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一道 | 他们扑向大海 一些微小的海洋生物集体逃离,溃散,躲在珊瑚礁后面窥看……我们这些侵入者我们没有敌意,只是想到海底看看——这个不同于陆地的世界我们相信海底同样居住着伟大的灵魂——《空间》一那天是礼拜五,放学后,金钺和骆
星河一道 | 如果大海可以劈开 这篇小说是2020年冬天写的,再看《他们扑向大海》,已经都是过往了。2020年这个世界因为疫情而改变着。再看,仿佛看到情绪和记忆的留存。其实,这么多年,我的写作都是在记录着个人所处在这个时代的个人情绪
长篇小说 | 如影随形( 上 ) 1梁三友第二十五次提醒校长远离狐狸精陈馨的第二天下午五点二十分,陈馨挽着刘国瑾的胳膊,从暗黄色的凯宾斯基酒店地下车库乘电梯升上明黄色的一楼,再右转,走过菱形地砖,进入西北角橙黄色的普拉那啤酒坊。路过大
短篇小说 | 书包,书包 1小勇是突然认出这个女人的,不是突然看见,是突然发现这个女人在学校门口转悠好多天了,只是一直没在意。小勇8岁,读三年级。女人个头和小勇相当,但比小勇瘦,像一根干黑的柴,雨水浇过变黑发霉的那种。小勇觉得
短篇小说 | 对她说 我感到冷。我浑身发抖,心像被烙铁烤,快要蒸发,快要融化,一阵一阵冷汗从我的头皮渗出来往下淌。我发疯似地揉自己的脸,抓自己四肢,确保自己还存在。“你在哪?”如果你这样问我,我也不知道。我不骗你,我真的答
短篇小说 | 不是因为爱情 父母总是为了你好吗?他们有时候是为了面子好,包括你的面子,他们会看得比天还大。这个天,就是我的命。如果让他们在贞节牌坊和我的命之间做个选择,他们一定会选择前者。不要唏嘘,我经历过。那是2012年的冬天
纪实 | 山·海·风 中和镇的文化密码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多云转晴,儋州中和镇儋州市府所在地是那大镇,中和镇只是其下辖的1个街道、16个镇中的普通一员。虽然貌不惊人,却有悠久的历史,汉朝建墟,称高坡。唐武德年间,儋
纪实 | 壁画上的中国 此行踏古,每每访画。绕了一趟自河北到山西的北方古迹,才知道在铺天盖地的敦煌壁画之外,中原北方大地上依然到处点缀暗藏着无以数计的壁画之精品,多少举世画宝在幽幽暗殿中千古壁立各自闪耀。甚至往往有这样的感觉
作家书斋 | 艺术悬念设定与生活英雄形象锻造 曾经以《暗算》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麦家,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谍战小说的创作。包括《解密》《暗算》《风声》等作品在内的若干部长篇小说,为麦家赢得了中国当代谍战小说第一人的美誉。尽管说他的这一系列作品明
作家书斋 | 新南方写作与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 一一提起“南方”,便会涉及坐标的多重性,因为对于中国而言,南方一直以来有其相对固定的划分与认知。而从整体的世界性话语来说,中国又意味着“东方”,如此一说,似乎又存在着某种西方中心的“东方主义”式的意味
作家书斋 | 《一案惊天》及非虚构小说种种 读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它是一部纪实作品,非虚构,不是小说。我必须在“非虚构”的界限内看待它,理解它,继而给予相应的评价。谁叫我是所谓的“专业读者”呢,每一年,先得消化数量上的拥堵,才有质量上发
作家书斋 | 在“商”与“文”之间 1读王继红先生散文集《轨迹》,两篇文章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一篇是《老憨往事》,记述了一个“那几年也赚下过不少钱,堆在家里都‘懒得去数’”,最终却生意落败债台高筑的人。这个也曾被人称作“憨总”的老憨,智
作家书斋 | 我家在哪里 “建伟老弟,跟我回一趟老家吧?”大哥在电话里弱弱地问我。“你老家哪里的呀?”我脑子里快速搜索着他老家的地名,呈现出一片混沌来。“山西清徐县,”大哥说,“我的出生地,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小时候啊,
对话 | 生态文学:新时代文学的新视角和新空间 编者按:本期“对话”邀请李景平、刘友宾、李晓东三位作家围绕新时代的生态文学展开讨论。在中国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学作为一个文学门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生态文学为新时代文学提供了哪些新
傅菲专栏 | 扁柏丁丁 喜多是个开棺材铺的木匠。一把斧头劈出来的棺材,装下了饶北河上游几十年故去的人。他的板斧开口大,锋口呈半弧形外圆出来,像一轮下弦月。木是两头圆的细叶扁柏,胸径达一米之上。锯成木段的原木,横架在两个马扎(
散文 | 过客 一家里来了一个讨债的人。是父亲编筐欠下的买腊条的钱,筐卖出去了,钱却打了白条,父亲也就没办法偿还买腊条的钱。母亲称呼讨债的男人为老刘。老刘不怎么爱说话,来我家后,径直就坐在饭桌旁,自己拿筷子和碗盛面条
散文 | 醒来的芦苇荡 1就我们这边的气候而言,春天是从三月末开始的。风一吹,去岁的老芦苇倒伏于地,新苇芽齐刷刷冒出头来,噼啪作响,穴居在芦苇滩或芦苇丛里的嘟噜蟹(南方沿海叫螃蜞或蟛蜞的)探头探脑地在洞口张望。正是这一时期,
散文 | 故乡的河流暗语 对故乡的思念和与故乡的距离,长度是相等的,丈量这个长度的工具是时间。携着故乡行走时,故乡小于自己。远离了,时间给予空间,故乡无限地放大,在梦里闪现,在跳荡的区域历史里变得广阔、变得旖旎。故乡有亲人,故
散文 | 寻魂:穿越峥嵘岁月的红路 凤凰树下,矗立在花岗岩石座上的敖昌上半身铜像令人瞩目。粗浓的眉毛、炯炯有神的双眼,展示了英雄就义前宁死不屈而又自信豪迈的情怀。“人生谁不死,我当享遐龄”,诗中表现出的凛然正气,至今依然被人们传诵着。回
散文 | 异都漫记 勇闯巴黎巴黎,仅仅读出她的名字都会让人浮想联翩。这里是海明威的流动盛宴,是聂鲁达背井离乡的庇护所,是毕加索窗外的街道。可是我的巴黎就没有这么平静美好了。因为要从博韦飞去维也纳再去布拉迪斯拉发,所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