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 摊平假期经济红利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让人们再次见识了国人的假期消费能力。这其中自然有被压抑的消费欲望和需求在后疫情时代(虽然外防输入的风险依然不小)反弹的因素,但国人整体消费实力是不容置疑的。考虑到消费在拉动经济
财经速览 | 2021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继续上升 对于2021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经济、政府债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这三个角度来分析。首先,从宏观经济走向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尚不存在大幅上升的基础。2016年-2
财经速览 | 美银敦促投资者谨慎行事 (《财经》2021年第8期“美股进入降温时代”)随着美国股指持续创新高,部分市场参与者越来越担心市场是否涨得过快、过高。现在,最新的指标表明,市场情绪已经达到过度乐观的水平。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在最新的
财经论衡 | 驯服房地产“灰犀牛” 光靠用行政手段调控房价,要逐步消除泡沫,避免“灰犀牛”事件的产生是非常困难的。图/视觉中国在2020年全国及全球疫情大暴发中,虽然在全球抗疫过程中中国成为经济增长2.3%的唯一主要经济体,但中国经济社
经济全局 | 印度疫苗卡在哪里? 2021年5月6日,人们在印度新德里排队等待接种新冠疫苗。根据印度的第三阶段疫苗接种计划,印度还有8.5亿-9亿人口需要接种,需要17亿-18亿支疫苗。图/法新印度政府和民众正在新冠肺炎疫情第二波高潮
经济全局 | 张向晨履新WTO副总干事世贸组织改革亟待推进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张向晨。图/中新5月4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宣布了4名副总干事人选,他们是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张向晨、美国贸易专家安杰拉·埃拉德(Angela Ellard
经济全局 | 美国气候谈判智囊:中国让气候变化不再纸上谈兵 应中方邀请,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4月14日-17日访华。期间,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同克里在上海举行会谈,就中美气候变化合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等交换意见。
经济全局 | 中国服务业开放进入快车道 全球化是建立在贸易或投资协议基础上的。含投资便利化条款的协议有助于扩大缔约国之间的直接投资规模。2020年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完成谈判,已经正式签约
经济全局 | 大规模减税降费暂停,积极财政政策何去何从? 市民在税务局办理业务。图/中新近期,“稳定宏观税负”的表述时隔多年重回大众视野。3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财税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稳定宏观税负”。4月7日,在关于
经济全局 | 消费需求成主引擎,全年经济前高后低 第三产业是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图/法新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果进一步巩固,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开局良
CEO访谈 | ETP创始人何为无:未来20年,是生物医疗创新的黄金20年 ETP致和康道投资创始人、凯信远达董事长兼CEO何为无2021年4月22日,ETP致和康道投资创始人、凯信远达董事长兼CEO何为无博士,主持了一个圆桌对话,参与对话者来自泰格医药、云锋基金、高瓴资本、
特别报道 | 如何稳住“中国制造”? 发展智能制造是解决用工难题、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提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能力的核心。图/视觉中国中国年轻人对制造业的热情正在下降。董生是广州仁义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的老板。2006年,他刚进入劳务中介行业,
特别报道 | 实现合意的制造业外移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可能减速,产业链的转移和重置成为当前经济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国是国际生产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加控制的产业链转移会给中国带来显著的风险。一方面,新冠疫情引发了外界“
资本与金融 | 1500亿跨境理财通待启 时间不足一年,联动粤港澳三地的“跨境理财通”迎来试点细则。5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广东银保监局、深圳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深圳证监局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
资本与金融 | 券商资管如何在公募赛道追赶? 四个月后,上海国泰君安资管有限公司(下称“国君资管”)终于获得了正式开展公募业务的许可证。2020年12月30日,国君资管开展公募业务资格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复。随后,在经历了筹建、接受监管、现场检查
资本与金融 | 水滴IPO的科技成色几何 5月7日晚,水滴公司(WATER-DROP)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IPO,首次公开招股发行300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发行价为每股12美元。5月7日晚,水滴公司(WATERDROP)成功登陆美国纽交
资本与金融 | 人脸识别的公地悲剧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效率的经济组织方式,市场经济较之以往游牧经济、农耕经济更能释放生产力的秘诀就在于“物化”乃至“金融化”。曾几何时,物化的对象还主要集中于自然资源和人的劳动,进入数字时代,人本身包括社
封面文章 | 特斯拉安全吗? 图/视觉中国一场特斯拉(NASDAQ:TSLA)车展维权行动,掀开了智能汽车安全隐患大幕的一角。4月19日的上海车展开幕日,一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车主来到特斯拉展台,针对一起“刹车踏板僵硬、很
封面文章 | 警惕车上的“第二决策人”:人机对抗带来的刹车风险 最近因为一些涉及新能源汽车的交通事故,辅助驾驶及其背后的线传车控(drive-by-wire)技术正处在风口浪尖。整车厂往往认为,这是因为驾驶员没有按照道路交通法规正确驾驶 而驾驶员则认为,整车厂对刹
封面文章 | 碧桂园之变 碧桂园总部大楼全景。过去三年间,不断加码的调控政策、日趋严格的融资限制、新冠疫情的黑天鹅,让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头部大公司,忙着开拓新赛道,包括新能源汽车、物流、农业等等,在这些鲸吞
财经特稿 | 专访王玉锁:能源数字化的逻辑和关键 2021年4月5日,外籍超大型LNG轮在浙江舟山群岛的新奥(舟山)LNG项目配套码头卸载天然气。图/人民视觉王玉锁创建的新奥集团是中国天然气分销行业的龙头,2020年,集团旗下的新奥能源(2688.H
公司与产业 | 天然气下游市场会走向垄断吗? 工作人员在深圳燃气梅林LNG安全应急气化站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查。图/人民视觉中国天然气产业市场化改革成果初现,“X1X”格局已形成。但业内担忧,下游市场将会形成新的垄断。“X1X”格局是指,上游和下游市
公司与产业 | 碳中和,中国企业的五大误区 中国政府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后不到半年,“碳中和”已成为中国企业言必提及的关键词。反应最快的当属央企。国电投、宝武钢铁、大唐、华电纷纷表示力争提前碳达峰,将时间线提前到了2023年或
公司与产业 | “中国版集体诉讼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在新《证券法》和强监管背景下,投资者保护呈现出新举措和新形式。2021年4月1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下称“投服中心”)作为原告代表人参与康美药业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
汽车与出行 | 酒都能否变锂都? 热火朝天施工的宁德时代工厂。摄影/《财经》。记者王静仪四川宜宾在转型。2019年宁德时代(300750.SZ)陆续投入380亿元在宜宾建设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工厂后,牵一发而动全身,锂电上游产业链企业纷纷
互联网与新商业 | 下行期的公司期权博弈 承诺赶不上变化“一起哭吧。”4月27日,一位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蚂蚁集团”)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当天,蚂蚁集团宣布为员工提供基于经济收益权的流动性解决方案,并将一份经济收益权定价为195
科技与健康 | “若不是走投无路,谁想去做小白鼠” 一些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属会抱着侥幸的想法,去尝试任何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图/ 视觉中国“父亲临终前两天,我拿着他的所有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他就诊的是当地最好的医院,打电话问北京的医生朋友,这个方案合适
科技与健康 | 一场口腔医生的抢夺战 抢手的口腔医生,不但要技术好、体力好,还要情商高。北京尚品口腔负责人朱耿辉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口腔医生。他曾在公立医院和民营口腔连锁机构均供职过,到如今经营自己的口腔诊所发现找医生才是最难的。口腔医生并
法治与公共治理 | 广州首发职住平衡指标体系,城市更新化解“大城市病” 城市更新五年计划完成后,广州交通及公服设施服务水平将得到提升,职住平衡和低成本住房供应将有所改善。图/人民视觉《财经》记者近日在采访调研中获悉,作为中国华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广州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城市
法治与公共治理 | 醉驾入刑十年反思 入刑十年来,醉驾一直屡禁不止。图/人民视觉一次醉驾后,29岁的张珉人生“两重天”。4月初的一个深夜,张珉在合肥市郊和朋友吃饭、喝酒,凌晨1点多时,张珉叫不到代驾,自觉还算清醒的他便驾车返家。行驶约20
财经数评 | 预期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 67%的经济学家预期未来六个月中国“就业稳定”。图/法新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于2021年3月开展的一季度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一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延续回升态势,其中,即期经济景气指数在越过临
文化 | 善政还是灾祸:“原额主义”是晚清挨打的财政原因吗? 《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日)岩井茂树著付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系列推出了日本学者岩井茂树的代表作《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其中对清朝财政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
文化 | 范内瓦·布什:改变美国科研政策的人 《科学:无尽的前沿》(美)范内瓦·布什等著崔传刚译中信出版社2021年5月如果要在美国历史上只选一个人,对美国的科研整体贡献最大,这个人就是本书作者范内瓦·布什。如果只选一份决定了美国科研决策,而且影
文化 | 约翰·奈斯比特 未来学家,2021年4月8日逝世,享年92岁近日得知,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先生于2021年4月8日在奥地利家中去世,深感震惊与痛惜。他的逝去,使得世界失去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