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立场 | 骑石之旅 迷途对历史上“不可能发生”而又发生了的许多事件,时间允许你做出种种假设。假设它们是这么发生的、那么发生的,假设它们在文字中发生了但没有在现实中发生,假设它们是一则则神话但被套用在现实中不起眼的一些小事
作家立场 | 在遇见方言的途中 一在海洋动物中,海豚可以借由独特的发声方式建立自己的种群关系。更为奇妙的是,某一种群的海豚通常听不懂另一种群的海豚发出的哨音,这意味着,海豚使用的是一种可作天然区隔的方言。我小时候就听一些大人说,有些
作家立场 | 靖蓉的一餐饭 一我记得第一次读《射雕英雄传》时,正当冬日,家乡延庆,旧属察哈尔,后隶张家口,划归北京市才六十余年。长城以北,塞外风雪,凛冽苦寒,北京城内已通暖气,我家旧屋,不过一蜂窝煤炉子而已。我读到靖蓉初遇在张家
作家立场 | 论诗魂王勃及其精神光谱 上篇说起华夏文化,世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史著或者哲学,而是诗歌。这是可以理解的。由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所构成的审美空间,既是赏心悦目的,也是让华人最引以为豪的。只是有关这个审美空间的解读,却有着教科书式
作家立场 | 归袖翩然 黄庭坚在《苏李画枯木道士赋》中说:“东坡先生佩玉而心若槁木,立朝而意在东山。”意思是说,苏东坡身在朝堂之上,乘轩服冕做大官,心却神游于江湖之外,不为利禄所困。东山槁木之喻,其实也适合杨万里。南宋淳熙十
小说 | 《闯入》和这不是一个游戏 闯入他们认识的过程在李鸢看来平淡无奇,在杨欣看来却充满戏剧性。他在一条正在拆迁的老巷子里寻找拍摄素材。废墟般的黄昏、无处不在的垃圾的恶臭以及破鼓一样的死寂,让他有一种恍惚的末日感,好像他孤身一人,重返
小说 | 水花生之夜 距离除夕还有五天,韩飞犹豫着要不要请父亲这一头所有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吃个饭。在犹豫中,他一个个问了一遍,结果大家全都愿意,都说很期待,或者说谢谢哥哥,甚至有人说,早该这样了,今年第一次,以后每年都要聚
小说 | 离岸流 到三亚的第三天,我们住进海景酒店,面临亚龙湾。我们是我、小宁和徐潮,小宁是我老婆,上半年刚结婚,徐潮是我堂弟。我们开了两个房,这会儿,徐潮正在他的房间休息,我和小宁躺在酒店外的沙滩椅看海景。小宁穿了件
小说 | 取消了年月日 时间的秘密长老把木匠、铁匠、石匠召集到一起,请他们琢磨一下,如何才能制造出一个计算时间的器物。以前,人们都是以鸡叫为依据来推断时间,夜里的头遍鸡叫是丑时,第二遍鸡叫是寅时,第三遍鸡叫是卯时,天大亮是辰
小说 | 我什么样子 老金和老黄一觉醒来,口干舌燥,我拎了两只暖瓶去老虎灶。老金依旧坐在小板凳上,佝偻着腰。伙房里热气腾腾,锅里的水咕咕噜噜地翻滚着。可是老金不理我,不像平时笑眯眯地和任何人都招呼。我自顾自地冲了水,扔了钱
散文 | 两斤半 引子灰二疯了。它没有任何征兆地疯了。有一天半夜,它突然在柴房里吠叫起来。叫得没有任何韵律,既有狂乱嘶鸣,叫声里充血;也有低沉悲声,像是嗓子干涩成沙漠;还有断断续续的拖沓之声,它匍匐着一边抓扯泥土、地板
散文 | 猛禽出没 在我们鸭绿江口湿地,猛禽是个尴尬的角色,尽管它们是自然界的顶级掠食者,但与众多的鸻鹬类候鸟相比,数量稀少,又任性妄为,还来无影去无踪,故而明显被观鸟者漠视了。那些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很少捕捉猛禽
散文 | 穿过云层的鱼 秋天的第一波水霜覆满河岸,河中雾气升腾。大屯营镇上的老刘戴着白草帽,穿着白外套,留着白胡子,撑着小木船,从大屯营桥下缓缓而出,就像仙境里飘来的太白金星。我坐在老刘身后荡着双桨,自认为是太白金星的小童。
散文 | 抚摸 一大风骤起,乌云满天,天地昏暗,要有大雨的样子,天气因此凉快了不少。正当人们准备迎接豪雨的到来时,风小了,云也散了,天气又热起来。大家都很失望。鸽群在翱翔。棚里有一羽小黑雌,娇小丰满,羽毛光滑,犹如丝
散文 | 鸟鸣里的芬芳 一我一直惦记着乌鸫的那两个巢。一号巢是我4月3日发现的。当时,乌鸫妈妈正在安静地孵蛋。如果不是附近有雄性乌鸫的婉转鸣唱,吸引我探寻歌者的身影,我就与这个满载希望的家失之交臂了。鸟巢筑在木栈道旁的一棵老
民间语文 | 海外客座任教手记(2022) 在南开大学,我得到和香港、台湾以及国外学者交流的机会,让我在治学上得到很大助益。特别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是宗教与宗教文学,而宗教学术在国内发展比较滞后,很长一段时期这一领域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与交
艺术 | 美好时代,新浪潮的注解 “在法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神话里,‘黄金’最早指的是电影的金钱意义,至少对于影片的发行商和影院的所有者来说是如此。”基于米歇尔·玛丽在《新浪潮》里说的这个原因,我更愿意把新浪潮往多说的这十年,称为一个
研究与批评 | 情感转向和生命之思 一2020年,大家都提“后疫情时代”,其实预设了疫情的迅速过潮。新冠疫情让大家意识到社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武汉疫情结束后,人们说“后疫情时代”,潜台词是疫情已成过去时。那时谁也没想到新冠疫情会持续
研究与批评 | 谜面的更张与新历史图景 共同经验与精神议题新冠疫情期间读到印象最深的与疫情相关的小说,一篇是弋舟的《掩面时分》,另一篇是石一枫的《半张脸》。《掩面时分》写情感、职场,写最寻常的生活,疫情之下的遮面之城,却透露了人的藏匿与隐变
研究与批评 | 新媒介时代的“心学” 最近一些年,学者王珂和诗人李少君不约而同地都关注到同一个现象:那就是古代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相对统一,极少出现分裂型人格和自毁型悲剧,即使陶潜、苏轼等人也有忧患和矛盾,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相对统一的整体。
环球笔记 | 作为社交媒体娱乐业的中国网红 2023年第3期的《信息、传播与社会》期刊上,刊载了颜妍(音译)针对大卫·克雷格、林健与斯图亚特·坎宁安2021年的著作《作为社交媒体娱乐业的中国网红》的书评。技术、媒介与社会的大范围变迁,催生了全球
环球笔记 | 尽管困难重重,还是争取合作 2023年第1期的《国际事务》期刊上,刊载了本杰明·法兰德针对茱莉亚·古若尔2022年的新著《欧盟—中国的安全悖论:尽管困难重重,还是争取合作》的书评。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国际行为者之间的关系也总是缠
环球笔记 | “恶”如何习以为常 2022年12月6日的《社会学评论》网站上,刊载了玛丽琳·多尔玲针对霍华德·坎贝尔2021年之著作《市区华雷斯:下层社会的暴力与恶习》的书评。在《市区华雷斯:下层社会的暴力与恶习》一书中,坎贝尔考察的
环球笔记 | 幽默的对抗 2023年第1期的《传播学专论》期刊上,刊载了马克·布克斯和米歇尔·汉姆利尔斯的文章,题为《用事实还是幽默来对抗谎言》,该文比较了常规性事实核查与讽刺性事实核查这两种回应假新闻和错误信息之方式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