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世界(教师版)2023年第1期

语文世界(教师版)

语文世界(教师版)2023年第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语文世界》杂志是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一直秉承“青少年的、大语文的、高品位的”;办刊宗旨,真诚地为广大中学生的学习服务,我以文摘与自组稿件相结合的方式精是选优在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的同时,引导学生轻松步入丰富多彩的大语文世界

目录

卷首语 | “学”与“思”的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学”和“思”的辩证关系,认为“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思考而不学习,则会疑惑而无所得”。学习是为了明理,“学”与“思”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领悟道理

语文人物 | 思维可视化:以图示助力言思共生

思维可视化是运用一定的图示工具,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展示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这些图示是利用思维规律帮助人们建构知识体系,改善思维能力,促进语言运用的笔记方式。实现“思维可视化”的图示工具很多,常见

专题研讨 | 推进整本书阅读,引领课外名著阅读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重要体现。传统理念下,对整本书阅读的检测与评价,常常以机械性的知识维度的题目为主,

专题研讨 | 应对三“不”,追求三“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课程标准更是将“整本书阅读”置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首。由此可见,重视课外阅读,重视整本书阅读必将

专题研讨 | 巧用“词串”,长文短教

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阅读文本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文本来对学生进行词汇量的补充。同时学生接触的词汇量越多,那么他们就有条件去学习更多的阅读文本,这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

专题研讨 |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析

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1.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理解不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不清楚阅读教学的目标,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够明确,造成了学生对阅读教学活动的计划不明确,影响了学生的阅

文本解读 | “德西效应”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大学生解答富有趣味的智力难题。在实验开始阶段,德西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的大学生答对一道智力难题可以得到相应报酬,第二组大学生答对一道智力难题则没有任何报酬。在休息阶段,

文本解读 | 让阅读赏析与表达运用互促互生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提出的要求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感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选文

课堂在线 | 让诗歌声声入耳,让仿写通往创作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去看世界。”跟随这一导语,现代诗歌缓缓呈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诗歌世界。说起古诗,学生早已不陌生了,甚至在他们上小学之前,诸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此类简单的诗

课堂在线 | 例谈小学语文的双基教学不能丢弃

双基,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界定。通常认为:双基,是对带有“基”字的两个概念的高度概括,或是带有“基”字的两个词语的简称。一般认为:双基,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教学认为:双基,是语

教学例谈 |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使用研究

助读系统是教材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地使用助读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悟,一直都是众多一线教师关注的话题。与过去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比,“统编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更加地科学,便于教师在

教学例谈 | 逐层推进,提升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起点,这一年段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词语积累不足,语言表达“无内容”。语言是句子组成的集合,词语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丰富的词语积累做“基石”,语言的

教学例谈 | 建立多维课堂,呈现初中语篇教学的立体风貌

教师的教学犹如空间测量,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而量尺不断拉长,伸向文本的各个层面。这样一来,文本空间得到有效探寻,各种知识得到有效梳理,学生能够更快捷地捕捉文本中的信息,并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从而提升了学

写作教学 | 对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想象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想象能力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思维活动组成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创新的动力、创造的必备条件,人们只有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够打破原有的禁锢,实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在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 真实情境下小学语文向读学写策略的实践探究

崔峦先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而所谓的“向读学写”,就是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

写作教学 | 学生说中悟,作文有梯度

体验式习作使得习作课堂充满生趣,既照顾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表达训练,然而最终指向的习作,却往往使人扼腕。思考之下,感知到应将看、说、写三者结合联动,才能让学生言之有物,书之有趣。一、观

写作教学 | 有效评价,促小学生习作表达能力提升

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受到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兴趣动力等方面的制约,小学生往往表达单一、情感单薄。笔者基于当前小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现状,运用有效评价相应理论,从用

写作教学 | 基于核心素养,夯实写作训练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悟与能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能力与感悟,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感悟、审美情趣、文化底蕴

百家讲坛 | 返璞归真,探寻语文教学的本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具有个性化的色彩。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运用各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让整个语文课堂富有更多的色彩。但是教师在强调创新与个性化教学的时候,也应该避免丢掉语文传统教育的本质,要

百家讲坛 | “大概念”统领下的语文单元教学

所谓“大概念”,在实施部编版语文教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核心概念”,包括单元的文体特征、价值取向等,其最为鲜明、抽象、概括的表述就是“人文话题”和“语文要素”。基于“大概念”统领下的

百家讲坛 | 基于古典诗词诵读的家国情怀培养研究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养,重视亲情,心怀

百家讲坛 | 紧扣“诗眼”,聚焦收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为诗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它以驱动型的任务层层推进,逐步进阶,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但新的教学模式又伴随着新的问题。一、基于

百家讲坛 | “自主”+“合作”,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是使学习主体变被动为主动,一改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利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的学习,让语文教学更精彩。“自主”与“合作”贯穿于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

百家讲坛 | 跨学科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中提出了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在拓展性学习任务群中提出了跨学科学习。这说明单一学科独立教育将难以满

语文叙事 | 创编《萌小诗》,在童心上开出诗意的花

引导学生创作儿童诗,有助于其在诗歌的浸润中丰富语文涵养,提升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笔者组织学生创编了《萌小诗》诗集,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出了儿童诗写作教学的一些策略。一、诵读与想象,感受诗歌意境与情感学生

语文叙事 | 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解锁语文教学新方式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已创造性地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概念,其不同于常见的连续性文本阅读模式,是以非线性方式将原本并不相关的一些内容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文本阅读形式,例如课外的合同、说明书、广告

语文叙事 | 优化作业设计,玩转作业减负增效

“双减”政策的大力实施,顺应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优化了校内教学质量,完善了教学模式,减少了学生作业时长,并达到了完成教学目标的效果,促成中小学生全面成长。一、坚持实行“减负”策略的核心思想根据

语文叙事 | 让儿童在传统游戏中寻找“乡音”

2020年11月我校“‘新乡土’场境语文课程基地”成功入选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自2021年1月开项以来,全体语文教师借助丰富而又立体的“新乡土”真实场境,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及小

语文叙事 | 精准把握初中语文“教学点”策略摭谈

当下,初中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简单直接或过于本分,缺少从单元整体和具体学情两个层面来考虑。对此,王荣生教授提出了将教学目标改为“教学点”的观点,这样的“教学点”要求精准,每篇课文一两个即可,是单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