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2023年第7期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2023年第7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上海文学》坚持高品位、前卫性的文学理念,凸显当代都市生活的品质,以小说及文学、文化研究方

目录

中篇小说 | 苍姨的蜘蛛湾

苍姨终于从蜘蛛湾那些绕来绕去的小街小巷里走出来了。“蜘蛛湾”这个地名是苍姨取的,最近苍姨对这个地方着了迷,天一黑就往里面钻,一钻进去就迷路。迷过一次路之后苍姨就发现她其实并不害怕迷路,她甚至——喜欢迷

中篇小说 | 泥里金

1两人一起生活了将近四十年,刘六祖知道自己从未喜欢过妻子金桂。其实也没认真研究过她,甚至并不十分清楚她的好恶,只知道她爱张罗各种吃喝。现在他行动不便,有了更多的时间观察人,便常常淡漠地看着这个相处几十

短篇小说 | 一次别离

我同你讲。她说,要讲人生的大起大落,没有人比我体会更深了,简直就是搭过山车。听到这一句,我转头看了一眼,坐我后座的这位。看不到她的脸,只看到坐在她对面,另外的一个女的,平平无奇的脸。我再把头转回来就马

短篇小说 | 记忆的持久性

1四月,我把画架在窗前支好,打算画一画肖像,等调整好一切才发现都是徒劳。去年在都灵,我一直用一块油画板当背板,全然忘记离开时一块钱还是两块钱把它卖掉了。于是我的画家梦很快破灭。但无论如何它都会破灭——

短篇小说 | 三年级

进办公室时,我排在队伍的第五个。一二三四五,我特地数了数。一共九个人,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我都是最中间的那个。用很多年后的话说,我站在C位。但那时我小学三年级,这个短语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我只知道,我位

《红楼梦》中的导演课 | 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 第十二回

痴及局外——凡·高、塞尚三十回,宝玉有肚量,主动和好,哄黛玉。黛玉下台阶前,先摆架子,说要回家乡,一走了之,宝玉便说她去哪儿他都跟着。黛玉说去死,宝玉说那我当和尚——夫妻情深,才会这样。明明是顺着你的

轮到我的时候我该说什么 | 孤独和欲望的颜色(上)

一九八○年我在做些什么?M,你好!来信收到。知道你在组里的一切都很好,当然很高兴。我已放假一周,在家里看看书,看看电视,和陈川一起去游游泳,大有无牵无挂一身轻松的味道。这次考试成绩不很理想。主课英语笔

心香之瓣 | 恩师书札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钱锺书、陈子展、郑朝宗等著名学者写给我的大学老师张俊才先生的书札。彼时,张老师正师从薛绥之先生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并在薛先生的指导下编选《林纾

人间走笔 | 十三只蝌蚪

三伏天里,天亮早,醒得更早,谁在叫我?枕上看见窗外东湖上的红霞,想到的是这几天微信上有人晒日出,东湖里头,凌波门前,棋盘般的渔梁亭台上,年轻的朋友聚会在一起,围观金液铜汁的跳丸,还蛮有一点海上看日出的

人间走笔 | 日暮苍山

太阳落下,林子里变得幽暗起来,眼前的事物,像谁用画笔加深了色彩。天空被纷乱的枝柯切成奇形怪状,中间那一大片照旧灰蓝,只是多了几丝羽毛状的云彩,低低地浮着。天边的云,暗红,沉闷而干燥,被吹成一浪一浪,像

新诗界 | 粘稠岁月

在外滩在外滩,忽想起故乡伏牛山:那一道分水岭如伟大连绵的建筑物分开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像心脏,分开左胸和右胸。苏州河与黄浦江源于一头牛?所谓幻象,乃人体必需之维生素。视落日和满月为雄牛可激励沪市雄迈劲健。

新诗界 | 悖论的外套

论写作这门技艺最初的启迪是这样的句子多么美好。这样的句子我写得多好,这样的句子我也可以写。好吧,你开始写了,像一个猎人循着气味寻找猎物。你从一条谦卑的小路学习奔跑,然后飞翔。论虚构它是一种宗教,需要你

新诗界 | 界线镜像

我们的爱笨拙如锡亲爱的,你知道,江南的冬天将我束缚在先于我的剧本中我急切地想逃离去寻找春天或者夏天你知道,这并不那么难只需要一张机票和一种酱红色的伤心亲爱的,一个远方将接纳我粉饰太平的脸你知道,我太擅

新诗界 | 犹疑的触角

学徒期十三层,气压再归纳不出任何经验。菠萝躺在地板上,轻微的重力暴露生活并非平整,而是有待论证的凹面。像鸟类,以饼干碎屑为生,却练习着拼图的技术,练习自我克服直到局限成就出远景。穿过丛林时我疑惑,这是

新诗界 | 古木春日

山道遇古木微雨中山丘迷蒙——湿冷水汽裹紧山体和新岁登高的人们人在山中,刹那高古山道平缓迂回耸入灰空的虬枝生黑如铁竹坡也森郁如宫禁拒绝攀援与穿行时见古木侧身山道一身苍苔,如蓑衣粘附——微雨加剧着时间的幽

文学访谈 | 有关你的一切都是文学

周洁茹:棉棉,我又梦到你了,我总是梦到你,梦里上海老公寓的楼道,每个转角都是自行车,很多自行车。棉棉: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你梦到过我!其实总是有美妙的女性朋友梦到我,这件事情真的很梦幻!在我的微信里搜“梦

理论与批评 | 历史意识、诗人做派以及“当代性”的魅惑

题记:论诗之文字有很多种,有的论题适宜层层推进、步步为营,成为长篇学术论文;而有的问题与现象,或许并不适宜逐一举例严密论证,而轻拿轻放、点到即止反而妥当,是谓“零札”。关于“历史意识”与“历史性”诗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