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2022年第10期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2022年第10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上海文学》坚持高品位、前卫性的文学理念,凸显当代都市生活的品质,以小说及文学、文化研究方

目录

中篇小说 | 风乍起

1老街上有一家修理电脑和家用电器的铺子,门上挂着“盘庚作坊”的招牌。老康租下店面之前,黑漆匾额上就是这四个描金大字。这儿过去是酿酒的作坊,盘庚是镇子名称。作坊后院很大,现在隔成两半,烧锅房和后边那排平

中篇小说 | 角色扮演

家政妇/有自己房间的人从菜场出来,在高架桥投下的阴影里往东走,过一条河,到十字路口,就看见“西头”那边了。“西头”的前后几排“农民房”已拆,新的工程作业很缓慢似的,才围成了几堵白墙。虽然手提重物——薛

短篇小说 | 味道

“那个收废品的多大年龄?”窗外的天色不知什么时候阴了,悬铃木鹅掌形的叶子在风中拼命摇晃,看上去雨随时都会到来。她把脑袋探到西冷牛排上方,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语气轻描淡写,似乎回答与否都无关紧要。这

《红楼梦》中的导演课 | 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 第三回

贵族空间沟口健二的制片厂投资作品,受制于摄影器材笨重、灯光调动不便,空间基本是一个朝向,在一百八十度内解决,如观舞台。一九四一年公映的《元禄忠臣藏》,军部特批款,耗得起胶片和人工,他的摄影机拐弯了,超

心电之影 | 二〇〇一年我们的青春都浪费在青春上了

我将想念你,祝你有一个愉快的旅途,在任何你想打的时候给我打电话。你好,甜心,我正跟我的女朋友们谈论男人,女朋友说生命中最美的就是那些最美的瞬间。你好,棉棉的朋友们,我现在在走路回家,想着有一天我会再见

轮到我的时候我该说什么 | 无法实现的梦想

我问哥哥,你记得些什么小时候妈妈的事情?他说,家里第一次装日光灯的时候,房间里突然变得老亮。那天妈妈开心得不得了,在日光灯管下面唱歌,唱“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唱“北京的金山上”。我问,还有呢?你

望野眼 | 避暑记

1六月十九日,我从上海飞往成都去隔离,当时选择成都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研判了各地的隔离政策,发现这里最简单利落。七天,不管你来自哪个区域,一律七天,结束后拉倒,“鱼翔潜底”。我这个阶段出去的上海人还没

心香之瓣 | 理发

家门口有一家理发店,起了个时尚的店名“美发工作室”,老板是一个东北籍的小伙子,经营得还不错。原先的几家店时间不长就相继停业了,而他开店已近十年,仍很红火。进入虎年,新冠疫情突然有些紧张,周围小区相继做

人间走笔 | 无限深渊的入口

一最后的日子里,马克·罗斯科把作品画得非常大,足有三米高,他认为观众观看此类画作的理想距离是四十五厘米。由此想象那个场景:扑面而来的色块使得观看者置身于某个内部空间里,就像进入一间黑暗、空无一物的屋子

人间走笔 | 伏尔塔瓦河的倒影

1在布拉格街头看到卡夫卡肖像时,我的心头会震动。地铁入口,购物商城,马路之侧,总能看到卡夫卡沉静而忧郁的肖像。甚至在酒吧以及酒吧的酒水单上,都会看到卡夫卡肖像的剪影。我当然知道眼前的城是卡夫卡的故地,

新诗界 | 杨炼新作

鹤乡——一首巴兹朵夫之诗①一鹤在哪里?当石阶小径草坡一路向下摸索进午夜也被午夜摸索着浸透了寂静也被寂静浸透着湖微微反光天空幽幽漾开磷光树林是位阴影大师拢着护着小小的木亭子某鹤颈慢慢吐出一点烛火每一夜勾

新诗界 | 夏夜游戏

名字里长出花或草命名,是一次神圣的种植名正而言顺文字的种籽,因为过于隆重以行走大地的权杖纳入登堂的系统所谓大名,就是一副尊容而潦草的小名只在乡里乡亲浓重的口音里,裸身每个名字,时间久了都会长出自我的花

新诗界 | 虚构的路标

四月,我有个舒适的坐位我拥有的风景使我永远停留在那个年龄:在盐田湾古渡口的山头上四周是箭草与野杜鹃根部发出的鸟鸣,更远处海潮在上涨那里有白海豚爱嬉闹的水位将连家船上的渔娘当成另一只迷人的海妖我吸了一口

新诗界 | 一个人生活总不满足

微物一谈到我的话和行动总是出现许多误区很简单,一个人生活总不满足如果我必须在静安宾馆找到一间厕所而周旋许久却只能来艺术家他家,几乎不适合我居住并不是说这种清脆感觉不适合我纵身般倾斜于生存本身,而是说凌

作家讲坛 | 试论海派文化的特征

研究海派,总要从一个问题开始:海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如果从“海派文学”的角度来定义海派,那么它源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次争论,即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京”“海”之争。但今天对海派的讨论,通常不会局限

理论与批评·特辑 | 观察与叙述

编者按:卢德坤的新作《角色扮演》,并不炫技,却撬开了一个小说创作的经典问题:小说的叙述者是谁,他或她潜伏在哪个点观察,我们从他们的视界里又获得了什么?四位评论者,由此延展,各自发掘出了这篇小说中诸多的

理论与批评·特辑 | 亨利·詹姆斯式的小说

如果大胆一点,我们可以说卢德坤的这篇《角色扮演》是亨利·詹姆斯式的小说,或者至少是朝着亨利·詹姆斯的伟大作品提示的方向努力过了。我们知道,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世界里,真正发生过的可称之为“事件”的事实

理论与批评·特辑 | 密闭世界或林中空地

如果“爱”可以拆解成三个部分,无心而生的激情、必然而至的相处、有意而为的扶持,卢德坤《角色扮演》主要致力的,是其中必然而至的相处部分。如果把相处再行拆解,则可以分为恩爱的点点滴滴和排斥的枝枝节节,这小

理论与批评·特辑 | 你,扮演着谁?

身处一个资讯异常发达的时代,我有时会想,面对浩渺世事及其花样百出的迅捷传播盛况,文学讲述的独特价值和必要性,究竟在哪里?当我们以文学的方式来试图进入一段人生、近身一个人物,在那些看起来清晰明白的戏剧性

理论与批评·特辑 | 松弛的墙与紧绷的瓦

有一段时间,为了纠正自己的坐姿,我在座位的一侧摆上一面穿衣镜。忙碌到想要休息的时候,就瞥一眼镜中的自己。那镜中的“我”,不似早晨试穿衣服时的舒展、从容,而总是满面严肃、愁态。总之,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