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及居留型构成研究

作者: 王彩红 朱洪强 毕靖吉 高颖

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及居留型构成研究0

摘要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对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区北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为期1年的鸟类资源调查研究,从鸟类种类、数量、鸟类群落多样性以及鸟类群落组成等方面,对季节动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01种,隶属于16目35科,共计6 002只个体,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居留型中夏候鸟占优势,有 62种(占总种类的61.39%) ;生态类型以鸣禽占优势,为65 种(占 51.97%) ,该湿地公园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3.84,均匀度指数为0.832。在4种生境中,林地及灌丛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通过相似性指数分析可知,林地及灌丛和水域及湿地的相似性指数最低,仅0.10,草地绿化带和办公生活区的相似性指数为0.40,在4种生境的比较中最高。基于结果分析,为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湿地公园;居留型;城市化;鸟类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Q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1-0082-08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1.01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Bird Diversity and Residence Type Composition in Changchun Beihu National Wetland Park

WANG Cai-hong1, ZHU Hong-qiang2,BI Jing-ji3 et al

(1.Graduate Schoo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18;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18;3.Shulan Forestry Bureau of Jilin Province,Shulan, Jilin 132600)

Abstract  From September 2019 to August 2020, the study conducted a one-year investigation on bird resources in Beihu National Wetland Park, located in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bird species, population, bird community diversity and bird community composi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01 species belonging to 16 orders, 35 families and 6 002 individuals were recorded in this study, of which passerine birds were the most, and 62 species (61.39% of the total species) were dominant.The dominant ecological type was songbird (51.97%).The diversity index and evenness index of the total community were 3.84 and 0.832 respectively.Among the four habitats, the diversity index and evenness index of woodland and shrub were the highest;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index analysis, the similarity index of forest land, shrub, water area and wetland was the lowest,only 0.10, and that of grassland green belt and office and living area was 0.40, which is the highest among the four habitat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suggestions for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Wetland park;Residential type;Urbanization;Bird diversity

作者简介  王彩红(1980—),女,辽宁朝阳人,硕士,从事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研究。*通信作者,教授,从事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9-04

湿地是陆地系统和水域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有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而城市湿地公园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能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并感受大自然的城市湿地公园逐渐增多[1]。湿地公园是维持城市鸟类多样性的重要场所,而城市湿地公园以景观为美,总体植物群落单一,由于鸟类是受环境影响比较敏感物种,导致鸟类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种类和数量明显下降[2]。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格局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鸟类物种多样性及数量,通过调查研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组成特征及多样性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能够反映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优劣和景观格局构造是否合理[3-4]。

城市湿地及绿地的建设为城市鸟类提供了栖息场所,城市景观建设应该与鸟类适宜的生境相结合[5-8]。笔者通过调查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通过分析该人造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和鸟类群落构成及鸟类居留型结构,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策略,为城市鸟类栖息地生境的营造及对城市绿地鸟类保护提供参考资料,最终目的是创建人鸟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1  研究区概况

北湖湿地公园位于长春市中心城区东北部,是长春东北部的核心区域,位于伊通河下游,东起远大大街,西至长春小南货运站,南临北三环四化闸,北至一间堡跨河大桥。地理坐标为125°20′40″~125°22′46″E,43°56′18″~43°59′21″N,总占地面积约1 182 hm2。

该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多雨,秋季少雨且昼夜温差较大,春季干燥多大风,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流经该区的唯一一条河流是伊通河,也是湿地公园主要组成部分。伊通河全长约342 km,流域面积约8 440 km2,是松花江支流,长春境内河长约287 km,流域面积约5 412 km2,洪水期间河宽一般为70~100 m,大洪水期间河宽110~3 000 m,两岸地势低洼,土壤肥沃。北湖公园区域地势低平,微地貌较为复杂,平地、洼地相间分布,平均海拔在186~190 m,该区地貌主要是由于受伊通河冲积、洪积作用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宽阔的带状性的冲击—洪积性平原,沿河两岸的低洼部分,历史上常被洪水淹没,属河漫滩多元结构的一部分。目前,平原区镶嵌有多个河迹洼地。区域内土壤类型主要以黑土、草甸土为主,土层厚度为0.6~1.0 m,土质较为肥沃。在伊通河东岸的河流阶地分布区内(即公园分布区),由冲积、洪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区,主要分布有黑土、草甸土以及沼泽土;另外,在湖泊周围区域,还零星分布有草甸土和盐碱土。湿地公园野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湿地公园内现有野生被子植物共计2门57科268种。湿地公园动物以古北界东北型种类为主,也有一些北方型种类和极少数东洋界热带—亚热带型繁殖鸟类。同时,又因该区与松辽平原亚区长白山前台地疏林草地、农田动物交汇,动物组成相对复杂多样。

2  研究方法

2.1  鸟类调查方法

北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伊通河下游,植被类型较丰富,生境种类较复杂,经实地调查,该研究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鸟类资源调查。将调查区域划分为水域沼泽湿地生境(湿地生境)、乔木/灌木林地生境(林地生境)、公园绿化带生境(绿化带生境)和公园办公生活区生境(办公生活区)4种生境类型。在这4种生境类型中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共设置6条样线,5个样点。办公生活区、林地生境和绿化带生境各设置2条样线,湿地生境设置5个样点(图1)。

对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调查从2019年9月开始到2020年8月结束,为期1年。每月选择天气晴朗少风的日子进行观测,每月调查12 d。调查时间段选择在每日5:00—10:00和15:00—19:00(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观察时间点),每日调查时间段选择依据为大部分鸟类食物资源昆虫和食草虫活动时间,是鸟类活动的高峰时段,因此2个时段的选择更适合对鸟类行为和数量进行观察。该研究的季节划分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并且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在林地生境、绿化带生境和办公生活区生境采用样线法对鸟类群落进行调查[9-11],利用GPS记录行走的航迹与航点。观察者以1.5-2.0 km/h的速度沿样线行走并记录样线两侧50 m范围内观察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观察用星朗特CELESTRON原野系列10×24望远镜,用佳能数码相机(5D Mark IV)拍照记录,对于不能立即辨别确认的物种采用拍照和用录音笔记录鸣叫的方式,参考相关资料进行鉴别。为避免记录重复,由后向前飞行的鸟类不作记录。由于水域沼泽生境可行走性和可观测性不佳,因此该生境采用样点法对鸟类进行观察[12]。根据北湖公园水域沼泽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察点进行观察,每次观察30~40 min。记录工具与样线法相同。

2.2  数据分析

(1) 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计算鸟类多样性指数(H′)[13]:

H′=(Pi×lnPi)

式中,Pi是物种i个体数占总物种个体数的比例。

(2) 采用Simpson指数计算鸟类物种优势度(D):

D=Si=1(Pi)2

(3) 采用Pielou指数计算鸟类物种均匀度(E):

E=HlnS

式中,S为物种总个体数。

(4) 群落相似性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C=2c/(a+b)

式中:C为相似性指数,a为群落A的物种数,b为群落B的物种数,c为群落A和B共有的物种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鸟类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该调查研究共记录鸟类 101种,隶属于16目35 科,共计6 002只个体,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包括20科 65种,分别占总科数和总种数的 57.14% 和 64.36%;非雀形目鸟类为 15 科 36 种,分别占总科数和总种数的 42.86% 和 35.64% (表1、2)。调查的所有鸟类中,雀形目鸟类物种数量占绝对优势,这与城市核心区的生境类型密切相关。

由表3可知,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总计35科,共记录到鸟类6 002只。其中,优势科(Pi>5.0%)鸟类6科,分别为燕科总数量1 014只,占比16.89%;雀科总数量656只,占比10.93%,燕雀科总数量628只,占比10.45%;鸦科总数量625,占比10.40%;山雀科总数量326只,占比5.43%;科总数量321只,占比5.35%。常见科(1.0%<Pi≤5.0%)鸟类16科,按调查所得总数量依次为柳莺科130只,苇莺科141只,鹀科252只,鸫科239只,啄木鸟科159只,鸭科124只,鹟科121只,鸠鸽科120只,秧鸡科109只,鹡鸰科108只,太平鸟科101只,雨燕科90只,伯劳科88只,科85只,鹭科82只和长尾雀科70只。少见科(Pi≤0.1%)鸟类1科,为岩鹨科,总数量3只,占比0.05%。其余12科鸟类为偶见科(0.1%<Pi≤1.0%)鸟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