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渣与毛蛋复配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 姬东艳 李冰 吉志新 韩媛媛 梁琪 乔亚科 刘学茹 蔡爱军 张志伟
摘要 [目的]了解甘薯渣和毛蛋饲喂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甘薯渣和毛蛋的最佳配比。[方法]在温度25 ℃、湿度70%~80%、光周期L∶D=16∶8的饲养条件下,甘薯渣和毛蛋按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分析不同处理黑水虻的生长差异。[结果]10%带壳毛蛋+90%甘薯渣饲喂对黑水虻老熟幼虫体重、预蛹体重、预蛹体长、死亡率、化蛹率、饲料系数等都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预蛹历期、蛹历期和成虫历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10%带壳毛蛋+90%甘薯渣能够显著促进黑水虻的生长发育(P<0.05)。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采用此配比进行饲喂。
关键词 黑水虻;甘薯渣;毛蛋;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 S8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1-0078-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1.01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ffects of Sweet Potato Residue and Unhatched Eggs Compound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lack Soldier Fly
JI Dong-yan1, LI Bing1, JI Zhi-xin1,2 et al
(1.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huangdao Economic Insec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Laboratory of Mining and Innov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nimal Germplasm Resources,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Objective]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feeding with sweet potato residue and unhatched egg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lack soldier fly, and determine its optimal ratio. [Method]Under the feeding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25 ℃, humidity 70%-80% and photoperiod L∶D=16∶8, sweet potato residue and unhatched eggs were compounded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to study the growth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Result]The feeding with 10% shelled eggs + 90% sweet potato residu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body weight, pre-pupal weight, pre-pupal body length, mortality, pupation rate, feed coefficient of black soldier fly (P<0.05), but i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uration of prepupa, pupa and adult (P>0.05). [Conclusion]10% shelled egg + 90% sweet potato residue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lack soldier fly (P<0.05).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this ratio was recommended.
Key words Black soldier fly;Sweet potato residue;Unhatched eggs;Growth and development
基金项目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7227302D,19226335D,21327310D,22326625D,22326502D);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2210798033X);河北省(秦皇岛)甘薯产业技术研究院科研专项。
作者简介 姬东艳(1999—),女,河北青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利用资源昆虫处理农业生产副产物。*通信作者,正高级实验师,硕士,从事经济昆虫开发与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1-12
黑水虻,又称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1-2],是一种营腐蚀性昆虫。黑水虻的幼虫食量大、抗逆性强,作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资源昆虫,在处理有机废弃物的同时,还能生产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附加产品。黑水虻整个生育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整个周期35 d左右;幼虫又分为6个不同的龄期,第6龄幼虫被称为预蛹,一般不取食[3-5]。
毛蛋是指鸡蛋孵化时受温度、湿度或病菌的影响,鸡胚停止发育死在蛋壳内形成尚未成熟的小鸡。近年来,由于养鸡数量的不断增加,孵化场每年有大量毛蛋产生。目前,由于食用毛蛋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多被当作垃圾废弃掉,且处理方式主要有锅炉焚烧和坑埋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又污染了环境[6]。据报道,毛蛋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是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可作为蛋白质饲料使用[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超过7 000万t[8]。近年来,甘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其中甘薯淀粉的加工发展最为迅猛[9]。甘薯淀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甘薯渣,甘薯渣是甘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甘薯渣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膳食纤维、果胶、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物质[10]。甘薯渣含水量高、黏度大,长时间堆积极易发生腐败变质,腐烂时会释放甲烷气体。许多企业除了少量利用甘薯渣外,大部分都被直接丢弃,这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11-13]。目前,利用甘薯渣和毛蛋复配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将甘薯渣和毛蛋按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探究其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饲料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虫为黑水虻,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植物保护实验室提供;甘薯渣由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含水量90%;毛蛋来源市售。
1.2 饲养条件
将黑水虻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温度设定25 ℃,湿度设定70%~80%,光周期设定L∶D=16∶8。
1.3 试验处理
共设置12个处理,CK(100%甘薯渣)、T1(100%去壳毛蛋)、T2(100%带壳毛蛋)、T3(90%带壳毛蛋+10%甘薯渣)、T4(80%带壳毛蛋+20%甘薯渣)、T5(70%带壳毛蛋+30%甘薯渣)、T6(60%带壳毛蛋+40%甘薯渣)、T7(50%带壳毛蛋+50%甘薯渣)、T8(40%带壳毛蛋+60%甘薯渣)、T9(30%带壳毛蛋+70%甘薯渣)、T10(20%带壳毛蛋+80%甘薯渣)、T11(10%带壳毛蛋+90%甘薯渣),配比即重量比。每个处理300头黑水虻幼虫,幼虫初始体重(0.008 4±0.000 3)g,各处理3次重复。每日检查并保证饲料足量供应。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老熟幼虫体长、体重。
待幼虫发育老熟时,各处理随机选取30头幼虫,测定老熟幼虫的平均体长、体重。
1.4.2 预蛹体长、体重。
每个处理出现蛹时,分别取预蛹30头进行体重和体长测定。使用CP214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称重,求出每个预蛹的平均重量;同时,测量其体长。
1.4.3 黑水虻干重。
各处理随机挑选30头老熟幼虫,在105 ℃下烘干至恒重,置于CP214万分之一电子天平上称量干重。
1.4.4 化蛹率、羽化率、死亡率。按以下公式计算化蛹率、羽化率和死亡率:
化蛹率=化蛹数量/幼虫数量×100%(1)
羽化率=成虫数量/蛹数量×100%(2)
死亡率=死亡虫数/虫体总数×100%(3)
1.4.5 各虫态历期。
养殖盒中出现蛹后,每天统计并记录蛹的数量,并将蛹转移到新的养殖盒内,统计30头幼虫化成预蛹的时期,每个时期减去试验期平均值即为幼虫历期;选取30头已知化为预蛹具体时期的预蛹放入新的养殖盒内,每天观察化蛹情况,记录30头预蛹化蛹的具体时间;2个时间的差值取平均数,即为预蛹历期;蛹历期、成虫历期的测定同幼虫历期、预蛹历期的测定方法。
1.4.6 饲料系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饲料系数:
饲料系数=每个处理总的饲料添加量/每个处理幼虫的总体重(4)
1.4.7 粪重。
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剩余粪便在105 ℃下烘干后的重量即为粪重。
1.5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分析数据,采用 DPS 7.05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薯渣与毛蛋复配对黑水虻老熟幼虫体重、体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T11处理老熟幼虫体重最大,与对照(CK)、T1、T2、T9、T10处理均差异极显著(P<0.01);T11处理与T3、T4、T5、T6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T6处理老熟幼虫体长最长,与CK、T1、T10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其他处理没有显著差异(P>0.05)。从老熟幼虫的体重、体长来看,T1与T2处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利用10%带壳毛蛋+90%甘薯渣对黑水虻老熟幼虫体重的生长发育最好。
2.2 甘薯渣与毛蛋复配对黑水虻预蛹体重、体长的影响
由表2可知,T11 处理黑水虻预蛹体重最大,除与T3、T4、T5、T6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外,与其他处理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T6处理预蛹体长最长,与T1、T10和CK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处理差异均不显著(P>0.05)。T1与T2处理黑水虻预蛹体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利用10%带壳毛蛋+90%甘薯渣饲喂对黑水虻预蛹体重的增长最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