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 | 常在变化中的茶味 专一地从事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就容易找到人生的幸福感。如果能在茶叶的冲泡和品鉴中寻找到愉悦,并享受探索的过程,这便是工夫茶的真意。 笃定的工夫如何应用在茶事中?古人云静定而后有得,静定则是通过日常训练得出来的工夫。笃定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命的...
一期一会 | 茶博士 问:茶树从第几年开始开花结果?是不是有些品种的果实特别少? 答:茶树一生要经过多次开花结实,一般生育正常的茶树是从第3~5年就开花结实,直到植株死亡。茶树开花结实的习性,因品种、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茶树多数品种都是可以开花结实的,但有些品...
一期一会 | 茶言微语 绿绿的、香香的,抿上一口在舌尖腮帮上绕一个圈儿,一丝苦涩乍现即隐,再平生出许多甘甜在舌根齿缝里久久留驻,这便是绿茶的韵味了。那逝去的一丝苦涩仿佛想起了才离去的冬天,眼前又是春回大地周身舒坦,这便是品味绿茶的感觉。品饮过后似一湖醉人的春水微起...
独家阅读 | 他乡故乡探秘外销茶的滋味 茶源于中国,世界各国的饮茶习惯也皆由中国传入,茶叶的对外贸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根据著名茶学家陈椽考证,自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开始销往东南亚各国,至17世纪初期发展到西欧各国,再由英国转销拉丁美洲,而后遍销世界各国。 外销茶...
独家阅读 | 茶味四海记:外销茶的风味与工艺调整 从一片树叶,到一枚茶叶,精湛的技艺,赋予了色、形、香、味、韵,给人们的感官与精神都带来美妙的体验。正如美食有“南甜北成”“东辣西酸”,茶亦有地域的口味偏好。尤其是销往海外的茶,为满足当地人的口感需求,制茶师会对工艺作出相应的调整或革新,成就...
独家阅读 | 外销茶“明星”是如何炼成的? 在茶叶的国际市场中,有一批外销茶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成为佼佼者。外国茶友通过它们不仅近距离感受中国味道,更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本文列举三款“明星”外销茶,通过它们的历史管窥外销茶的风采。 壹 销法沱“家族...
独家阅读 | 外销茶中的福建双雄 抛开厚重的文化属性,单纯把茶看作一道商品,那它终究是用来喝的,还是要遵从市场的规律。可以引领市场,但也要倾听市场的声音,消费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由于地理环境和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中...
习茶 | 几番“丛味”忆月明 承蒙曾炜兄邀约,在闽江公园的一江楼前,我又见到了黄锦枝先生,上次见面已是3年前的新年了。蓦然间,我有些恍惚。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事,甚至让咫尺变成了天涯。他满头银丝,一身笔挺的西服,更显精神矍铄。脸上还是挂着那副很治愈的亲切笑容,...
物语 | 龙泉青瓷里的秋色连波 八月初,被台风“杜苏芮”扰乱的城市秩序逐渐恢复。我启程去武夷山见朋友飞飞。和飞飞碰面不久,就看到一只老鹰在空中盘旋,兴奋不已,这是我想象中,鹰击长空、展翅高飞的场景。刚来武夷山,就见到老鹰,我感觉是个幸运的征兆。 飞飞刚从龙泉搬回武夷山不久...
幽赏 | 晋安河畔,茶间漫游 随着冬月启幕,我们即将迎来年终岁首。接下来的每一天,是辞旧迎新正式开启倒计时的模式,我们的日子也将慢慢地被新春将至的欢喜所浸染。福州的冬天,周遭仍然是一派浓绿的光景。晋安河边,一路过去,是榕树,香樟树,大叶紫薇,广玉兰等等,它们树冠巨大,郁...
问茶 | 在“皇家杂货铺”喝下午茶 “在英国,一杯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了?喝杯茶吧。房子被流星砸中了?喝杯茶,再吃块饼干。家人被时空穿梭来的霸王龙给吃了?喝杯茶,再吃块蛋糕。”——[英]大卫·威廉姆斯《臭臭先生》 亮丽薄荷绿 一路从牛津街(Oxf...
茗人 | 半生舞蹈半生茶 人物 扬扬,前半生舞蹈,后半生茶,著名舞蹈家、主持人,上海 名片 安庐·白玉兰茶事主理人,习茶始于本色,一直从师,努力研习古园、古树、古法、天生天养的茶之真香。 “扬扬老师的席位在哪儿?”“我在这儿呢,不好意思,没让你认出来呀。”...
特别报道 | 明代文人茶道的回归 2023年11月29、30日,全国各地130多位茶人茶聚苏州本色美术馆,130多种美好茶生活的方式,展现了一场传承400多年的明代文人茶道,穿越时空,品味中华4700年茶文化。 这是国内首次以“明代文人茶道”为主题的茶事活动,放眼当下国内,...
特别报道 | 海纳百川 茶润五洲 中国茶,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它一叶万里,享誉全球。茶文化不仅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日常,也成为了中华乃至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中国最重要的茶产区,福建产茶制茶,喝茶更是当地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正所谓“茶和天下...
特别报道 | 百件文物叙茶香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为了展现茶在中国几千年的演变,阐述茶文化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融入各国人民生活的历史过程,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与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联合故宫博物院,2023年12月28日至2024年3月31日在福建博物...
将进茶 | 茶皂:给肌肤的茶歇时光 这两年,突然想回归清简生活,“断舍离”一些不必要的用品,在保养上也遵循“减法”护肤。五花八门的沐浴液、洗手液渐渐淡出了视线,返璞归真,回归用皂。换季因皮肤状态不稳定,天然温和的手工皂成为了首选。以茶入皂,更绽放出健康护肤的新体验。 茶“皂”...
将进茶 | 流感季来袭,白茶可相依 嗓子干、喉咙疼,办公室里咳嗽声不断。流感季,你中招了吗? 不喜欢吃药的朋友,不妨试试喝白茶。周末在家安排了老白茶炖梨,亲测服用后嗓子舒服多了。取五年以上的老白茶,一颗雪梨切丁或片,一同放入养生壶煮约,煮开后10分钟可饮茶。可多次续水继续煮,...
七碗流风 | 在茶乡,望故乡 01茶岛:湖光山色共徘徊 对川茶场,位于佛山市高明区东部的对川村。对川村,原名对村,明嘉靖年间因黄姓居村西南、谢姓居村东南遥相对望而得名。 1951年,由于东南亚反华排华事件频出,许多华侨回国返乡。为了安置华侨,在村中建立了“高明县农业示范...
七碗流风 | 废团改散:中国茶史的标志性转折 废团改散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一事件实现了从团饼茶主导到散茶主导的革命性、根本性变革,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制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标志性转折是如何形成的? 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将此大功记在明太祖朱元璋头上。他郑重其事地...
七碗流风 | 茶道艺术的纯度 蔡荣章 原任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学院)教授(2007~2022)、茶文化研究所所长(2013~2022)。无我茶会创办人。http://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网站创设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创办总经理(198...
七碗流风 | 曾园:被忽视的茶文化入门书 曾园 前《南都周刊》、《新周刊》主笔。从事茶文化研究与写作多年,现在西双版纳筹备茶学院。出版过《词的冒险》、《茶叶侦探》等书。 《茶的真实历史》由美国学者梅维恒(Victor Mair)与瑞典记者郝也麟(Erling Hoh)所著。梅维恒本...
七碗流风 | 周重林:石铫及东坡提梁壶 周重林 潜心研究茶学近20年,著有多部畅销茶学著作,代表作有《茶叶战争》、《茶之基本》。茶文章入选全国高考,各地会考、联考。周重林长于把茶文化放入人类思想史中体察,研究具有独创性魅力。 《次韵周穜惠石铫》是苏轼比较有名的茶诗。先说诗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