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对策

作者: 闻艺 王昌梅 张无敌 柳静 王润 宋荣平 孔令熙 张成昊 李扬 刘青松 何姝彦 李静秋 刘安琪 马敏

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对策0

摘要  发展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对发展当地蔬菜产业、特色农业,对云南省乡村振兴、现代化农业发展,经济稳定和乡村振兴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与国际、国内相似农业产业集群对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为给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从产品附加值、出口市场、品牌意识与产品竞争力、绿色化与标准化蔬菜产品等方面综述了云南高原蔬菜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分析发现,云南高原特色蔬菜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产业链与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出口市场存在差距、品牌意识与产品竞争力欠缺三方面的问题。针对云南省传统种植技术与农业理念并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薄弱、山地地区农业水利配套不全、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产基地布局和品种结构、推广良种良法,吸聚和衍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提升品牌意识与产品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  高原蔬菜;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 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5-0257-04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3.05.06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Yunnan Plateau Vegetable Industry Cluster

WEN Yi, WANG Chang-mei, ZHANG Wu-di  et al

(Colleg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Yunnan 65050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Yunnan plateau vegetable industry cluster is of grea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vegetable industry and featured agricul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economic stability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Compared with simila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s, Yunnan plateau vegetable industrial clusters still have a large space for development,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unnan plateau vegetable industrial cluster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Yunnan plateau vegetable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t added value, export market, brand awareness and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green and standardized vegetable product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are thre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Yunnan plateau specialty vegetable industry cluster: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added value of products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gap in export market, and the lack of brand awareness and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In view of the coexistence of traditional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concept in Yunnan Province, the weak foundation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complet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in mountainous areas,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problems, the proposal was put forward to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promot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optimize the layout of production bases and variety structure, promote good varieties and laws, attract and derive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service system, and enhance brand awareness and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Plateau vegetables;Industrial clusters;Research status;Countermeasure

云南省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四季可生产品种丰富、生态优质的蔬菜产品,是全国重要的“西菜东运”“南菜北运”供应基地,也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的重要枢纽。高原特色农业也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1],2020年云南省农业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2%,其中高原蔬菜是产量第一的主要农产品,因此发展完善高原蔬菜产业集群是实现云南农业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式发展的重要途径[2]。

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已成为全国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3]。放眼国际农业产业,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业集群[4-5]、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6-9]、美国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10-13]已成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我国不少农业产 业集群已有相对成熟的发展经验,例如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的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14-16]、以地标认证为核心构建品牌的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叶产业集群[17-18] 等。云南省内的花卉产业集群起步早、发展历史悠久,已初步构建了前期科研、中期生产加工、后期商品交易和社会化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云南在全球花卉交易市场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比而言,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了解当前云南省高原蔬菜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分析产业集群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对发展云南蔬菜产业、特色农业,对云南省乡村振兴、现代化农业发展,以及经济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1 研究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高原蔬菜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2007—2020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图1)。从图1可以看出,2007年以来,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稳步增长,蔬菜产量同步稳定增长,在2018年有了极大的产量提升,2019年后,蔬菜产量虽有回落,但是总体仍呈现增长趋势。因此,近年云南高原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且未来发展预测趋势向好。

1.1 研究范围与尺度

宏观尺度上,有学者对各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分析[19],表明国内农业产业集群发展[20]应完善产业链体系,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我国蔬菜产业的集中度偏低且需优化蔬菜生产区域布局[19]。通过对比国内农业集群[21],学者指出云南省蔬菜产业集群面临着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产业化发展等不足。较多研究在省域尺度[22-25]对蔬菜产业优劣势分析并提出意见,尤其专注于云南省夏秋蔬菜的相关研究[26-27]。

微观尺度上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多,学者们专注于地州、乡县进行调研走访、数据分析。对夏秋蔬菜[28]、冬春蔬菜[29-31]、常年蔬菜[32]优势产区关注比重相近。云南省蔬菜3大优势产业区分别如图2所示。

在县域研究中,通海[32-34]作为蔬菜出口的领跑县,获得较多的关注。在全面脱贫完成之前,学者们关注蔬菜产业集群对各个贫困县的影响,例如砚山县[35]、会泽县[36-37]、弥渡县[38]、泸西县[39]、永胜县[40]等。

1.2 研究对象与主体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选择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苏来义[41]以农民为主体研究蔬菜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农村人才素质提高、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指出云南省人力资源丰富但存在科学文化水平低、就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杨普云等[42]关注农户的蔬菜种植习惯、病虫防治态度和行为,指出农户依赖化学农药防治虫害,缺少必要的科学知识和绿色生态的种植理念。以农业企业为对象的研究中,郭颖梅等[43]发现资产类因子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即农业企业应注重自身的偿债能力与资产盈利状况。

还有研究者选择对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研究,对信贷服务机构[44]、保险机构[45-46]、物流机构[34,47-48]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业供应链金融可降低蔬菜产业集群的融资风险与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但金融信贷服务机构对风险的把控能力不足且规模有限难以拓展业务;出口信用保险可增强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与应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壁垒的能力,因此应重视其在促进高原蔬菜产品出口中的作用;在冷链物流方面,即便是一些蔬菜大县也面临缺乏专业的冷藏车、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流通体系打造,合理规划冷库建设,培育蔬菜经营主体,促进蔬菜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加快信息化技术应用。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

学者们分别从区位熵视角[4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50]、全方位管理视角[51]、农业产业链视角[52-53]进行分析。同时,随着时代变化,蔬菜产业集群研究背景也在不断地变化。分别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0]、运用物联网技术背景[54],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以此为背景的蔬菜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也渐渐成为热点[55]。

较多研究使用传统分析方法,例如SWOT分析、钻石理论、模糊分析法、因子分析法[43]等研究方法得出比较性结论;有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外部性理论,运用农业经济增长模型[49]溯源蔬菜产地的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通过DEA模型[56]的分析发现云南农业效率虽然有增长但效率平均并不高,通过Tobit模型分析发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财政支农支出、城市化水平、农作物受灾总面积会降低效率。

1.4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呈现专业化、细节化特点。学者们溯源高原蔬菜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成长模式[57-58]、计算产业效率[1,24,38,56]、权衡产业链价格[59]、分析产业链构建情况[53],同时针对供应链金融问题[44]、产品技术的专利保护情况[60]、高原蔬菜产品出口情况[46,61]、生产机械化程度[62]、蔬菜产地重金属污染情况[30,63]、蔬菜产品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问题[29]、改良栽培技术[26]与种植模式[64-65]、提升病虫害防治能力[42]、分析冷链体系构建与运营情况[34,48,66]等方面的不足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