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导刊2024年第9期

公民导刊

公民导刊2024年第9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目录

巴山新语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久弥新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回顾1954年9月,中南海怀仁堂,千余名人大代表肩负亿万华夏儿女的热切盼望,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 七...

视野 |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继续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

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 赵乐际主持新华社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

视野 |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4年9月14日) 习近平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好...

视野 | 关注

渐进式延迟退休决定出台 新华社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决定》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

视野 | 地方

上海 国内首个室外吸烟点标准实施 人民网 上海市地方标准《室外吸烟点设置与管理要求》自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个室外吸烟点的标准规范。 《要求》规定了室外吸烟点的选址、设施、标识、健康提示等设置要求,明确了室外吸烟点的日常巡检与维护等...

特稿 | 我的民主记忆 7人接力讲述人民大会代表制度的重庆故事

从1954年到2024年,历经阳光和风雨,满载民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70个春秋。 在重庆这片土地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足音铿锵,一届届人大代表,一代代人大工作者,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情,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与...

特稿 | 96岁老人朱家骝:我的当选证珍藏了70年

一张70年前的人大代表“当选证”,如今依然保存得十分完整,虽然纸张已泛黄,但字迹和印章清晰可见。这是96岁的朱家骝老人最珍视的“宝贝”。 “这张‘当选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无到有的见证。”近日,在大渡...

特稿 | 刘绍璋回忆父亲的发言:当代表要心里装着人民

在渝中区退休干部刘绍璋的收藏品里,有一份已经泛黄的发言稿。这是1961年1月,他的父亲刘伊凡以人大代表身份,在四川省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领衔发言,题为《对当前市场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这份发言稿,是父亲生前的珍藏。他总说...

特稿 | 30年“老人大”陈忠:伴随地方人大常委会一路走来

“我和同事们亲历了人大工作在重庆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而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设立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和召开市委人大工作会议这两件大事。”现已退休的陈忠,是一名资深的人大工作者,他曾在原四川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代表联络处、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人...

特稿 | 科技工作者马鸣图:作为市人大代表 我约见了市长

“非常快、非常高兴、非常有意义,至今历历在目。”近日,回顾2001年作为市人大代表约见时任市长包叙定一事,年逾八旬的马鸣图连用三个“非常”,直言往事难忘。 人大代表约见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职责和权利...

特稿 | 重庆人大70年掠影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开创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

人大 | 打好监督“组合拳” 执行不再难

“现在,我们到各个部门查找被执行人的相关线索,比以前顺畅多了。”近日,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杨亮来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调查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的不动产状况。在他出示了相关证件之后,工作人员立即登录系统协助他开展查询。 近年来,綦江...

人大 | 率先开展个人破产制度改革试点成效初显

“依照《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第八十四条规定,裁定如下:宣告债务人郭某某、李某某破产。”8月29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向债务人郭某某、李某某夫妇送达裁定书。宣告债务人破产,是个人破产清算的法定程序,意味着债务人经法院审查符合破产条...

社会 | 告别“好山好水好无聊”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7月上旬以来,随着气温的逐步攀升,大量重庆市民选择到高山乡村避暑。 近些年,随着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的“热辣滚烫”,和高山乡村的冷凉气温,催生了“避暑经济”。而“避暑经济”从它诞生那一刻起,就面临着“好山好水好无...

社会 | 陪诊师,这个“临时家属”需正名

去哪里挂号、在哪里就诊、到什么地方缴费……面对迷宫一般的医院和复杂的就诊流程,你是否会感到不知所措?对于一些人来说,独自看病不仅仅孤独,更多是无助。 近年来,我国职业陪诊服务需求日益旺盛,陪诊服务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方面,...

社会 | 杨永贵:藏在老票箱里的独家记忆

2024年8月底,在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人大的档案室里,青羊镇人大代表、迎龙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永贵认真擦拭着与他相识近40年的“老伙计”。 “老伙计”是一个老票箱,从“诞生”至今,已参与过10余次基层民主选举工作。 2021年,杨永贵擦拭老票箱...

法治 | 会员参加“免费游”意外受伤谁负责?

前不久,重庆某健康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邀请余某芝、雷某容等该公司4名老年会员前往铜梁游玩。在景区游玩时,余某芝不慎摔倒受伤,遂起诉要求景区、A公司及陈某承担赔偿责任。近日,铜梁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余某芝自担80%的责任,A...

法治 | 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 需精细化法律撑腰

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强调,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 教育惩戒权话题一直备受关注,一边是...

法治 | 网络立法 时代大潮中的制度变迁

1994年,当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迎来信息革命浪潮之时,恐怕无人能够预见,30年后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网民数量居首、数字经济规模第二的网络大国。 从风起云涌的互联网经济,到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生存,深刻影响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也重塑了寻常...

文化 | 老旧小区“回春”记

重庆市九龙坡区红育坡片区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是老工业区的时代缩影,承载了“老城”记忆。但在时间的年轮中,昔日光彩逐渐褪色。 小区虽然老去,但仍是人们的家园和眷念。 如何让它“回春”?红育坡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出居民...

文化 | 昆仑山下昆仑河

昆仑山又叫昆仑虚,被称为中国第一神山。 出青海省格尔木市沿着国道109线前行,就到了昆仑大峡谷。山峰光溜溜的,没有树、没有花、没有草,甚至看不见一只鸟。峡谷边上是千沟万壑的昆仑河,河岸两旁全是绝壁,几乎看不见水。 褐色的山、碧蓝的水、雪白的...

文化 | 讴歌生命的辽阔伟岸

作者:文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第四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最近三年中发表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散文》《四川文学》《北方文学》《延河》等刊物的散文作品,很多篇目被“散文海外版”“中国作家网”等知名网站转载,多篇散文作品被选入公务员考试...

文化 | 协同向“新”而行

高新技术企业是推进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处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前沿。 本刊8月号刊发《向“新”而行》系列稿件,既反映川渝全国人大代表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唱好“双城记”的实践,也展现了...

文化 | 重庆邮政:绿色发展半年成绩单亮眼

8月23日,重庆市永川区灵龙路邮政所前往凤锦新城小区开展“绿色邮政 绿动未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通过绿色邮政知识讲解、知识问答等形式和居民进行暖场互动,结合“以物换物”形式呼吁民众积极参与回收复用瓦楞纸箱。作为永川邮政打造的第2个“无废快递...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