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第5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第5期

旬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为半月刊,创刊于2001年7月,每月1日和15日出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管、开明出版社主办,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专业性杂志。2005年1月,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目录

卷首 | 如何变“说教”为“共情”

很多家长只会说教,不会跟孩子真正沟通,导致孩子要么不听父母的,要么假装听从,实际内心不服气。这让不少家长感觉挫败,也很困惑不知怎么跟孩子交流。其实大家都明白,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真实的

学术空间 | 保护受伤的花蕾

摘要:儿童性虐待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遭受性虐待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综合国内外有关儿童性虐待的研究发现, 目前对儿童性虐待的定义并不统一,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还不健全。回顾儿童性虐

课程思考 | 如何培养初中生参与心理活动课的兴趣

摘要:让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他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心理活动课有效果的重要保障。鉴于此,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实践,心理教师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培养初中生参与心理

活动设计 | 遇见“波吉”,看见自己

关键词:能力强项;自我意识;高一年级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05-0038-05【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高中阶

活动设计 | 拆弹高手

关键词:自我否定;优势视角理论;初中生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05-0043-04【活动理念】由于初中生在心理发展上具有闭锁性和动荡性的特点,批判性思维

咨询方略 | 基于网络热线的一次单元家庭教育指导

摘要:一次单元家庭教育指导网络服务热线采用一次单元咨询模式,强调在良好辅导关系的基础上,心理工作者运用促进问题解决导向的语言文字,把改变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焦点任务,促使家长发现家庭自身的资源,找出有助

辅导个案 | 我的脑海里总有两个声音

摘要:重大考试关联着社会评价标准和现实利益,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和较强的竞争性,随着考试迫近,个体累积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多,内心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呈现。一名高三学生高考前三个月感觉自己脑海里总有两个声音在争论

辅导个案 | 多元升学路径探索助力学生科学生涯规划

摘要:新高考正在逐渐打破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使升学路径越来越多样化。这是一则典型的普通类转艺术类,通过多元升学路径探索实现生涯发展的案例。来访学生为缓解学习焦虑前来心理辅导室,经过分析发现亟

陶博士读心法 | “代际纠缠”妨碍孩子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代际纠缠;核心家庭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05-0059-03一、认识“代际纠缠”在回顾和总结自己处理的各类个案时,咨询失败的案例总是

一线快递 | 家校共育下的系统家庭心理辅导策略研究

摘要:立足俞国良教授提出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从家校共育的角度探索在家校共育背景下的三级系统家庭心理辅导策略,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多方协同下,通过体系层级化、途径多样化、团队区域化的具体做法开展系统

一线快递 |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边缘学生的特点与教育对策

摘要: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边缘学生是普遍存在的,边缘学生成因复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管理及学生自身的不良心态相关,具体表现为:在课堂运行过程中表现为学习上的低参与性、非言语行为的低互动性;在师生交流中言语

班级心育 | 通过行动研究助力旷课学生复学

摘要:如何处理班级的突发事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行动研究可以帮助班主任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尤其适用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一名高二学生突然旷课的具体原因,并探索如何协助其回归校园学习生活,心理教师运

心理茶坊 | 当辅导慢下来,学生的感受反而变好了

摘要: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期待从辅导中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即让学生快点“好起来”。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联结对形成良好的工作同盟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回到辅导者的身份——具有

心理茶坊 | 提升个体独特感,真正学会爱自己

摘要:负面体验和心理症状的出现往往与个体独特感不足有关,不能真正爱自己的人,即个体独特感不足的人。个体独特感不足的表现,包括羡慕他人的独特性、个性敏感警惕、过度自我批评三方面。个体独特感不足与早期家庭

封面人物 | 封面人物档案

王君,中共党员,浙江省缙云中学教师,浙江省丽水市教学名师,丽水市德育能手,浙江省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缙云县师德先进个人。王君老师本着“教育的真谛,就是用心倾听,用爱灌溉”的教育理念,用真心真爱浇灌每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