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遇见语文,邂逅浪漫 开学第一课,我引用了米兰·昆德拉的一段话:“所谓美,就是星光一闪的瞬间,两个不同的时代跨越岁月的距离突然相遇。美是编年的废除,是对时间的对抗。”这种美,是你们穿越时空的距离和五千年文明的相遇,是你们和语文课的相遇,也是我和你们的相...
备考2023 | 2023考点预测之学会学习(三) 在“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板块中,“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会学习”是“自主发展”的第一个要点,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和信息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
备考2023 | 问渠哪得清如许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参加“高考备考学习经验交流会”,我感到很荣幸。我发言的题目是《问渠哪得清如许》。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观书有感》正是做学问之道。朱熹一生热衷教育...
特别策划 | 世界杯激情重燃拼搏精神不朽 足球的魅力不仅在于赢得比赛,更在于为梦想顽强拼搏、挥洒汗水的过程,既要为了辉煌的荣誉去不懈奋斗,更要享受这个拼搏和奋斗的过程。 传奇退场,新秀接续 五届世界杯进球,C罗“追光”式的坚持 2022年11月25日,在葡萄牙队和加纳队的比赛中,C...
时事热点 | 大学生们的青春绽放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只有经历了激情奋斗、顽强拼搏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
时事热点 | 于新变化中触摸未来 2022年11月9日至11日,数字浪潮相约小桥流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进入第9年。 有人说,如果把改革看作“切土豆”,以前或许更多是切成条、切成块,而互联网带来的改革则是将之绞成土豆泥,而后塑造成各种形状,目标是实现重塑性变化。那么,互...
时事热点 | 中国茶,世界茶 下面两则事件都和茶有关,首先,我国一项与茶有关的申遗项目通过评审,申遗成功。再次是人们冬季开始热衷于“围炉煮茶”这种生活方式。 申遗成功 “一定要好好传承茶文化!”2022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
时事热点 | “北斗很忙”,最难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2022年1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数据显示,北斗正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大众消费产品标准配置。2022年上半年,中国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128款支持北斗定位,出货量超1.3亿部,占上半年总出货量的9...
时事热点 | 年度“网络热词”记录“时代烙印” 每到年末,盘点流行语、回眸过往一年的“语文面孔”,成为人们回顾一年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近日,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率先发布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热议语”两大榜单。“栓Q(我真的会谢、听我说谢谢你)”名列“十大网络流行语”之...
时事热点 | 水果专列来了! 最近,昆明等地的榴莲爱好者们发现,水果“贵族”榴莲的价格友好了很多。除了榴莲产量增加外,还跟这条铁路有关——2022年12月3日,随着一列满载水果的列车由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驶向中老铁路磨憨站,标志着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
时事热点 | “历了个史”爆火,游戏也可为教学增益 浙江湖州一高中历史老师徐娇娇改编了“羊了个羊”游戏,创新新版本“历了个史”,将游戏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快速熟悉和背记每个朝代的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们的背记历史知识的效率。此举一出,网友们赞不绝口。有人认为,有...
人物素材 | 平凡自有诗意,生活处处响亮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写过这么一段话:“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也许人一生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看多了滤镜、人设、摆拍、套路,我们往往忘记了真实生活的模样。但事实上,那些令人心向神往的美...
人物素材 | “劳动教育”主题人物素材 无数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拼搏付出、不懈奋斗,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精神极其宝贵,事迹十分感人,值得大力弘扬。 许振超: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人物简介:许振超,新时期产业工...
人物素材 | 蒋昕桦:在“另辟蹊径”中坚守热爱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比赛落幕。代表中国出征的“00后”小伙、宁波技师学院学生蒋昕桦获得重型车辆技术与维修项目金牌,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领奖那一刻,我把五星红旗披在身上,这种感觉特别棒!因为我向世界证明...
人物素材 | 叶露盈:“90后”插画家演绎中国古代经典 1800多年前,在洛水河畔,曹植和洛神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了顾恺之,使世人有幸目睹经典画作《洛神赋图》的风采;1800多年后,在西子湖边,一个“90后”女孩儿,运用传统的壁画、纹饰等技法,再加上现代艺术的重构与创新,展现自己的风格魅力,完美地...
人物素材 | 朱践耳:交响乐传奇 提起作曲家朱践耳,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朱践耳本名朱荣实,为践行效法聂耳精神,21岁时更名为践耳,“践耳”就是践行聂耳走过的道路。朱践耳在其近70年的创作生涯里,涉足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留下11部交响曲、17...
素材活用 | 巧用课本文言文之“人物故事类” 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内容之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从实际功用来讲,这些作品更能给我们许多人生启发,在...
素材活用 | “点”亮中国智慧(六) 第六辑识读《道德经》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道”,不仅包括宇宙之道...
素材活用 | 从必读书目中挖掘考点 《乡土中国》·得分点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
素材活用 | 高考作文点睛课(五) 《千里江山万里歌》是央视推出的一档系列纪录片,该片从传承等多个主题出发,讲述几位中国原创音乐人走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音乐采风与创作的故事。节目中呈现了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节目中的解说词也极具文学感染力。 下面,我们从中寻找一些优秀段...
素材活用 | 材料作文“疼痛感”升格指导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医生说:疼痛感对人来说非常重要,它是身体出现状况的警报。没有它,我们被烫伤、烧伤甚至出现其他重大疾病,都会浑然不觉,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作家熊培云说:有些好的作品能让观众恢复一种疼痛感,有疼痛感,无论...
素材活用 | 携“疼痛”以遨游,抱希望而直追 原文呈现 在医生眼中,疼痛是身体出现状况的警报,若无疼痛,浑然不觉疾病发生;在作家熊培云看来,疼痛感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希望的事,两者都道明疼痛之奥义。其实,于个人生命历程,疼痛亦闪耀其价值光辉。 生命的阶梯拾级而上,道路荆棘与随之而来的疼痛...
素材活用 | 材料作文“借力与自远”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虞世南《蝉》中有名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临江仙·柳絮》中有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虞世南、曹雪芹的诗句启示我们思考“‘自远’与‘借力’”的问题...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 | 材料作文“自律克己”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毛遂若不自荐,就不会被平原君任用。所以,要敢于展示自己,推荐自己。 可是《老子》中却写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是说,自逞己见的反...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 | 材料作文“价值感与归属感”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2年最新热词当数“中国这十年”。回首中国这十年,天问追星、祝融探火、夸父逐日、天宫兴建……无一不举世瞩目,令人振奋。但中国成就不只体现在高精尖的航天领域,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领域和扶贫、生态等民生...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 | 材料作文“道理与人生”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在“知乎”平台上引起了许多探讨,有共鸣也有争鸣。有人说,还是个人对道理的认知水平不够吧;有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行动起来才真难啊;还有人说,大道至简,多...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 | 材料作文“见世面”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林语堂先生曾描写过这样的情形: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与人交谈便借刁言以逞才。林清玄在《心有欢喜过生活》中写道:所谓见过大世面...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 | 材料作文“问题导向”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代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陶行知先生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变一个时代需要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在问题面前,是遮掩回避,还是直面担当?习...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 | 材料作文“说‘礼’”素材运用指导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礼貌、礼节、礼乐、礼教……都属于“礼”的范畴。中国自古就是“礼义之邦”,“礼”在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言行。“礼”延续至今,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发挥新的作用,未来也会如此…… 请以“说‘礼’”为题,写一...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 | 说“礼” 从四书五经到“五讲四美三热爱”,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永远是时代精神的底色,也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之精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若说君子如玉般有礼有德,那礼貌便为玉之形,礼义便为玉之质。吾以为:应践礼之形,本礼之质。 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