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22年第1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22年第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服务于小学教师、中等师范(教师进修)学校师生和各级小学教研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及时、可靠地向广大教师提供丰富的教改信息、教学参考资料。

目录

教材研析 | 中美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摘 要]“比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北师大版教材与美国Go Math教材中的“比的认识”单元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内容编排上,两个版本教材中比的定义、比的认识所包含内容与编排顺序的逻辑有较

教例剖析 | 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紧扣本质实施教学

[摘 要]数据分析观念是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之一,是统计教学的核心所在。以统计图教学为例,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改变观念,重视起始课的教学、读图的方法指导,加强数据分析”等角度,浅谈统计教学如何紧扣

教例剖析 | 一道习题两个答案的背后……

[摘 要]习题是训练学生思辨力的主阵地,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事前作好规划和决策,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教例剖析 | 加收计费,加在哪里、收在何处

[摘 要]小数乘法部分内容,分段收费是一个必备题型,它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小数计算水平,并编设了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混合运算,但是,分段计费问题中的“加收”一词语意不明,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掺杂不同营销话术

教例剖析 | 让“鸡兔同笼”改头换面

[摘 要]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将“鸡兔同笼”这一经典内容作了布局上的调整,除了位置上的移动,在课程内容上也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而这一更改让教师措手不及,因为这个学段的学生还是以直观思维经验为主,如何

教例剖析 | 实验操作让思维看得见,数字才能符号化

[摘 要]根据皮亚杰等人的研究,儿童直到具体运算阶段后期(11-12岁)才会形成一定的逆向思维和平衡观念,即代数思维要等到这个时候才能成熟。然而,通过设计数学实验,可以将抽象的思维于操作流程中外显,让

教例剖析 | 巧妙教学“七巧板”

[摘 要]苏教版第三册中的“有趣的七巧板”是一节综合活动课,旨在考验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有趣的七巧板”安排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基本多边形后,通过拼图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对各种基本平面图形的特性进行归纳概

教研引领 | 挑战性任务:促进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

[摘 要]挑战性任务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设计多元表征任务、统整性任务、实践性任务等挑战性任务,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实现深层进阶、数学知

教研引领 | 数学实验室的功能、特征与创建

[摘 要]数学实验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从“看客”走向“创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建数学实验室,要认识数学实验室的功能、特征,以问题为驱动,以思维为框架,以素养为指向,积极打造数学实验室,并借助

教研引领 | 设“多元化作业” 促多维度生长

根据有关小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情况的调查统计:对数学作业感兴趣的学生只有22.3%,视作业为沉重负担的学生有69.7%,另有8%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小学

教法探讨 | 深度应用小棒 实现精准体悟

[摘 要]小棒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具,在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充分发挥小棒的优势,可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小棒组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在应用中深入,

教法探讨 | 赋予等式生活情境,让方程教学焕发活力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若脱离实际,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没有丝毫生活气息,那么学生就会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导致其学习效果不佳。小学数学课堂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法探讨 | 反思前行,让数学理解更深刻

[摘 要]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从已知走向未知领域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回顾、反思。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有序化、条理化,让数学

教学实践 | 聚焦审辨能力 提升思维品质

[摘 要]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图形等式”教学为例,分别对学生审辨式思维中的审问、慎思、明辨、决断这四个过程的思维品质进行激活、

教学实践 | 整体建构 简教深学

[摘 要]数学知识的建构是一种整体知识的建构。基于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完善认知体系,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年、月、日是时间单位,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文章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

教学实践 | 数学实验,让学生体验更深刻

[摘 要]数学实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学科教学的创新实践,它具有主体性、直观性、过程性和目标性。文章以“一亿有多大”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为例,提出从问题驱动、方法引领、动手操作三个方面让学生的

教学实践 | 基于儿童视角 把握数学本质

[摘 要]“角的认识”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它对学生后续深入学习几何图形的知识起着铺垫作用。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学情,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设

教学实践 | 质量单位的认识与量感的建立

[摘 要]质量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既不像一些长度单位那样通过直观比较可以判断,也不像一些体积单位那样通过观察就可以估测。质量量感的建立需要通过触觉反复提取信息、建立表象,然后通过精确测量不断校准估测

教学实践 |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对练习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教育评价问题仍是一大难题。练习属于“教育评价”范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设计练习时聚

能力培养 | 培养符号意识 提升核心素养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的本质和思想,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符号意识是小学生必备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通过探讨符号意识的孕育、发展和形成,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关键词

能力培养 | 借图示新视角 促学生深思维

[摘 要]小学生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数学图示教学能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生动化、具体化和符号化,凸显数形互补的图示功效,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数学的本质内涵,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理解概

能力培养 | 例谈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摘 要]问题是让人探究数学规律的根本动力,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适合学生提问的氛围,创设开放的、学生可自由提问的情境 要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诞生路径思考,站

能力培养 | 基于主线问题发展学生的建模能力

[摘 要]主线问题与数学建模之间既独立又紧密联系,主线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建模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依托主线问题激励学生去主动学习、探索、反思,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模型

能力培养 | 创新问题设计,深挖知识内涵

[摘 要]想要发挥出习题与试题应有的训练价值,就要对数学习题进行情境包装,提高学生做题的兴趣 动静结合,变换视角,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习题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思维路径和个体差异 设计猜想与验证相结合的习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