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一周 | 从“南京照相馆”到“8·15”胜利日 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张《南京照相馆》剧照,上面写了四个字:血海深仇。看得出,这是用足了劲写下的。 我一直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民族。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史,是一部堪称世界典范的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历史。在中华文化格言金句中,写满了与...
封面报道 | 岁月新荣光 1949年解放后,上海产业工人们纷纷告别棚户区和“滚地龙”,搬进了新家园展开新生活,也由此形成了上海独有的工人新村文化。作为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城市住房建设的主体,工人新村承载了几代市民的集体记忆。老一辈的人回忆,能够分到工人新村的房子,在当时...
封面报道 | 新村变迁,融入新年代 一个挂钟,太熟悉的感觉。 2025年暑期,正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三楼举办的“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上海工会发展历程展”上,有观众一眼认出它,“看,和曹杨新村村史馆那个挂钟一模一样”。而其实,曹杨新村村史馆那个挂钟也是复制品。 挂...
封面报道 | 跑赢20年旧改“马拉松”,新家就在老地方 从地铁一号线彭浦新村站1号口出来,站在人行天桥上向东望去,就能看到一幢幢崭新的高层住宅,楼间距十分开阔。宽敞的内部道路上,运输着建筑垃圾的铲车有序开过。 沿着共和新路拐个弯就是闻喜路,这里被誉为彭浦的“南京西路”,也正是上海最早建设的工人新...
封面报道 | 从“两万户”到“人民城市样板间” 蓝天白云下的228门头。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傍晚,暑气渐退,228街坊的中心大草坪“劳模广场”周围是三三两两散步的居民,附近的白领下了班来到社区健身中心锻炼充电,不远处的熊猫食堂已经开始做晚市生意。8元的刀豆土豆,10元的干锅娃娃菜,22元的...
封面报道 | 上海这些工人新村,内有宝藏风景 工人新村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色之一,岁月的风霜难免让已经年逾花甲的工人新村逐渐显得陈旧,但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有的工人新村通过改造,却拥有了气质独特的风景,成为网红打卡点。【长白新村】 熊猫饭堂 坐标:杨浦区长白路长白新村 1952年,上海借...
封面报道 | 海上作家回忆新村往事 话剧《暖·光》的编剧管燕草是从工人新村成长起来的一位国家一级编剧,她的父亲是著名的工人作家管新生。 作为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城市住房建设的主体,工人新村承载了几代市民的集体记忆。上海产业工人们在解放后告别棚户区和“滚地龙”,搬进了新家...
封面报道 | 对话杨辰:愈发重要的工人新村,如何延续荣耀与使命? 工人新村在过去20年的学术研究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眼里,“工人新村”已成为理解上海的一个视角。中国传媒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鸿声教授提出,20世纪50至70年代,“工人新村建筑”成为上海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典型...
广域 | 热点 A 中国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北京时间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
广域 | 热词·数据·人物 热词 扫腿舞 席卷全网的现象级舞蹈挑战,以腿部快速扫动为核心动作,配合强烈节奏感的音乐形成视觉冲击力,兼具娱乐性与互动性。该舞蹈起源于韩国流行文化,因明星效应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而迅速流行,并引发了全民挑战热潮和文旅联动现象。 痛金 目前,...
广域 | 七日谈 壹 这是片面追求流量、刻意迎合媚俗的“标题党”,非但不能“显眼”,反而“现眼”。 近日,“中国记协”微信公号发文称,莫让标题沦为流量傀儡。 贰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广域 | 看一块台风刮来的石头 前不久参观了位于舟山市岱山县的中国台风博物馆——融科普、旅游、科研诸功能于一体,演绎台风发生、发展和消亡的一家灾难性博物馆。 中国台风博物馆坐落在拷门大坝北端的一处海岬悬崖上,据说这里是多次强台风登陆的“风口”。其主体建筑依偎在一座30多米...
广域 | 放生一只小海星 我们一家人自驾去青岛。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看青岛的海了。所以对那广袤的沙滩,低飞的鸥鸟,闹腾的海浪,不再感到新奇。倒是栈桥边,那位未被浮躁缭乱打扰专心垂钓的老翁,让我莫名产生一种亲切感,不由自主地走向他。 老翁突然腕底发力,急急提钓起线。...
广域 | 八年和八十年 7月20日,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中一年级女生王淇仪,欣喜地收到了历经百战的新四军百岁老战士厉敏之奶奶的亲切回信。性格爽朗的厉奶奶和蔼地告诉八年前结识的小朋友:“你的来信,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已经九十多岁,想好好休息。你来信后,我觉得还可以多为祖国...
广域 | 终于挤进ChinaJoy(2025年 第28期) 上期封面 年年看ChinaJoy,今年的ChinaJoy不仅动漫浓度拉满,更与上海15大商圈、主题酒店以及“痛车”“痛船”“痛机”等特色场景深度结合,推出系列次元新空间、CityWalk沉浸式动漫街区等打卡活动,让上海成为真正的“二次元痛城...
观察家 | 对移民依赖的恐惧 刘迪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服务业现场开始出现外国人的身影。今天,从便利店、餐馆到农业和建筑工地,外国面孔已成为日常风景。截至2024年底,外国人在日本人口中占比约3%。比例并不高,但他们高度集中在都市和服务业,每年又有数千万外国游客涌入,使...
漫漫谈 | 借刀“沙”人 等 1.借刀“沙”人高高在上却暗中使坏!环球时报讯,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独立参议员桑德斯在国会发言,抨击美国持续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支持。桑德斯援引相关研究数据称,2023年10月7日加沙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提供了超过220...
何以中华·本周博物 | 若问佛门古今事,请君只看白马寺 白马寺山门前的白马雕像为北宋遗物。摄影/张坚军 少林寺换住持之事近来颇受公众注目,根据官方消息,此番整顿风气、重振声威的重任,最终落在了洛阳白马寺原方丈印乐法师身上。 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
环球 | 石破茂,识时务者为俊杰? 身为日本首相,石破茂想什么呢? 据央视8月2日援引日本《朝日新闻》等媒体报道,进入8月以来,石破茂正在想,“考虑不在8月15日‘终战纪念日’或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当天以书面文件形式发表首相有关历史认识的个人见解”。据称,“相关的协调工作已...
文化 | 为什么《南京照相馆》领跑2025暑期档?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跌一跤。 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 当这首南京人熟悉的童谣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暑期档电影《南京照相馆》中反复出现时,观众们反复落泪,走出电影院时还会不经意地哼唱几句,回味良久,深刻感受到...
文化 | 熟悉的上美影回来了 上美影耗时4年制作的《浪浪山小妖怪》叫好又叫座。 8月2日,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公映,口碑不俗。鉴于两年前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爆火,尤其是第一篇《小妖怪的夏天》成为现象级动画作品——许多观众都以为,《浪浪山小妖怪》是由这部短篇动画衍...
文化 | 老男人撑起暑期档? 暑期档向来是电影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今年的暑期档格外热闹,而其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从六旬老汉布拉德·皮特开始,再到陈佩斯、姜文,一群60岁以上的老男人们竟然撑起了暑期档的半边天。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功底,引爆暑期档...
文化 | 胡玫专访:每一部戏都是一段心路历程 尽管父母都是音乐家,她却走上了一条导演之路。1958年9月,胡玫出生在北京一个音乐家庭,父亲胡德风是著名指挥家,曾任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团长,母亲马璇是歌唱家,胡玫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学习钢琴和声乐。 1978年,胡玫以优异的成绩考...
文化 | 天才逆流而上 2023年8月,香港元朗剧院,进念20面体制作,KJ实验性钢琴独奏会“五行”。 16年前的一部名为《音乐人生》的纪录片,今天仍在豆瓣上保持着8.9分。 纪录片的主角,当年只是一位未成年男孩——黄家正(Ka-Jeng Wong)。《音乐人生》...
专栏 | 大自然中穿过一声尖叫 恺蒂专栏作家英伦新居民 1892年1月22日,挪威艺术家蒙克在他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和两位朋友一起走在路上——夕阳西下,一阵悲伤向我袭来——天空忽然变得血红。我停住脚步,依着栏杆,感到精疲力竭。我看到蓝黑色的峡湾与城市上方,血红...
专栏 | 邮轮遇丑态 胡展奋专栏作家喜欢历史,酷爱大片 每次到美国总要上一次邮轮。因我这个人大俗,邮轮上可以吃喝不愁,景点如何其实不重要,无非热带的山海或寒带的山海。 但我最近上了一趟豪华邮轮,心情很不好。 邮轮旅游之所以比其他的旅游方式更加轻松,就是避免了不断...
专栏 | “浪浪山”算是悲剧吗? 沈彬专栏作家假装专家,低空观察 带着儿子去看上海美影厂的暑期大片——《浪浪山的小妖》。看电影前儿子问我:这是喜剧,还是悲剧? 我说:一般来说算是喜剧, 不过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两年前推出《中国奇谭》系列时,“浪浪山”作为其中首部动画,主打就...
专栏 | 德化瓷白 李甲栈作品:昭君出塞。 白,素朴无染,纯净澄明,是道的显现,也是德化窑火淬炼的天地本色。当电影《神话》中玉漱公主的瓷骨仙姿卓然独立,当时隔十五载“世界瓷王”《世博和鼎》重归浦江,当陶瓷界首创《极彩·如愿多宝佛》以卓绝技艺惊艳申城…...
专栏 | 跨越时空的女性生命共同体 《肯定的火》郭爽著译林出版社2025年5月 郭爽的《肯定的火》以三部中篇构筑了一座精密的多维叙事棱镜,在代际女性的命运折射中,呈现出主体性建构的复杂光谱。这部作品既延续了作家对亲密关系与身份政治的持续勘探,更以先锋的叙事实验,在“成为自己”...
专栏 | 壮哉英雄志 三年毒窝卧底,五年辗转追捕,把大毒枭卢少骅送上刑场才三天,林强峰便死于一次普通的协助抓捕——不少观众大呼,电视剧《扫毒风暴》让林队以这样的方式“领取盒饭”太过潦草,殊不知,这就是缉毒警命运的日常。以去年为例,全国牺牲缉毒警共有362名,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