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2022年第18期

财经

财经2022年第18期

半月刊 商业财经

简介

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

目录

社评 | 房地产维稳的逻辑

近期市场上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前景向好的讨论又多了起来,其理由多从市场总量和中国城镇化前景大格局出发进行阐述。经过周期性阵痛和调整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必然会企稳回升,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其逻辑和复苏路

财经速览 | 中国如何应对下半年通胀压力?

7月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连续四个月在2%以上,且仍呈上涨态势。近日,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预计,下半年,国内CPI在“一些月份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结构性通胀压力

财经速览 | 控制通胀是长期首要任务

(《财经》2022年第17期“欧美经济战通胀”)7月,美国通胀数据回落主要因为能源价格大幅回调导致。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当前美国总体通胀率回落仍不支持美国通胀已经见顶,因为通胀预期和核心通胀仍未

财经论衡 |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制度基础

地方间人均GDP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区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的差异。图/视觉中国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现在广泛看到的对于市场领域存在割裂的剖析,这就包括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由于

特别报道 | 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

广州塔及周边建筑群。图/视觉中国当前中国经济回稳正处最吃劲的节点,经济大省多次被要求挑大梁。8月25日开始,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相继赶赴多地联合办公。目的地均为经济大省。8月16日中共中

特别报道 | 部长们带队督导服务地方稳增长

2022年2月,杜先生因为要在兴化市大垛镇投资办厂,来到兴化市市场监管局咨询,该局质监科现任科长万某、前科长严某等人以办理QS认证的名义索要申报资料费用1万元,此后四个月,杜先生先后遭遇了五次“吃拿卡

经济全局 | 下半年投资消费如何提振?

7月2日,游客在武汉汉口北夜市上休闲消费。图/新华当前,需求不足成经济恢复的主要制约。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7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随着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显效,7月国民经济继续延续

经济全局 | 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待破局

河北迁安市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的生产线。图/新华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再扩容。8月上旬以来,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等省市的工信部门陆续发布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

经济全局 | 中国制造与全球价值链的底层逻辑

2022年5月15日,在上海等待装船出口的特斯拉电动车。图/澎湃影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故事讲起来如雄伟的庐山一般惊艳,美在其云雾缭绕、魅力长新。审美固然令人陶醉但偏主观。当中国经济面临重大转型的时候,

经济全局 | 屈贤明:用几年时间实现产业基础再造

在基础制造领域,像钢铁、石化、建筑、材料和民生方面的纺织、服装、家电,中国是最强的。图/视觉中国如何评价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在2021年在3月7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

经济全局 | 成渝双城经济圈复苏样本

复兴号动车组行驶在成渝城际铁路上。图/新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局势处于深度调整状态,国际社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经济全局 | 美国劳动力市场“疲态”已现

如果说2021年就业市场的K型复苏特征是美联储政策正常化的“绊脚石”,那么2022年强劲的就业则是正常化的“垫脚石”。一方面,在高通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情况下,美联储没有理由不继续紧缩货币政策 另一方面

封面文章 | 人民币汇率跌宕

8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9207,创下两年新低。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已贬值约8.5%。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美国留学生家庭,每年须支付6万美元的生活学习费用,对应人民币汇率贬值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资本与金融 | A股公司缘何扎堆瑞交所?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寻求到欧洲进行境外上市融资。最近一个月,又有三家上市公司将境外GDR(全球存托凭证)发行目的地选定在瑞士交易所(下称“瑞交所”)。加之此前已启动GDR项目的七家公司,赴瑞上市融资

资本与金融 | 预防资产负债表衰退

2022年4月19日,上海一家企业内,400多名复工人员排队等待核酸检测。图/人民视觉资产负债表衰退是指资产价格下跌后,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不抵债,从而大幅度减少投资和消费需求,造成经济衰退。历

财经特稿 | 中概股辟新

处于退市边缘的中概股终于迎来转机。8月26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中国证监会、中国财政部当日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将于近期启动相关合作。据了解,合作协议是

财经人物 | 读书万卷,咖啡千杯

时隔多年,再次回到母校,心中既感动又感慨。我们的校园,历沧桑百年,生生不息 校园中的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看着在座的你们,不由得让我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那个时代,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时光很长。

公司与产业 | 绿电交易一周年,难点和对策

全国绿电交易试点开启已届周年,通过剖析一年来的绿电交易案例,并与参与绿电交易的先行企业进行访谈,我们看到了绿电交易带来的积极改变,也发现了目前交易机制之中存在的诸多难点。2021年9月7日,中国的碳中

公司与产业 | 户用光伏:能源转型新动力

户用光伏面临着并网消纳、电价短期波动等挑战。图/视觉中国两年来,在“双碳”战略引领下,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户用光伏在政策和营利的双重驱动下异军突起,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新动力。光伏发电技术

公司与产业 | 欧洲能源秋寒

根据英国政府最近的数据,燃煤发电量在英国全国发电总量中的比重,已经从2010年的26%下降到2020年的7%。图/视觉中国进入2022年8月,英国媒体几乎每天的头条新闻都是关于能源:能源短缺、能源价格

公司与产业 | 美国芯片法案的人才短板

如今美国国内已经形成共识,要逆转这种人才外流与短缺是重振美国芯片制造业的关键。图/视觉中国美国总统拜登北京时间8月10日签署了总计2800亿美元的《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致力于促进美国半导体国产

汽车与出行 | 来之不易的成都车展

当2022年即将走过四分之三时,国内首个A级车展,终于姗姗来迟。8月26日,第二十五届成都国际车展开幕。相比往常,上海/北京两大A级车展,往往以双年为循环,南北交替地在每年春季举办成为当年国内车圈首展

互联网与新商业 | 拼多多兄弟公司往事

用六年时间做到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进军社区团购与美团酣战两年不落下风之后,拼多多的最新目标是出海——建立跨境电商平台,对标 SHEIN,项目最快将于9月中旬上线。这并不是一片陌生的新大陆。创始人黄峥和

互联网与新商业 | “双减”一年,五个挣扎的故事

一年前,一个人如果买入阿里巴巴股票,到现在会损失超过40%,和中概股整体的下跌幅度相当。与此同时,新东方在线股价上涨了420%、好未来上涨约22%。虽然中国教育公司的市值依然只有“双减”前的几分之一或

科技与健康 | 疫苗巨头们“被迫升级”

2021年4月,康希诺在天津的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图/人民视觉“创新新冠疫苗在今时今日,像是一个最敏感的风向标,它集中反映了产业上创新与传统的矛盾。”2022年8月30日上午交易时段,一位持有康希诺(6

科技与健康 | 药食同源还是非法添加?

“药食同源”,主流定义为药物和食物没有明显的界限——都来源于自然界,都以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为物质基础。其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中国的药食同源保健食品主要是指中药类保健食品,即以食药物

法治与公共治理 | 单身生育变迁

生育支持政策越来越“友好”。8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称“国家卫健委”)等17个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切实解决家庭后顾之

法治与公共治理 | 理性看待共享单车涨价

2022年1月,哈啰单车率先将骑行套餐7天卡由10元调整至15元,30天卡由25元调整为35元。8月10日,美团单车也上调了“骑行畅骑卡”的无折扣价,涨幅与哈啰相同。随着哈啰、美团等主要的共享单车企业

财经影像 | 对话车刚:我要留下西藏变革的一切

《财经》杂志联合“巨浪视线”,推出系列影像专题视频节目——光刻。文艺评论家杨浪陆续对话数十位中国摄影家。通过访谈回顾摄影家们的创作与经历,再现他们镜头下的高光时刻。本期嘉宾为摄影家车刚。访谈/杨浪编辑

文化 | 追忆稻盛和夫:如何成为伟大的企业家

《稻盛和夫自传》(日)稻盛和夫著杨超译,东方出版社,2015年1月2016年夏天,我在东京参加一个出版界的活动,远远地看见稻盛和夫先生。他面色红润,平易近人,一点儿也没有世界著名企业家的气势,平凡得就

文化 | 读懂稻盛和夫,读懂日本式企业管理

2022年8月24日,京瓷公司创始人、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去世,享年90岁。稻盛和夫是一位优秀企业家,亦是世界知名的经营管理大师。他与同时代的另外三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合称日

文化 | 稻盛和夫

企业家,2022年8月24日去世,享年90岁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在此期间,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应运而生,这其中就包括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创办了京瓷和KDDI这两大日本公司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