农民地位平等的思想、为人处世平易近人的态度、工作主动性与责任担当、区域自然条件与市场需求的分析能力、人际交往的技巧、团队协作的意识、语言表达的技巧、文字组织与写作的能力。究其原因,农业推广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与其在学生时期及农业推广课程学习中的思想态度、学习方法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教师在农业推广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从而导致农业推广工作岗位上人才质量不高。
因此,农业推广课程教学中急需加大改革力度,以期通过农业推广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农学、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传播学、营销学等多门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扎实掌握农业推广工作岗位所需的试验示范技能、教育培训技能、经营服务技能、信息服务技能、组织管理技能、写作与演讲技能、人际交往与沟通交流技能,磨砺扎根农业、服务农业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幅提升个人素质与工作素养,最终为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服务“三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国家富强增添力量。
3 农业推广课程改革的方向
3.1 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农业推广课程是为农业推广岗位培养工作人员的课程。农业推广工作是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高校与农村、农民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必经之路,是检验农业科技成果的标尺,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知识水平、自我价值认可的工具,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推进器。因此,农业推广课程教学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将思政课程精髓融入农业推广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课程思政要素,完善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备浓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培养学生朴实无华、善解人意、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体现思政课程的指导作用,凸显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目标,为农业推广工作岗位培养有正确“三观”的工作人员[2-4]。
3.2 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有机统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强调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农业推广工作、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推广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体现出其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完成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农业推广课程的教学目标要进一步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标有机统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思想,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思想意识和责任担当,又使学生提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面促进“三农”发展与社会进步。
4 农业推广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4.1 精炼与社会工作需要相符的教学内容
农业推广课程教学要以社会需求、工作需要为前提,实现为农业推广工作服务的目标,为农业推广岗位培养出专业知识硬、应用能力强、职业技能强的合格人才。因此,要以实际农业推广工作内容为导向,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农业推广科技成果库的建立(建立方式、途径、内容),农业推广项目选取、申请、立项(农业推广项目的选取调查、可行性分析报告撰写与汇报、推广项目申请书撰写),农业推广项目试验示范,农业推广项目的推广实施、总结与评价(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的选择应用、农业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撰写、项目推广相关资料的准备、项目实施推广、撰写农业推广项目总结报告与评价报告)等。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储备大量岗位工作知识与工作技能,完成农业推广课程为农业推广工作岗位培养人才的任务。
4.2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融合WPO与OBE导向教学
4.2.1 WPO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work process-oriented,简称WPO)的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劳耐尔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学专家率先提出的,是以社会工作岗位需求为前提,将学习和工作过程融为一体,设计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教学任务,以工作任务、教学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最终实现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社会工作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综合素养、职业道德、为人准则、处事原则,为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圆满完成工作奠定良好基础[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