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2025年第32期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2025年第32期

周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新民周刊》以“影响主流”为己任,关注“新闻、新知、新锐,民生、民情、民意”,力求理性、冷

目录

新民一周 | 人类电气化新高度

刚刚发布的2025年7月份中国用电量数据,创下了一个纪录: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这是有史以来,一个国家一个月用电第一次超过1万亿千瓦时,创出人类电气化历史新高度。 1831年法拉第发明电动机后,电气化水平已代...

封面报道 | 入门“古墓派”

这个夏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夯土筑成的沉默史官,径自执拗地勾画险些失落的记忆线条,让一度沉默的西夏往事,重新进入公众炽热的视线。无独有偶,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历经十余年...

封面报道 | 朔色长天,贺兰遗梦西夏陵

标题 何以申遗西夏陵是我国西北地区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1038—1227)的帝王陵墓遗址群,位于贺兰山山脉南段东麓,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遗产区面积38.99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405.695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444.68...

封面报道 | 遗珍拾粹,西夏文物知多少

琉璃鸱吻 出土于西夏陵区6号陵。通高152厘米,采用分模拼接工艺制成琉璃质地,通体施绿釉,造型为龙头鱼尾式样。其龙头比例占据整体高度的50%,双目圆睁、獠牙外露,背饰鱼鳍纹,尾部分出两鳍, 体现出西夏建筑艺术粗犷豪放的民族特色。 琉璃鸱...

封面报道 | “黄肠题凑”再现,大葆台汉墓重新迎客

自5月20日起,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重新对公众开放。 历经十余年改造,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于2025年5月20日对公众开放。 大葆台汉墓遗址发现于1974年6月,是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座...

封面报道 | 谁是中国“古墓派掌门”?

秦始皇陵兵马俑。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唐代诗人王建的诗句,道出了洛阳地下世界的拥挤。而西安“抬头是皇陵,低头见古墓”的民间谚语,更是形象生动。此外,北京作为明清帝都,皇陵气势恢宏;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古墓同样不容小觑。 究竟谁...

封面报道 | 仰“墓”已久 海外探秘

作为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不仅是法老权力的象征,更是古埃及文明的瑰宝。 在好莱坞电影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里,古墓探秘也是常见的题材,比如《夺宝奇兵》中印第安纳·琼斯在神秘古墓中躲避致命机关,与古老诅咒斗智斗勇;《古墓丽影》里劳拉&...

封面报道 | 一手爆米花,一手洛阳铲

在国产流行文化的版图里,盗墓题材本身也宛如一座神秘的古墓,吸引着创作者与受众如“摸金校尉”般前去探寻。从扣人心弦的小说,到具象化的影视改编,再到互动拉满的游戏,盗墓元素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不同领域开枝散叶,构建起一个充满奇诡想象与神秘冒险的世...

广域 | 热点

A 中国 地下700米有了个全球第一8月26日,在广东江门地下700米深处,我国科学家十年磨一剑建设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开始捕捉宇宙中的幽灵粒子——中微子。该实验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 ...

广域 | 热词·数据·人物

热词 邪修 源自仙侠小说中“邪修”概念,原指用邪道功法修炼,现被网友引申为通过非常规且离谱但高效的方式达成生活目标,其核心在于追求实用性而非完美主义。该词强调在“全力以赴”与“完全躺平”之间寻找平衡。 假水 一种具有流动性、触感类似凝胶的玩...

广域 | 七日谈

壹 谨防有的地方平时治污不努力,汛期来时乱排污。 近日,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蒋火华就加强汛期水环境监管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贰 真正让塞北的风点亮了大湾区的灯。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

广域 | 七夕风情

节日里最有风情的莫过于七夕了。2月的情人节,玫瑰、烛光晚餐被嫌“单调、俗气”;但七夕不同,它纯真美好、古朴赤诚,最具古典中国的风采。 七夕,总要从那个优美的神话故事说起。牛郎织女这一对苦命鸳鸯,被王母娘娘的金簪当空一划,隔在了天河的两端,整...

广域 | 怀念大伯

大伯走得并不突然,一年前查出癌症,经过手术、放疗、康养,最近半年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在病痛的煎熬中,大伯终究还是走了。在老家,我们子侄辈管大伯叫“爷”,管大娘叫“娘”,由此可见大伯与小辈们的亲近关系,而爷对我的关爱确实也配得上这个称谓。 爷生...

广域 | 为那筹备已久的相会

隔壁的租客是过完春节就搬来的,我们的相遇并不愉快:半夜,听到楼道里好像大象踏步的声响,我惊醒了,打开手机观瞧,已是子夜1点,出门一看,502室的门大敞着,一位黝黑的小伙子,正用老粗的麻布背带,背着两个滚轮箱子一步步走上来。 天还很冷,他的额...

广域 | 少林与白马(2025年 第31期)

上期封面 这次去了嵩山少林寺,也去了洛阳白马寺。两者距离很近,不过几十公里,其渊源也并非只是后者的方丈新任了前者的住持。 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祖庭,而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后者兴建时期比前者早了400多年。如果说少林寺如今的国际传播程度已经相...

观察家 | 韩国青年躺平族

詹小洪 “躺平族”这个网络流行词2024年才来到韩国,据韩国媒体说源自中国。韩国青年躺平族,经济统计上指的是在15至29岁的青年人口中,既没有工作,也不积极求职的非劳动人口。表现是这类年轻人选择放弃社会期望,没有特殊原因既不工作也不求职、以...

漫漫谈 | “弹”刀直入?

1.“弹”刀直入?台湾当局“自信爆棚”,竟吹嘘研制1000公里导弹威胁大陆重要城市。环球时报讯,台湾当局多年来“以武谋独”的心思一直没有停息。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证实,正在与美国防务公司共同研制一款最大航程达1000公里的远程无人攻击机。...

何以中华·本周博物 | 一抔黄土塑祥瑞,千载光影戏人间

“全国非遗传统玩具主题展”海报。 提起火爆全球的潮流玩具labubu或者“川沙女明星”玲娜贝儿,年轻人一定津津乐道,“痛包”上别着各种动漫“吧唧”的二次元青年,也已成为都市街头巷尾见怪不怪的靓丽风景线。想起自己小时候,何尝不是抱着条纹不倒翁...

环球 | 一步步披露的爱泼斯坦案细节,令谁恐惧?

爱泼斯坦案关涉哪些秘密?又有哪些令人迷惑之处?希望不要成为永久之谜。 “没有爱泼斯坦客户名单的!”录音中,美国已故富商杰弗里·爱泼斯坦的前女友吉丝兰·马克斯韦尔如此说道。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8月22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

环球 | “萝莉岛”背后的黑暗真相

“萝莉岛”。 举世瞩目的爱泼斯坦案,与一座被外界称为“萝莉岛”的小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98年,爱泼斯坦豪掷795万美元,从风险投资家阿奇·康明手中购得此岛,随后将其改造成了一座“成人乐园”。爱泼斯坦与女友吉丝兰·马...

环球 | 美国狱中自杀案件:爱泼斯坦之外的隐秘角落

爱泼斯坦狱中自杀。 在公众视野中,美国亿万富翁爱泼斯坦狱中自杀事件曾掀起轩然大波,其背后所牵扯的复杂关系网以及诸多未解之谜,让人们对美国司法体系的公正性和监狱管理的有效性产生了深深质疑。 实际上,在爱泼斯坦事件之外,美国近年来还有一些同样引...

体育 | 十年最佳战绩,这届中国男篮为何令人“陌生”

2025男篮亚洲杯决赛,中国队球员廖三宁(左二)在比赛中突破。 20岁的大三学生王俊杰,刚刚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 就读于旧金山大学的王俊杰,没打过职业篮球联赛,却跟随中国男篮在2025年亚洲杯上一路闯关,最终在决赛以1分之差惜败澳大利亚队...

体育 | 中国篮球:走在上扬曲线上

过去几年,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的成绩并不理想,连续无缘奥运会,在亚洲杯上也未能取得理想名次,国际排名一直在下降。但在 2025男篮亚洲杯的赛场上,中国男篮的小伙子们用汗水与热血书写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篇章。他们的表现和成绩,犹如一道曙光,穿透了...

体育 | “我们的世界杯”,陪伴上海少年40年

2025新民晚报杯全国交流赛高中组总决赛,巴楚县第一中学(白色球衣)vs台州市路桥中学。摄影/王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传承,今年是第40届了,我希望晚报杯在第100届的时候,还一直流传。”在第40届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全国交流赛的闭...

文化 | 闯出浪浪山,冲上二维动画冠军

8月2日首映的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在上映13天后,累计票房突破8.079亿元,超过《铃芽之旅》《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你的名字。》等3部日本动画,登顶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随后又多日逆跌,于8月18日一举突破10亿元大关!...

财经 | 金融活水滋养临港产业大树

农行上海新片区分行位于滴水湖金融湾的大楼。 在滴水湖的正北方,一座金色的巨型圆环璀璨夺目,这是临港滴水湖金融湾的标志性建筑——“荣耀之环”,再前行几步,便抵达了滴水湖畔。夜晚,众多年轻人在此漫步闲谈,下沉广场的集市中人潮涌动。 2019年盛...

专栏 | 与时间打交道的诗人

张佳玮自由撰稿人杂食动物 中国文化里,不少今昔对比,有人专拿时光作主题。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如此。归有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此,桓温“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如此。 公元805年,刘禹锡34岁,被贬连州...

专栏 | 有金属质感的荷花

沈嘉禄专栏作家爱好美食和收藏 在一家花店里,很容易看出每位顾客不同的审美趣味。在历史文化层面,也总有几种名花会衍变为一个族群,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值得作为图腾来欣赏、来歌咏、来崇拜。 比如荷花,中国人应该是全世界最爱荷花的了,千百年来创造出...

专栏 | 马洛里的故事

苗炜专栏作家读书,写字,旅游,锻炼 1924 年 6 月 6 日清晨,在海拔7000米的东绒布冰川上方,珠穆朗玛峰北坳的边缘处,探险队领队爱德华·诺顿中校向即将冲击峰顶的两人道别。37 岁的乔治·莱伊·马洛里是...

专栏 | 吾心安处:夏阳的艺途与归栖

粉色的画布中央,一位笔触抽象的爷叔坐在藤椅上,他的四周有九叶、三花、二虫、一蝶、一兔、一乌,你问为什么这只乌有三只脚?因为它正是中国神话里的“三足乌”。近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吾心安处——夏阳的艺途与归栖”展厅里,藏着更多这...

专栏 | 古人称谓的文化内涵

《古人的称谓》袁庭栋著中华书局2025年5月袁庭栋先生的《古人的称谓》,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各类称谓的著作。单从体量上看,它虽然是一部戋戋小册,但书中内容却是简明扼要、要言不烦,作者从姓氏、名字、自称、亲属、官称、讳称、谦称、谥号等各个视...

专栏 | 人世间最好的光明

作为今夏继《F1:狂飙飞车》后又一部豆瓣8分阶引进片,《与世界的最后一眼相遇》是一部没有行业门槛,没有语言、肤色、文化和三观壁垒的影片,阻止它进入大众视野的,唯纪录片之门槛。 该片由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纳瓦尔尼》团队操刀,讲述富有冒险精神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