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文·初中版2022年第3期

新作文·初中版

新作文·初中版2022年第3期

月刊 学生必读

简介

《新作文》,山西教育出版社主办;第一本采用双色印刷的作文杂志,拥有中国最为完整的作文期刊系列,真正关注作文,值得信赖。《新作文》以高扬人文作文为己任,倡导“开放兼容的新作文思想,展现才情的新作文理念,尽显个性的新作文作者,别具一格的新作文文本”,倍受国家媒体、校园师生和科研单位的关注。

目录

卷首语 | 未来该向何处去

人类自诞生以来,大概一直在想象未来。 人类对世界的朴素解释造就了神话,中国人认为太阳是金乌,希腊人认为是阿波罗神赶着太阳马车,印度人则认为大陆是巨龟在海面上驮着所以不会沉到海里。中国第一次发出对世界理性追问的大概就是屈原的《天问》了,“日月...

锐·新知视野 | 难忘那盏星灯

生来平淡,闲散之人,是一只沉溺于尘世烟火的闲云野鹤。时静时闹,悲喜亦无常。正值青春华年,爱好广泛,愿每日无事烦身。 转眼到了层林尽染的季节,石街上铺满了昨日的落叶。屋檐下,钢丝爬满锈迹,吊在风中被吹得凌乱的枯灯,在头顶吱呀吱呀地响个不停。 ...

锐·新知视野 | 元宇宙:把人类带向天堂还是地狱?

■ 策划/新作文 执行/寒云 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宣布将更名为“Meta”,并将在5年内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这让本就火热的“元宇宙”概念瞬间引爆全网,“元宇宙”成为时下最火热的风口,似乎不谈元宇宙就意味着落伍。那么...

创·文字笔会 | 下一站

人与车的站台,总是重合在一处。 ——题记 大雪纷飞。年的气息在不同的地方显现。雪地上映出红色,车站旁提着自家包的饺子的行人,遥望着家的方向,想着,春晚是要嗑瓜子还是吃坚果好。 “哎呀。外婆,怎么了啊?又不让我上车。我看着这里也没有什么人啊,...

创·文字笔会 | 碎暖

春来了,校园里的花儿竞相开放。玫红色的花儿藏在绿色的树丛中,艳丽动人。杏树上开满了小白花,娇小可爱。可我最喜欢的是食堂门口的樱花,粉红色的花瓣让人感觉格外温暖,让人不禁想到生活中的小美好。那些如樱花花瓣般细碎却又让人温暖已久的美好,我给她们...

创·文字笔会 | 秋天的遇见

风拂去白日最后的燥热。晚霞肆意洒下。赤色的余晖铺满每个角落,似泼了调色盘,染红一切。夕阳坠入那片“火海”,天空愈发变得红艳。 爽朗的笑声似乎还回响于耳旁,嘴里还残留一丝甜味。 我又忆起了外婆。 “你又不认真!心根本静不下来!”父亲用严厉的声...

创·文字笔会 | 修车的父亲

钱雨丹,15岁,虽不是男儿身,却有男儿志,一直想睹大漠孤烟直,一直想观黄河落日圆,幻想纵马驰骋沙场,铁马冰河入梦,燕然勒功。 携笔从戒,做铿锵玫瑰是我的理想。 清扫车传来“嗡嗡”的扫地声时,父亲打了两个长长的哈欠,然后窸窸窣窣地穿衣。 “哎...

创·文字笔会 | 那一刻,我真想写你的名字

吾乃荆州一中学生,姓傅,名芸熙,年十三,性豁达,擅言谈,诚可信也。 小女子不才,独爱书之回味无穷。喜李白之豪放,爱渊明之悠远,放诸今日,冰心之优雅,徐志摩之清柔,泰戈尔之高淳,每每吟之,有余味焉。 曼珠沙华,有叶无花,有花无叶,就像我们的友...

创·文字笔会 | 错过

花朵,错过了春日,就会黯然凋零;鸣蝉,错过了生长,只能蛰伏地底;我们,错过了友谊,只能徒增感伤! 小余,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相识的吗?在我不记事的时候,陪伴我身边的就是你。从稚嫩的孩童成长到豆蔻少女,我们嬉笑打闹,无所不谈,形影不离。青葱的草...

创·文字笔会 | 青春之印记

渐渐地,青春痘在我帅气的脸颊上长了出来,变化的似乎不只有年龄与长相,更有些许隐藏极深的东西。 青春的印记已然烙印在我的脸上。 自从长了青春痘之后,我的脾气便变得极其古怪。 那是初一的寒假,回到老家,遭到家里人的“讽刺”,让我原本就脆弱的心开...

创·文字笔会 | 留在冬天的妈妈——一个女儿的自述

我从小就热爱读书,喜欢文学。我喜欢其中精彩绝伦的故事,扣人心弦的情节,巧妙的幻想,各异的人物形象。我活泼、好动、乐观。但是我的内心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仰慕古人的才华,对语文如痴如醉地喜欢。乐于助人,不怕辛苦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这就...

创·文字笔会 | 你是我的榜样

难得的周末,难得的休闲时光,可爸爸却交代我一个务必完成的任务——去大伯家给哥哥补习数学。 刚到哥哥家,就见他坐在书桌前一脸的苦思冥想痛苦状。他见我来了,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拉着我说:“快来,数学专家!” 我接过试卷一看,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函数问...

创·文字笔会 | 窗外

两年前,晚上九点以后,站在窗户边往外看,街上除了几辆车偶尔驶过,几声狗吠偶尔传来,几盏路灯偶尔亮一下,就再没有什么动静了。往远处看,市中心霓虹灯闪烁,而向下望去,老城区的破败尽收眼底。 现在,当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大地上,窗外的工地仍是热闹非凡...

创·文字笔会 | 我记忆深处的杂货店

上学路上,有一家小小的杂货店,夹在一家大超市和一家水果店之间,很不起眼,平时的顾客也比较少。 杂货店除了售卖杂七杂八的日常用品,还经营着修理电器之类的业务。店主是一位年逾四十的中年人,皮肤黝黑,一张圆脸显得特别憨厚。 每次我经过那儿,总看见...

创·文字笔会 | 难忘那棵拐枣树

我家门前曾有一棵拐枣树,它春天给了我希望,夏天给了我凉爽,秋天给了我果实,冬天给了我期待。由于道路规划,它被砍了,但我一直记得它。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它在春姑娘的召唤下,陆续抽出新的枝芽,长出新的叶子,散发出勃勃生机。我常站在树底下...

创·文字笔会 | 廖景明

我至今不知他的姓名如何写,应该是写作“廖景明”的,每每忆起,心头便涌起暖意。 二十二号,午饭毕,上自习,忽遇难点,欲记于本,数寻不见,再欲细想,忆其落食堂也,距铃响四十分有余,恐失,说于师,遂出门寻本。 食堂里本子是没有了,也无人见过。我直...

创·文字笔会 | 路

无论何时,从阳台眺望出去,静静不变的,总是门前延伸的那条路。它缩身在参差不齐的水泥建筑之间,有高楼,有小院;它接待着各式各样的人,有老板,有租客。朝阳升起,它身披轻纱;日暮降临,它望星而眠;当楼房加了层新瓦,它增添了道阴影。不言不语,岁月流...

创·文字笔会 | 最后一场雪

林凡艺,笔名无律,热爱文学及写作,希望能以文字叩开心门,追逐文学之光,散发文学之美。 “自从去年,神明就没有再降过雪了。” 小街里的酒馆,客人们的交谈声纷纷杂杂。前年年末挂在檐下的灯笼,积雪的痕迹已被岁月拂去。越过爬满青苔的砖墙,小院里竟落...

创·文字笔会 | 静听雨落

静静驻足,看斜织的雨脚敲打着叶片,我们何时再静下心来在雨中漫步? ——题记 又是一个阴沉的雨天。马路上的车比平常更加横冲直撞,“嘀——”一阵喇叭声呼啸而过,地上的泥水坑翻涌起白色的浪花,脏水星被溅了起来,响起“唰唰”的声音。路上行人紧紧蜷在...

创·文字笔会 | 文魂永存

茫茫世界,如梦如幻。在这虚无缥缈中,一道光亮划破永夜,那是文人的魂,是墨客的魄,更是黑暗中永不熄灭的焰火。 在山水间,在田园里,有着文的魂魄,那些魂灵在孤独寂寞的折磨中逃离,隐匿于山水之间。添了几分豁达和坦然。陶渊明在官场走过一遭,也在生计...

创·文字笔会 | 故乡的炊烟

★写作缘起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都是借景抒情的典范。根据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学习描写景物”,唤醒学生对家乡印记的回忆,用借景抒情的方法,通过描写家乡印记,抒发对家乡的浓浓思念...

创·文字笔会 | 故乡的情

故乡的景简单迷人,充满生机;故乡的人淳朴热情,勤恳节约。故乡的风情万种,牵动着我的心。 故乡的景,美得很单纯。 就如夏夜蝉鸣,知了声交错,夜里人们进入睡梦,一切是那么寂静;就如晴朗夜空中薄云飘浮,星光闪烁,一轮满月悬在上空;就如晨间鸡鸣三声...

创·文字笔会 | 故乡的云

我的故乡在江西赣州的一个小乡村里。那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购物商场,更没有奶茶店、小吃店,但那里有亲爱的家人和浓浓的“乡味”。我最忘不了的还是故乡的一片片云彩。 故乡的云,模样诱人。 那一大片一大片的云,层层叠叠,就像家乡的梯田,“肥沃”得使...

创·文字笔会 | 故乡的那些树

近乡情更怯,远乡意更浓。 “有时候乡愁就是一棵老家的树在轻轻摇动,一种故乡食物发出的殷殷召唤。”我的故乡,都浸润在那些树的记忆中。 柳条翩跹 杏枝盘旋 儿时的故乡是美丽的乐园。 小伙伴下学去西地放羊,把羊赶到草势茂盛的地方,大家便很快聚集在...

点·方法引航 | 文末有一个 详写的故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不少叙事写人的文章,最后都有一个详写的故事;它们表现了一种构思的规律、一种行文的技法,读起来让人觉得饶有趣味。 杨绛的《老王》,先略写了:老王低下...

点·方法引航 | 有风掠过洞庭湖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首届全国中语会学术先锋人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①,涵虚混太清②。 气蒸③云梦泽,波撼④岳阳城。 欲济⑤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⑥。 坐观垂钓者⑦,徒有羡鱼情⑧。 【注...

读·花香满径 | 科技:先于文明的存在

■ 策划/新作文 执行/清扬 人类的认知往往受限于身体感知、所在时空。当我们通过科技观察并改造这个世界时,对于世界来说,我们与科技也就没有了距离,科技就是我们。 因而,人类和科技现在以一种完美的互惠关系共存。科技成为我们存在的延伸。...

读·花香满径 | 科技,帮人类完成二次进化

2021年,“元宇宙”大火,不知道可不可以叫“元宇宙元年”。腾讯、字节跳动、微软纷纷入坑,Facebook更是改名为“Meta”,掀起一股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 一般来讲,元宇宙是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区块链等高科技手段,把物理世界...

读·花香满径 | 科技赋能,美好发生

从传统智慧到现代科技 在科技还不甚发达的年代,古人们用各种巧思解决着生活中的难题,经验里处处闪耀着古老智慧。如今,科学技术的赋能加持,以无所不及的智能与连接融合前人经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高效、便捷、简单、绿色的舒适体验,实现了智慧到智造的...

读·花香满径 | 不能共存的节日

刘慈欣,山西阳泉人,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2015年8月23日,刘慈欣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1961年4月12日,拜克...

乐·编读一家 | 踏足火星的那一刻

■ 策划/新作文 执行/清扬 宇宙中存在地球这种高等文明,就证明了宇宙中有概率产生高等文明,不管这个概率有多小,一个极小的概率乘以无限就等于必定发生。 中国航天从发射第一颗卫星到前往火星探测,花了50年。想象无限,但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来看,...

乐·编读一家 | 踏足火星的那一刻:肖尧

2045年7月的一个晚上,哈利警官正在街区例行巡逻。车上的微型电视里正在播放百米飞人大赛的实况。哈利是体育迷,他开着车,不时瞄一眼电视。 忽然电话响了,他听到对面先传来了一阵微弱的喘息声。然后电话挂断了。他愣了几秒,很快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是...

乐·编读一家 | 踏足火星的那一刻:寒云

公元2100年,地球人口已经突破100亿,虽然80年前,整个地球的生育率急剧下降,但随着基因技术实现突破,人类的寿命大大增加,当死亡人口开始下降后,人类势必面临地球承载量不足的问题,星际移民开始逐渐提上日程。 我是长寿时代来临后家族第一代火...

乐·编读一家 | 他

最后一次回望数千万公里之外的暗淡蓝点,收回眷恋的目光,他知道,眼前的锈红色星球即将成为他生命的全新起点,亦是唯一归宿。 当化学火箭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也不过堪堪能满足携带单人往返火星的燃料和补给,无法添加更多科研设备。在载人登火立项论证会上,...

乐·编读一家 | 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

■ 策划/新作文 执行/寒云 如果蚂蚁文明发展出蚂蚁武器,这种武器对人类有多大威胁? 羊倌答:已经有了,红火蚁的针——蚂蚁刺刀,可以一下捅死一只蚂蚁。捅到人,人会产生红肿热痛,一部分人会发生过敏而出现皮疼、水肿乃至大水疱,出现皮肤溃烂而...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