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林2024年第3期

小说林

小说林2024年第3期

双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哈尔滨市唯一的专门发表小说、散文的纯文学主流刊物。

目录

中篇小说 | 冬日晚阳

1陈大壮挺怪的,没退休之前,他特别讨厌广场舞。这与他的职业有关,记者免不了晚上加班,可广场舞的乐曲声让他感到格外烦躁。他退休后没多久,对广场舞的态度拐了个大弯儿,不仅没了偏见,还喜欢上了跳广场舞。他的

中篇小说 | 断裂婚姻续接的文学思考

婚姻在人的一生中是极为重要的,可生命的旅程中难免会有不测发生,疾病、离异、灾祸等都可能致使婚姻提前中断,令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孤单地承受沉重的生活之压。爱情是圣洁的,伟大的,也是甜蜜的,缺少爱情的润泽,生

中篇小说 | 从情感需求看社会现象的本质

孙健的《冬日晚阳》聚焦“黄昏恋”,通过描述鳏夫陈大壮和离异女士刘梅的二次婚姻,折射出了老年人在人生后半段中对爱情生活和温暖的心理渴求。小说标题“冬日晚阳”体现了老年人在生命的寒冬期,渴望一抹照彻心灵的

推荐 | 痂

九年前的夏天,刚从农村爷爷家回市里上初中那会儿,为了躲避回家路上遇到的小混混,放学后我要独自绕到江堤那边去兜上一个大圈子。记得开学第一个礼拜,我不明就里还按照上学时的原路返回,结果连续两天都碰到那群家

推荐 | 克服时间的写作

七年多以前,也就是2016年,我写完了《痂》。那时东北文学尚未兴起,我没有想到要讲一个关于东北的故事,我想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亲情、友情、死亡和欺骗的故事。根据我的童年经历和对少年的理解,很多少年不仅并不

推荐 | 编织故事的人

读小说《痂》,印象最深的是,小说里对故事的编织。“编织”最突出的表现是,余阵一直在设置悬念,并努力让悬念保持到小说结尾。小说里,叙事者“我”是一个初中生,由于被小混混打劫,而认识了同样遭打劫的隔壁班同

短篇小说 | 别跟我,再提什么枫叶

1街道“双拥办”有个闺蜜看我一直单着,挺上心的。原以为人家顺嘴一说,没承想他们前些日子搞了点儿动静,县妇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组织都发了微信公众号,所以闺蜜极力推荐。那就……进群!欢迎入群的表情包五

短篇小说 | 向鲜花奔去

祁顺顺是被母亲顾顺妮给掐醒的。是的,顾顺妮因为干惯了粗活儿而变得如粗砂纸般粗糙的大拇指和食指合拢,准确无误地钳住祁顺顺大腿内侧稍稍靠前的一块肉,那块肉过于蓬松,以至于顾顺妮有掐着了一块发面团的错觉,一

短篇小说 | 艰难的救赎

1懒惰是一切罪恶的根源,罪恶之心使人变得虚弱,罪恶是不会作茧自缚的。吴梅子将这些句子读出来的时候,她的内心像塞满了烂棉絮一般窝憋。虽然她只上到小学二年级,但一些字和词汇她完全凭着聪慧和勤奋牢记在心了。

短篇小说 | 卖猪记

借着杀年猪,把各方人士都请来会餐,把杀猪的烩酸菜、苦肠、血肠给街坊送去一碗,以此答谢。既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始。为了杀头年猪,春天买了一头五十多斤的小克朗,俗话说,买克朗要“春买坯子,秋买膘”。

微·小说 | 郑甫

郑甫原名叫郑簠——父亲翻字典起的,和清代那个写隶书的书法家同名。他是陕西人,农家子弟,父母体弱多病,却也生了他们兄妹三个。他是兄长,下边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有病,勉强支撑着这个家。要供三个孩子上

微·小说 | 我的岳父岳母大人

当年我父亲见到吴丹的父亲时,一下子就认出他是在中学里的那位军事教官。有一次我父亲军训迟到,还遭到了教官的申斥。也正因为如此,才会留下较深的印象。有这样缘分,亲家自然就更亲了一层。吴丹的父亲吴鸿绅,出身

微·小说 | 相 礼

1930年的大连西岗子露天市场,跟北京的天桥和天津的三不管类似,都是本埠的繁闹之地,杂技、戏法、相声、鼓书、评书、洋片等等,江湖人称“金皮彩挂评团调柳”八大门,这里是门门都有。生意人、游人、闲杂人,人

微·小说 | 马一刀

吉林城作为东北重镇,自建城起便有军队驻扎,拱卫吉林的安全,并担负“扼三省之要冲,两京之屏障”的大任。奉系军阀接管吉林后,吉林省督军兼省长张作相在城里建成了六处奉军大兵营,用于城防和巩固后方。城内旧式砖

微·小说 | 无名氏女人忘记恨

兴隆街山东菜馆门前有个小脚女人,她坐在那儿缝补衣服,一声不吭,只管低头缝纫。隔壁山货铺子的掌柜小算盘起先没多想,只在心上防备着,哪一天老山东子不耐烦了——他管山东菜馆老板柴福发叫老山东子,驱赶到我这边

散文 | 在这样的时间里

珍稀的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生长缓慢,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红豆杉,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树种,浅根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缓慢,再生能力差,是天然珍稀树种。2017年10月,我在守山

史话 | 短篇小说的锋芒

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做文学的讲座,想来想去,能够讲一讲的还是中短篇小说的写作,最后确定讲短篇,讲短篇小说的锋芒。我会从几个经典短篇入手,当然它们也是我个人所偏爱的。谈及这些作品之前,我会给每篇小说标注

史话 | 纸上的舞蹈

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虞山那畔行。在高速公路未曾普及的时候,人们从苏州过阊门,在北码头取水路,船出蠡口,半日水程至昆承湖,遥遥地就可以望见虞山了。现在公路行车,少了这番意境,但十里青山半入城,诗还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