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五个一”模式实践与探索
作者: 阮倩倩 吉晓芹 沙建国摘要以研究党建引领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针对科研单位在发挥党建引领方面存在认识不全面、创新性缺乏、激励措施不足、考核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探索开展“五个一”模式实践与探索,找准党建与业务能够更好融合的结合点,切实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五个一”模式;党建引领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2)13-025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3.065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Five-ones” Model of Party Building Lead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king Suq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an Example
RUAN Qian-qian, JI Xiao-qin, SHA Jian-guo(Suq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uqian,Jiangsu 223800)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lack of innovation, lack of incentive measures and unsound assessment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playing the leading role of par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e of “five-ones” mode in Suq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o as to find a better integration point between party construction and business,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party building.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High-quality development;“Five-ones” model;Party building leading
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党建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切实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理念,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农业科研单位以党建促科研、以科研落实党建责任,实现党建与科研“两手抓、两手硬”的重要保证。
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担负着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职责和使命[1],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科研单位抓科研是硬任务,也是硬道理,但抓好党建,以党建引领科研也是促进科研业务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只有扎实抓好党建,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2],才能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为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从而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1科研单位发挥党建引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一是普通党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够。部分党员对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老观念上,以为党建是上级的事、书记的事,和自己无关,甚至认为党建工作是较务虚的,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消极参与。二是党务工作者对党建与党务的关系认识有偏差。有的支部委员把日常党务工作混同于党建工作,有些党务人员认为组织一些党内活动,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就是做好党建工作了,对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了解,对党建工作的研究、思考较少,对如何抓好党建和发挥引领全局的政治功能研究较少。
1.2党建工作方式多样化、创新性缺乏一是党建活动融合科研工作还不够。调研中,有的科研人员反映科研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参与党建工作,说明一些党内活动与科研工作联系不紧密,把两者分开来做,导致科研人员的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降低。二是党务工作者专业性不强。党务工作者作为党的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也存在“本领恐慌”[3],有的基础理论和实务不扎实,在策划活动、组织学习等方面仅仅是拍照留存和记笔记留痕,没有从活动成效、党员评价结果出发,导致党建工作乏善可陈,没有新意。因此,如何拓宽党建工作的内涵,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化、从深度到广度的拓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3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不足党建工作是促进科研业务更好更快发展的“发动机”[4],党建工作突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然发挥得好,进而使得科研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是没有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5],对负责较多党务工作的同志支持力度不够,在涉及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和绩效分配等方面,科研业绩依然是第一位的,对兼职做党务工作的同志没有其他方式的补偿、激励等措施,久而久之,兼职的同志不再有动力做好工作,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二是党务干部专职化难以执行到位,基层科研单位大部分人从事科研工作,没有党务工作岗位编制,也没有专职的党务人员,基本是由行政或其他岗位兼职代管,往往一人负责多项工作,不能分配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党建工作上,因此难以形成创新性的工作成果[6]。
1.4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一是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差别较大,业务工作可以制定可量化的考核目标和评分标准,考核中可操作性强,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也能够反映出业务工作的好坏,而对党建工作的评价偏向于主观,难以制定详细、具体、可量化的考核细则。二是党建工作成效显现周期长。党建工作是引导性、服务性工作,也是一项凝心聚力的系统性工程,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和衡量工作成效,有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考核体系的制定方面既要立足当下,具有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党建工作周期长的特点,对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制定需要认真研究。
2创新开展“五个一”模式实践与探索
2.1打造一支队伍,把党建与科技服务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千百万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就是我们党的光辉形象”[7]。宿迁农科所党委坚持强化政治引领,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凝聚“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的思想共识,成立党建科技服务团,各党支部选拔党性强、业务精、素质高的科技人员组建党员科技服务先锋队,为先锋队制作统一的队服,在队服上印刷统一规范标识,把党员队伍与科技服务队伍相融合,以一支“又红又专”的党员科技服务先锋队融入科技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党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展示农业科技人员的良好形象。
2.2依托一个载体,把党建与科研业务相融合以宿迁市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工作为载体,针对党建和业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先后编排了“充分发挥农业科研专业党支部在服务三农中的先锋作用”“‘党建+科研’助推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科技助推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书记项目”,把党建与科研业务相融合。在实施“书记项目”中,以党员科技服务先锋队为单元,针对宿迁市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攻关,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和特色,积极服务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以科技助推精准帮扶,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通过全体党员先锋队的帮扶,帮助企业申报科研项目14项,项目资金336万元,在宿迁市泗洪县、宿豫区等打造科技扶贫示范基地3个,带动周边农户就业184户,户均增收5 000~10 000元,帮扶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85户。
2.3探索一种形式,以主题党日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相融合以每月的20号党员活动日为契机和抓手,将党员活动与科研业务相结合,举办系列特色活动。开展“党建+疫情防控”线上主题党日活动,解决疫情期间科技服务难题,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在春季农业生产关键环节,通过电话、视频、工作群等方式,积极主动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联系,在春播作物管理、商品蟹存塘养殖、春季造林前的土地整理及苗木准备等几个方面开展网络视频服务。疫情期间,线上指导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12个,组织线上技术培训3次,累计咨询答疑百余人次,受到农户好评。开展“党建+科技服务”党日活动,以党支部为单元组织党员走进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苗木生产基地、洋北西瓜种植基地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现场指导、科技咨询、农技培训等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进行、同步落实。举办“党建+廉建”党日活动讲座,组织策划针对科研单位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开展以“预防职务犯罪”为主题的讲座,邀请检察院专业人士授课,有针对性地对科研活动中合同签订、项目实施提出建议,起到很好的廉政风险警示作用。
2.4选树一批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各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响应号召,争先锋、做表率,主动参与到全市社区、村、企业和学校“四个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开展强作风增效能优服务“双创一争”主题活动,围绕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绩突出、示范带动4项标准,挖掘和培育一批在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科研管理、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围绕宿迁市“六大百亿级”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和谐院所建设开展“我为宿迁农业农村发展贡献什么,我为宿迁所发展贡献什么”大讨论活动和演讲比赛,生动地展示了一批扎根基层、服务农业科研的基层科研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有效促进了作风、学风和科研氛围转变。开展作风建设大提升活动,寻找群众身边好作风,挖掘“三个过硬”好职工,在干部职工中筛选有良好口碑的同志参与全市“作风之星”评选。通过一系列活动开展,挖掘和培育了一批先进典型,以先进典型引领带动其他职工,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科研人员创优争先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5完善一项制度,用制度加强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针对党建工作考核难,没有有力抓手,宿迁农科所借鉴宿迁市和其他单位做法,研究制定涵盖党建工作的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把党建工作、科研业务工作和其他工作纳入同一考评体系,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考核;同时充分运用党建平台宿迁市“党员e家”管理系统,把基层党建“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等工作融入日常,与科技政策学习、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在业务工作中加强对党支部和党员的规范化管理,同时结合星级党支部和星级党员评选,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提升党员干部参与党建、做好党建工作的认识。
3“五个一”模式实践的效果
3.1以党员队伍和科研队伍的融合,实现党建与科研“双提升”通过完善的组织架构,让党员队伍与科研队伍联系更紧密。以党员科技服务先锋队的形式,把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切实体现在日常科研活动中,形成以科研促党建,以党建促科研,以务实高效的工作方式,让党的旗帜、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在基层一线。
3.2以持续的项目为载体,实现党建与科研“双促进”通过实施“书记项目”,为党建与业务工作架起了桥梁,以破解业务工作中的堵点、难点为抓手,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促进了党建与科研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实现党建与科研“双促进”。通过“书记项目”实施,全所以党支部、党员先锋队为单元开展科技培训活动达20余次,覆盖宿迁3县2区2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人次达1 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