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乡村空间研究热点和趋势可视化分析

作者: 徐知渊 柯福艳 喻佳节 杨良山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乡村空间研究热点和趋势可视化分析0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共生、双轮驱动的大背景下,乡村空间成为乡村地理学热门研究领域。以1998—2022年CSSCI索引期刊收录的1 566篇文献为数据源,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乡村空间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剖析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乡村空间发文量可分为萌芽期、快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3个阶段,研究团队呈现分散向集中转变的趋势,学科领域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土地资源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等。我国乡村空间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乡村聚落、乡村转型、乡村重构、乡村振兴。我国乡村空间研究的趋势为研究对象由乡村空间向城乡共治延伸,研究维度由物质空间向多维空间拓展,研究视角由单一尺度向多尺度发展,研究方法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演进。

关键词 乡村空间;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23-0225-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3.050

Visual Analysis of Hotspots and Trends in Chinese Rural Space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

XU Zhi-yuan, KE Fu-yan, YU Jia-jie et al

(Institute of Rural Development,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Zhejiang 310021)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space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field of rural geography. A total of 1 566 papers collected in CSSCI indexed journals from 1998 to 2022 were used as data sources, and CiteSpace software was used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hot spots and trends of domestic rural space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ural space research in China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f initiation period,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period. The research teams showed a trend of dispersing to concentrating, and the subject fields mainly involved human geography,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etc. Research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rural space mainly included rural settlement, rural transformation, 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trend of rural space research in China was that the research object was extending from rural space to urban-rural co-governance, the research dimension was expanding from material space to multi-dimensional space,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was developing from single scale to multi-scale,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was evolving from single discipline to multi-discipline.

Key words Rural space;CiteSpace;Visualization;Research hotspot;Research trends

基金项目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20C35002)。

作者简介 徐知渊(1988—),女,浙江衢州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乡村空间与乡村产业发展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员,博士,从事农业产业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 2022-11-22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镇化进程驱动中国乡村发生巨大变化,助推乡村空间经历从“乡村空心化”到形态重组、格局优化、功能提升的转型和重构过程[1]。特别是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地域系统“经济-社会-空间”等要素的变革深刻改变了乡村风貌,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彰显了乡村转型的中国方案[2-3]。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难度更大,面临的挑战与乡村空间利用问题密不可分[4]。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我国乡村空间研究,对促进新发展阶段下乡村空间研究的深化及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乡村空间研究始于1998年,在乡村空间系统、空心村整治、分类评价、转型重构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6],乡村空间研究这一领域也成为我国乡村地理学当前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我国学者对乡村聚落、乡村振兴、乡村转型、乡村重构等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发表了一些综述类文章[7-9],但主要是对现有文献的归纳和总结,运用可视化软件对乡村空间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较少。此外,就乡村振兴、乡村聚落等相关主题开展的知识图谱分析在数据集完整性、图谱结构合理性、图谱信息清晰度、图谱解读准确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10]。

目前常用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主要包括CiteSpace、VOSviewer、Sci2、CoPalRed、Ucinet、INSPIRE、VanagePoint、Bibexel等,这些工具为综述类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其中,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于2004年开发的CiteSpace软件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重视且应用最广的一种文献研究方法[11]。CiteSpace软件融合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具备引文空间挖掘、知识单元共现分析等功能,可用于分析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知识关联状态[12]。鉴于此,笔者以乡村空间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将传统的文献梳理与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22年CSSCI索引期刊收录的乡村空间相关研究进行全时间跨度全景式的数据挖掘和计量分析,探讨乡村空间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为相关研究的后续开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以1998—2022年CSSCI索引期刊收录的乡村空间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数据,应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作者姓名(AU)、作者机构(C1)等数据字段绘制合作图谱,通过描述关键词(DE)数据字段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时间切片(time slicing)设置为1998至2022年每年1个时间分区,总跨度25年。文本处理(text processing)为默认的文章题目、摘要、描述关键词(DE)和文档关键词(ID)。数据筛选(selection criteria)中,作者合作图谱采用每个时间切片中被引频次或出现频次最高的15个数据(Top 15);关键词共现图谱采用每个时间切片中前10%的数据(Top 10%),并且将每个时间切片选取的数据梳理限制在100个。

1.2 数据来源

CiteSpace软件支持的CSSCI期刊论文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采用CNKI高级检索中的CSSCI来源类别进行检索和采集,这一方式涵盖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文献类型广,数据规模大;二是采用CSSCI数据库进行采集,文献范围集中,包含引文数据。为兼顾文献质量和数据规模,采用前者。以“乡村空间”“乡村聚落”“乡村重构”“乡村转型”等相关知识谱系的主题对CSSCI核心库和扩展库进行检索和筛选(检索时间为2022年9月8日),输出Refworks格式文件,导入2022年更新的CiteSpace 6.1.R3,去除重复数据,共获得期刊文献1 566篇。每篇文献包含作者姓名(AU)、文章题目(TI)、来源期刊(SO)、描述关键词(DE)、摘要(AB)、作者机构(C1)等信息。

2 中国乡村空间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1 研究阶段

中国乡村空间研究始于1998年,且2013年之后相关研究数量持续上升,至2020年渐趋稳定(图1)。从发文量趋势来看,可将国内相关研究分为3个阶段:①第1阶段(1998—2012年)萌芽期。该阶段总体发文量较少,汤国安等[13]最先以国家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为基础探讨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规律,此后该阶段的研究重点也主要集中在乡村聚落社会组织、生态景观、治理结构等方面,研究视角主要为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②第2阶段(2013—2019年)快速发展期。该阶段,在新型城乡关系下,乡村空间领域研究活跃度快速增长,且地理学逐渐成为主要研究视角,涵盖乡村空间演化、空间转型、空间生产、空间重构等方面。2018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发布,乡村空间研究进一步成为学界的热点之一。③第3阶段(2020年至今)稳定发展期。2020年后,乡村空间研究不再持续增长,但刊文量仍维持高位,且研究主题逐步细化为产业空间、文化空间、资源空间、生活空间、社会空间等方面。在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空间研究仍将长期位列乡村地理学热点研究领域。

2.2 研究团队

在高产作者方面,乡村空间领域发表14篇及以上年Top 15 CSSCI索引论文的作者为龙花楼(36篇)、张小林(22篇)、戈大专(16篇)、李广斌(16篇)、李红波(15篇)、刘彦随(14篇)、屠爽爽(14篇)、杨忍(14篇)、王成(14篇)。高产作者合作可视化图谱包括906个节点和1 229条连线,网络密度0.003,反映乡村空间领域核心作者群和合作网络(图2),可以看出乡村空间研究中高产作者的合作关系呈现分散向集中转变的趋势,早期研究者主要以所在团队为主,而近年来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日益增加。

在研究机构方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文73篇,处于第1位,之后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45篇、中国科学院大学29篇(表1)。在机构发文时间方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起步较早,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8年才逐渐开始乡村空间领域研究,但是在发文数量和质量上迅速赶超。

2.3 文献来源

乡村空间相关1 566篇文献中共有512篇来自12个主要发文期刊(图3),占35.43%,从学科领域上看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土地资源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等领域。其中,发文量位列前6的是《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地理研究》《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主要期刊发文量年度变化趋势与乡村空间研究阶段性特征相符,其中《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在2000—2002年首次刊发乡村空间相关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则在2019年后开始大量刊载相关研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