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2022年第16期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2022年第16期

周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新民周刊》以“影响主流”为己任,关注“新闻、新知、新锐,民生、民情、民意”,力求理性、冷

目录

新民一周 | 何以大上海

一个月前的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方针是由

封面报道 | 2022上海,春去夏犹清

“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不合理限制。”听到5月29日下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9场新闻发布会上发出这样的声音,作家何振华心情略微放松了一点。拿到临时出入通行证后,5月起,何振华得以走出自家小区

封面报道 | 上海,回来

3月末开始的封控管理,让往日车水马龙、喧嚣炫丽的魔都突然安静了下来,街道上只有防控一线人员和疾驰而过的急救车、物资保障车、其他工作车辆和数量不多的外卖小哥。两个月后,经过艰苦的抗疫,上海恢复生产生活秩

封面报道 | 上海核心功能,不停转不停摆挺过疫情

5月5日,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常运转。摄影/ 孙中钦这里金融要素市场高度集聚,金融市场年成交额逾2500万亿元 这里有国际航运与空港枢纽,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 这里是我国的贸易中

封面报道 | 上海承载的核心功能

经济中心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32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完成工业总产值42013.9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498.54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10738.80亿元,规模保持全

封面报道 | 上海为什么不能“躺平”?

2022年5月26日,上海市黄浦区梦花街片区。上海市中心还存在一些老旧小区,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摄影/ 孙中钦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已经肆虐了两年多,各国的防控策略也有不同,简单分类就是“躺平”或“动态清

封面报道 | 上海核酸图鉴

过去的两个月,核酸检测成为上海居民的“日常”,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复工复产阶段,居民仍然需要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进入工作场所或者商业场所。多年后,“做核酸”一定会成为大家的

封面报道 | 从零到万,上海方舱的昼与夜

杨浦区江湾体育场改建的方舱医院。摄影/孙中钦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夜空落着小雨。大巴车进入上海后,从高架上驶出,一路极为寂静,听不到任何声音。从大巴车上走下,地面稍微有点湿,空气中隐约能够闻到春泥的气味

封面报道 | 方舱医院逐步关闭

2022年5月25日,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休舱仪式。2022年5月25日,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负责人、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为世博方舱张贴了“休舱”封条。黄浦江畔的世博方舱,是本轮上海疫情中最早启

封面报道 | 疫情封控中的就医难,是如何逐步解决的?

由于新冠疫情虹口区多个小区实行闭环管理,很多老人不能到医院配药。虹口区相关部门联系药房、医院及街道居委,为老百姓提供便民服务。摄影/ 刘歆疫情发生后,医院成了容易发生人员感染的高危场所,一旦医院出现阳

封面报道 | 杨浦尿毒症患者:我真正想说的是……

口述 | 丁先生记者 | 孔冰欣首发日期:2022年4月8日怕的,一开始很怕。我是一个尿毒症患者,已经在杨浦区中心医院做了六七年血透治疗了。上海这一轮疫情,来势汹汹,发展得出乎意料,每天打开手机,就看

封面报道 | 粮油菜吞吐,因何阻隔,因何畅达?

2022年5月4日,在杨浦区某封控小区,社区志愿者骑着三轮车,将一袋袋分拣好的新鲜蔬菜及面包、肉肠等暖心礼包挨家挨户送上居民家门。为了保障封控区居民的生活物资需求,相关部门尽量做到生活物资、保供食品等

封面报道 | 政协委员:在封控期间兼职做骑手……

口述 | 邵 楠记者 | 吴 雪首发日期:2022年4月19日上海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邵楠做骑手。昨天,有一篇“骑手睡桥洞”的视频刷屏了,说心里话,我看后很感动。因为镜头里面的场景,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封面报道 | 疫情封控下的“邻里关系”

天台理发师,足不出户的日子,理发成为许多人的刚需。 摄影/黄琪现代社会,火柴盒一样的现代居住空间,把人和人隔绝开来。人和人之间物理上的连接,被简化成了一根网线。即便住在一栋楼里很久,大家也未必知道对方

封面报道 | 上海演员:邻里互助好像谍战片

口述 | 张芝华记者 | 阙 政首发日期:2022年4月15日我住在徐汇区的徐家汇街道,算是本轮上海疫情的台风眼。我们小区居民不多,只有一幢楼,大约160位住户。我在这里住了20年,封控一开始就报名做

封面报道 | 一次被动的社区治理试验

2022年4月16日,上海,一名身着防护服的防疫人员在街上休息。在本轮上海疫情的防控过程中,一个个社区就是抗疫的最前沿阵地。过去的两个多月,大多数人都重新认识了自家居委。原来默默无闻,甚至连门牌号码都

封面报道 | 疫情围城之下,是否老有所依?

3月29日,来自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为浦东昌里花园小区老人做核酸检测。摄影/ 蒋爱山上海是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的超大型城市。根据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统计信息,截至2020年底,上海

封面报道 | 高校师生,“疫”路同行

疫情防控下,上音全校封闭管理期间,校园里,由上海音乐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们共同自发组成的小型乐队,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特别的、生动的“阳台”音乐会。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图片提供/ 上海音乐学院IP

广域 | 读家

热点A 中国四川雅安地震北京时间6月1日17点00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7度,东经102.94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17时03分,雅安市宝兴县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

广域 | 七日谈

壹这些枪击案击碎的不仅是所谓的美国梦,还有无数美国人民的心。近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美国持续不断的枪击案平均每天夺去110多人的生命。贰乌方不会在领土问题上有所让步,但可以就与其相关的问题与俄方

广域 | 樱花与核酸

疫情来得真不是时候,正是樱花浪漫又稍纵即逝的春天。今年,妥妥地错过了。记得那天做核酸,正好下雨,晚上也不能散步了,心情略焦躁。发了个朋友圈,吐槽樱花都开过三次了,疫情仍迟迟不走……结果,南京的一位朋友

广域 | 疫情下的民宿公寓

老宋最近遇到了烦心事:他名下的公寓近来收不到房租。公寓是两年前买的,购买公寓后,经朋友推荐,老宋和一家民宿管理公司签了托管协议。协议约定:老宋按照公司的要求对公寓进行装修,装修完毕后,公寓交公司经营管

广域 | “文艺”咖啡

因为胃不好,我不常喝咖啡。偶尔,仿佛中奖似的,喝完没什么大反应。所以,我也不禁咖啡。看到好的咖啡馆或遇到好牌子的咖啡,还是会存着侥幸心理去坐一坐、尝一尝。毕竟,咖啡怡情。办公室抽屉里备着几包挂耳咖啡。

观察家 | 韩美同盟升级下的中韩经济关系

詹小洪韩中之间也可以进行供应链合作,即通过韩中FTA为稳定供应链制定合作框架。5月9日,韩国新总统尹锡锐上台,韩美关系骤然升温。20至22日,美国总统拜登就访问了韩国。21日,韩国总统尹锡锐和拜登举行

漫漫谈 | 大显“申守”

为了居民的健康安全,为了早日战胜疫情,志愿者和医护“大白”冒着危险日夜奋战。感恩来自全国的“守沪者”!“白”感交集疫情是面镜子,能照出诸多善恶人性,而其中最让人有安全感的“善”也许是我们可爱的“大白”

世界这一周 ·人物 | 彼得大帝:沙俄之父

彼得大帝画像。莫斯科黎明的宁静,被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洪亮的钟声冲破了。紧接着,其余教堂和修道院的几百口大钟应声而作,彼此呼应,整日不绝。这等于向人们宣布:皇室添丁进口了。当天是1672年6月9日

专栏 | 昔日英国富二代的发展路径

孟晖近日得空,我重温了萨克雷的《名利场》。《名利场》发表于1847年,小说的真正主题是刻画19世纪上半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庸俗,但,作者以纵横驰骋的自如笔法展示了该阶级兴旺其中的环境,展示了大英帝国在

专栏 | 欢呼雀跃的绿豆芽

沈嘉禄在饭稻羹鱼的江南,蔬菜一年四季是不缺的,即使在青黄不接的当口,老百姓也早有准备,比如咸菜、霉干菜、萝卜干、大头菜、虾卤瓜、榨菜、腐乳等等,都是下饭的大杀器。如果想吃点新鲜的,也可自力更生,比如孵

专栏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苗炜我知道张爱玲最重要的作品,是1943年到1944年发表在上海的各种杂志上的,她也是在上海遇见了胡兰成。1944年某一天,胡兰成拜访张爱玲,张爱玲当时住在上海静安区常德路195号的公寓,两人见面,谈

专栏 | 纸上舞台乾坤大

戴敦邦作品《游园》。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昆曲与国画堪称双璧,无不以其形象化、虚拟型与民族性而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也正因此,数百年来这对姐妹艺术始终相伴相依,佳话不断。在其中,

专栏 | 讲述故事,就是阐释生存

《52蓝》&nbsp [美] 莱斯莉·贾米森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我们讲故事,解释自己为何孤独,或是被什么纠缠不清,而这些不复存在的故事可以像我们现今正在经历的一切一样,完整地定义我们。

专栏 | 逆境中圆梦

青春期的微妙心理具象化为有声世界,同无声世界激烈对撞。残障人是弱势群体,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中有着不同遭遇,例如在标榜“人权灯塔”的美国,残障人就常常遭受歧视,他们要生存或发展就得付出加倍努力。去年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