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画报2023年第3期

山东画报

山东画报2023年第3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山东画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综合性画报,1943年7月创刊于山东莒南县,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政治部编印。初期采用石印技术出版美术作品,内容涵盖对敌斗争宣传、军民合作纪实等主题,1945年起开始刊登铜版时事照片。该画报社在1947年更名为《华东画报》延续原编号出版。

目录

卷首语 | 春天的流量密码

这个三月是属于年轻人的,草长莺飞,青色唤春来。这个春天,山东惊喜于突如其来的网络流量,年轻人乘高铁奔赴淄博,只为一顿烧烤带来的味蕾一欢;年轻人齐聚大明湖畔超然楼下,只为霓虹亮起的耀眼一刻……这不仅仅是活力十足的青春,更是澎拜汹涌的流量。烧烤...

本期聚焦 | 被湮没与被发现

我们究竟该如何去了解最真实的历史?那些被湮没的过往,真的是史书文献中记载的模样吗?在无史可查的时光里,历史又通过什么途径给我们传递信息? 当一层层土壤被轻轻剥开,当最后的灰尘被扫去,我们发现的究竟是精美的陶瓷、庄重的青铜还是破旧的土陶,或者...

本期聚焦 | 直击现场 围观考古

在真正身临、深入考古现场之前,我们对﹃考古﹄充满了万千种想象,层层黄土覆盖的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又会是怎样的一段历史?能称之为﹃世界﹄,那它一定规模够大、布局功能够完善;能唤作『历史』,那它一定历经沧桑,却依然坚定且清晰地记载过去。 但当我...

本期聚焦 | 一座临淄城 半部考古史

东濒淄河,西依系水,背靠原野,南临山丘,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早期城市之一,临淄齐国故城先后作为姜齐和田齐的国都长达六百三十余年。﹃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其规模、其富庶、其繁华史料可证。...

本期聚焦 | 走出深院

一九九二年,孙波自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不仅刚参加工作就碰到了枣庄建新遗址的考古发掘,而且还得到了张学海先生的指导。 那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坐落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东北角古色古香的广...

本期聚焦 | 百年学府"新考古"

进入栾丰实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大部头的书籍,书架上、桌子上、角落里,到处都是。其中有四本是二〇一六年六十五岁的他准备退休之时整理出版的个人考古文集,厚厚的四本书记录了他的考古生涯。 从一九七八年进入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开始,他就一直为...

本期聚焦 | 考古"下水"再现浮沉千古事

二〇二三年三月一日,坐标山东威海,『靖远』舰遗址第一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确定了沉舰锅炉舱、艏弹药舱、艉弹药舱的位置,基本摸清了沉舰残骸的整体情况。也是在同一天,威海﹃靖远﹄舰遗址第一期水下考古调查入选二〇二二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两箱完整...

本期聚焦 | 考古与修复 寂寞相同乐趣各异

很多人了解文物修复,是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开始的。这部现象级纪录片自二〇一六年播出后便风靡全网,故宫专家修复文物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那句﹃技艺容不得欺骗,技艺里没有捷径﹄的解说词更是火出圈。 而对于考古而言,文物修复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考...

本期聚焦 | "海岱考古"走向辉煌

二〇二二年度山东省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上,王守功作为主持人,现场见证了新一年度山东五大考古新发现的揭晓。看着到场的四十余家媒体,他感慨颇深:曾经少有人问津的考古,如今正受到万众瞩目。 ﹃考古已经走向公众了,公众对我们有知情权、监督权。﹄二十...

新观察 | 村村都有好青年

每年的三月份,是被称为“菌二代”的周晴晴最忙的时候。日升日暖,细密的浅白色菌丝冲出土壤,爬满整个营养包,在吸收足够的营养后,一颗颗茁壮的羊肚菌孕育而出,成为济宁金乡农户们致富的“金钥匙”。而周晴晴,这个曾经的都市白领,如今的种菌人、村里的好...

新观察 | 鲁疆一家亲 万里援疆情

2020年初,山东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远离故土,搭乘飞往喀什的飞机,他们将在万里之外的喀什工作生活三年。万米高空之上,透过舷窗,穿过云雾,俯视过去,大地被冰雪覆盖,山川如塑,峰峦如雕,万里疆域尽是一派银妆素裹。经过七八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

新观察 | 以文化人 产业助力

山东济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蕴含着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生存理念,讲信修睦、天下一家的伦理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等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文化特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之一,是...

城事 | 司传煜:传统行业的现代突围者

在邹城市大束镇葛庐山脚下,坐落着一家现代农业工厂,这里不见耕地,也不见农民,有的只是鳞次栉比的生产厂房,还有细细嗅来,那一股甜中带酸的“煎饼味儿”。心怀好奇,我们步入厂房,生产工厂化、栽培自动化,一位技术人员管理30个5万平方米的育菇室,一...

齐风鲁韵 | 与“小破球”一起“流浪”青岛

从春节到现在,电影《流浪地球2》的热度一直不减。它不仅走出了国门,还走进了中国的空间站,让太空的工作人员能够同步观影。《流浪地球2》的口碑发酵,带动了青岛的再一次全网“出圈”。影片里90%左右的场景都是在青岛拍摄完成的,甚至有人戏称,“小破...

齐风鲁韵 | 撑一把伞,漫步岁月

伞,最日常,但也别具美学意义。无论是欧阳修的“青凉伞上微微雨”,还是戴望舒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都将伞的唯美意境描述得如此贴切。 不管是暴雨倾盆中的雨伞,还是阳光灿烂中的油纸伞,撑开一把伞,就仿佛撑开了一方不一...

齐风鲁韵 | 泉畔绣娘

在熙熙攘攘的芙蓉街东边,有个濯缨泉。相传,南宋时金兵南下,守将关胜拒降,率部与金兵血战时,曾在此洗濯枪缨污迹,后人便称此泉为濯缨泉。亦传因《沧浪歌》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而得名。老济南人称它为『王府池子』。『藏』在古城深处的它,是...

艺术人生 | 笔求古意 拙中带秀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间寄予了古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古人的笔墨又赋予了山水更多的灵性与诗意。书画家王召法深谙中国绘画艺术的真谛,创作上博采众长、潜心研究,在继承前人绘画技法和精髓的同时,还注重自身风格的探讨和锤炼。在30多年的艺术...

读书 | 元帅女儿的成长三部曲

1935年11月1日,湖南省桑植县的一个农家院落里,一名妇女即将临盆,照顾她的人恰巧不在,她就果断地拿起剪刀,剪断了脐带。一名女婴呱呱坠地。 产妇名叫蹇先任,她的丈夫是贺龙。贺龙在前线听到女婴出生的消息,欣喜若狂。刚好部队打了大胜仗,部队的...

读书 | 我们谈谈童话写作和出版

近期,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们谈谈童话写作和出版——山东教育出版社作家恳谈会”。5位儿童文学领域的知名作家、专家: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原主席、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版协常务理事...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