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 春节申遗成功,“中国红”闪耀世界 热点聚焦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
封面文章 | 春节申遗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 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对于亿万国人来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正如网友所说,这是“刻在中国人DNA里的仪式感”。数千年来,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
封面文章 | 春节申遗成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春节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务实行动,将...
知识延伸 | 认识诸子散文的文化价值, 思考其现代意义 导 语在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中,诸子散文以其独特的思想光芒,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它们不仅是古代智慧的结晶,更是现代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旨在探讨诸子散文的文化价值,并思考其在现代的意义与影响,以期为我们提供跨越时空的智慧启迪。 内容讲解 一、...
写作训练 | 磨难成就人生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同学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有些水稻田里没有水。其实,这是农民种植水稻的一种方式——水稻烤田,即将稻田里的水放干,让太阳炙烤。炙烤过的水稻不仅没有死,反而更加茁壮成长,生命力更加旺盛,原因是它们经受住了...
写作训练 | 从苦难中汲取力量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增广贤文》如是说。斯言灼灼,温室中的花朵怎能经受塞外的霜雪?被豢养的土鸡又怎能像雄鹰一样展翅飞越高山?泰戈尔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作...
写作训练 | 历时代炙烤,成青春光芒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对青年寄予厚望。纵使时代之烈日炙烤,我辈青年也应以青春的韧性,接受考验。 以青春的韧性,经受时代炙烤,是一种黑暗面前不惧、生死面前不屈的人生品格。回首百年前,在法...
写作指津 | 身历秋冬,心有春夏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渐入深秋,天气转凉,世间万物即将经历清冷时节。过了这个秋冬,就能更好地应对后面更多的秋冬;过了这个秋冬,就能迎来更多的繁茂春夏。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
写作指津 | 跨秋冬之艰,迎繁茂春夏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世间万物循序前进。天气渐入清冷时节,万物唯有挺过寒霜秋冬,才能迎来繁茂春夏。人生亦然,只有熬过漫长的黑夜,才能迎来黎明的曙光。(由材料中的自然现象引向人生,实现由此及彼的联想,思考路径明晰。) 人生的艰难,或是现实的重压...
读写快车 | 对话的艺术 话题导入对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写作方式,它不仅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易于让读者阅读和理解,还可以更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读写快车 | 父亲(节选)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
读写快车 | 心桥 回首往昔,那些或深或浅的脚印,见证着我一次次战胜恐惧、突破自我的“跨越”。而最令我难忘的,是那座由恐惧起笔,最终用勇气与父爱绘就的“心桥”——太行山绝壁上的玻璃栈道。 太行山玻璃栈道长200多米,凌空而架,似水晶巨龙,盘旋在陡峭山崖间,延伸...
佳作秀场 | 盛放青春 古人常用豆蔻形容少女。“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笔下的娉婷少女,年华如诗,风姿绰约,衣袂翩翩,如二月枝头的豆蔻,含苞待放。 我曾在老家见过豆蔻,枝叶手指般长短,花儿羞涩地推搡着,躲藏着。我很是不解,豆蔻这般干瘦的枝叶,怎会成为...
佳作秀场 | 缝纫机唱响爱的旋律 老奶奶家里有一台老旧的缝纫机。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那古檀色的缝纫机盖上,散发着丝丝温暖,流淌着岁月情怀。这台老旧的缝纫机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每一针、每一线都编织着家的温馨与爱的故事。 老奶奶闲时常回忆往昔,与我道:当年家里有三个孩子,在那个经...
佳作秀场 | 时间如水,刹那花开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题记 窗外杳杳烟雨,朦胧了后山的桃花林,淡雅的花香随着湿冷的水汽弥漫在四周。 有人说,气味可以记住时间,它让回忆变得生动。 小时候,父母去外地打工,我便由阿嬷带着。她总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
素材天下 | 草本香融入烟火气, 中医夜市“圈粉”年轻一代 2024年“十一”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由顺义卫健委指导、北京京顺医院承办的中医夜市在京顺中医堂广场开市,尽管已经是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但丝毫没有影响中医夜市受欢迎的程度。夜市里人潮涌动,每个区域前都有很多市民排队准备体验一番,其中有不少是年...
素材天下 | “麦子奶奶”火了!农村老人的 “诗与远方”应该被看见 “种完麦子,就往南走。”河南安阳一位60多岁的农村老人引发全网关注。她表示自己要在种完麦子后,骑三轮车南下,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准备到云南西双版纳过冬。“麦子奶奶”对诗与远方的期待,打动了无数网友。 “种完麦子,就往南走。”简短几个字,勾...
素材天下 | “时代楷模”单杏花: 心若有光,花自芬芳 中央宣传部日前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单杏花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 1996年,为建设全国铁路统一客票系统,原铁道部决定成立客票总体组,并组建客票研发团队。彼时,刚考上研究生的单杏花幸运入选。“只要交给她的任务,她总能给出很好的设...
素材天下 | 李东:把老百姓背在背上的 年轻基层干部 2024年11月12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岳阳“90后”基层干部李东获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2024年7月1日晚,李东在转移群众途中遭遇山洪,危急时刻他帮助同车2名年轻同事脱险,自己却英勇牺牲。 李东曾先后...
阅读时光 | 《老子》导读 作者名片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前470年),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人。老子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相传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老子》,最后不知所终。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