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 | 基于“标准”的地理师范生关键能力评价体系建构探究 摘 要: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结合地理师范专业的特点,运用特尔斐法,建构地理师范生关键能力体系和地理师范关键能力评价量表,通过四轮“评价
专栏:青藏高原大气环境问题探究 | 青藏高原近地表大气氧含量的新认识 摘 要:氧气是大气中体积含量仅次于氮气的组分。已有研究表明,在所有海拔高度上,氧含量几乎保持不变。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氧含量与先前的共识有显著差异,并呈现一定的空间和季节差异。2018—2021年对青藏
专栏:青藏高原大气环境问题探究 | 青藏高原高空的沙尘气溶胶 摘 要:沙尘气溶胶是青藏高原高空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高空的沙尘气溶胶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高空沙尘气溶胶的主要源地及其贡献率,沙尘气溶胶随高度的时
专栏:青藏高原大气环境问题探究 | 近地表大气氧含量综合剖面图研制 摘 要:线路综合剖面图是地理要素相互关系及区域差异的重要表达方法。基于青藏高原川藏线59个采样点近地表氧含量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野外考察,在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基础上,对每个样点建立氧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中的
课堂教学 | 教育传播学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探讨 摘 要:在“工业”一节的教学中,依靠文字、语言、图片等教学资料难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学生无法直观体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成就。本文以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中国的工业”为例,基于
课堂教学 | “可可托海的前世今生”教学设计(湘教版) 摘 要:“区域认知”不仅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因此,区域认知是高考地理试题中重点考查的核心
课堂教学 | “土壤”单元活动设计 摘 要:本文以“土壤”为主题,组建实施大单元教学。在明确单元主题内涵、知识框架与教学目标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土壤”问题,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活动及评价、作业进行设计,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渗透到大单元
复习备考 | 地理思维建模在综合题解题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地理思维建模的定义和建模的基本过程,并以“湖泊水文”专题知识为例,展现地理思维建模在综合题解题中的思想和成效。本文遵循李克特量表的思想,制定了地理思维建模的测评量表,旨在及时检验学生
复习备考 | 基于地理要素综合的命题视角探究 摘 要: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环,既能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情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试题是考试的载体,试题质量影响考试功能。试题命制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本文从地理要素叠加分析、
复习备考 |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四层”视角的地理试题设计 摘 要:高考评价体系为高考命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本文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中所提出的高考试题考查内容要体现“四层”,即考查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
复习备考 | 新高考地理试题情境的溯源与重构 摘 要:本文选择2019年第三批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中已公布2021年新高考真题的广东、湖南、河北高考地理试卷作为研究对象,对试题情境的地理背景进行挖掘,对相关资料进行溯源和分析,探究高考地理试题情
教学研究 | 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摘 要:土耳其虽是发展中国家,但其地理教育起步早、普及广,颇具特色。本文梳理了土耳其自奥斯曼帝国时期以来地理教育的历史变迁,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重要变革 当前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呈现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
教学研究 | 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实现地理作业“四化” 摘 要: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当前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从信息技术利用层面探讨如何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实现地理作业的“减负增效”。以安徽省宣城中学为实验学校,开展了智慧校园平台下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与实
教学研究 | 知识与思维可视化视角下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 摘 要:地理作业长期存在作业课程意识不够强、设计布置欠科学、反馈评价不及时、价值判断偏移等问题。研究可视化工具对地理作业问题的作用机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改良地理作业现状,提高地理作业训练
研学旅行 | 抛锚式教学在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并倡导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习者置身真实情境中进行实践探索,抛锚式教学模式正是开展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方式。本文立足真实研学环境
研学旅行 | 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的黄河博物馆研学方案设计 摘 要:我国博物馆数量多、分布广、实物资源丰富,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本文以郑州市黄河博物馆为例,在对中学地理教材和馆内地理教育资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旅
高师教改 | 地理教师教育课程ACD智慧教学模式构建 摘 要: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地理教育人才的关键课程,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卓越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诉求。本文以智慧教学理念为指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基于主动学习(Active Lear
高师教改 | “金课”背景下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教学探索 摘 要:野外实习在地理科学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学综合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金课”背景下,对地理科学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而,将野外实习打造成“金课”是
信息网页 | 《地理教育》2022年征稿说明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更及时地反映地理教研新成果,为一线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地理教育》对现有栏目进行整合优化,并于2022年扩版至80页,特向广大作者和读者朋友征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