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港2022年第5期

文学港

文学港2022年第5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一本创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学期刊。创刊三十多年来,《文学港》杂志不仅团结国内文学力量,在广大读者和作家群体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更致力于繁荣宁波文学,推荐本土作家。

目录

本刊视点 | 仍然在演一出轮回的把戏

最近看了子禾的三篇小说,写的都是平凡人、失落者生活中的糟心事,但与常见的日常化写作、底层写作以抒写生活的糟心、失落、被侮辱、损害等为主的不同,子禾的小说在反映现实、抒发情绪、关注底层人命运的同时,多了

本刊视点 | 子禾的复调

读子禾的中篇小说《灰色怪兽》,最深的感受便是“复调”。在“80后”“90后”作家中,小说人物的矛盾冲突,各自所秉持的观念、想法,能在“复调”程度进行讨论的,很少。这是子禾小说的特征之一。一《灰色怪兽》

本刊视点 | 灰色怪兽

子禾,甘肃庆阳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现居杭州。小说、诗歌散见于《十月》《诗刊》《人民文学》《山西文学》《西湖》《长江文艺》《雨花》《作品》等刊。1两天前的上午十点,我第三次去东直门南小

本刊视点 | 创作谈:尘埃何以落地

1营救哥哥失败,以及家庭纷争之后,七口之家剩下的四人,父亲、母亲、甘松明及他四五岁的小侄子哲哲——哥哥甘飞明还在拘留所,嫂子带着侄女回了娘家——过得更加小心翼翼了。为了哲哲,大人们隐藏各自的挫败与伤心

本刊视点 | 另一个世界

1孩子顶着一头浓密潮湿的黑发在生命之门未做过多徘徊,便从母体脱离而出,来不及清理口腔里的羊水,已经放声大哭,这是一个声音哄亮,头发极好的新生女婴。沈新埋着头给二十八床的产妇进行着伤口缝合,虽然她不是初

小说速递 | 金木水火土

是深秋,曹魏彦独自走在陌生的路上,柔弱的阳光渐渐浸暖了他的发根,他抬起右腕的运动手表:1点20。杂木纷立,四围静寂,前面是个分岔口,支延出三条小肠路,曹魏彦停住脚步,擦擦额头眯眼打望。晚上到家,陶远菊

小说速递 | 杖刀

主任疫情期间乡村街道没什么人,我捂着口罩,频频同晒太阳的门牙大爷碰面。太阳的移动造成砖瓦屋的阴影,他便像个向日葵随着太阳移动。清水泊景区配的车子两个轮胎总是富有个性地往外撇,在马路上走出直线倒成了奢侈

小说速递 | 修目

有人说她眼神不好,没有别的意思,单纯是指物理层面的,她的视力。为了百米外人畜不分的视力,也为了远离人群,隔段时间,叶代清会去穷乡僻壤骑行。其他三个季节相对还好,然而这一次,在夏天选择的出行,除了眼神,

幻文学 | 缪斯

1假如有一天,你告诉我,石头在说话,我会对此深信不疑。穿过漫长的隧道抵达S城,“昨日号”列车又承载着其他旅客奔往下一座城市,我和露丝便成为了过去的时光,被抛弃在站台上,昨日显然不是一个好日子,但时间和

诗歌前沿 | 声音手术(组诗)

刘华,江西莲花人,诗歌散见《扬子江诗刊》《星星》《诗潮》《中国诗歌》等刊物,著有诗集《恍若星辰,恍若尘埃》,曾获第六届扬子江年度奖青年诗人奖等。蝴蝶最怕那只蝴蝶突然飞出身体的亚马孙河流域斑斓的羽翼在筹

诗歌前沿 | 如此独特的时刻(组诗)

一只乌鸦朝我飞过来一只乌鸦朝我飞过来一只黑色的乌鸦张开黑色的嘴像一瓶黑魆魆的墨水朝我飞过来我坐在秋天的大地上我的头顶是一望无际的天空一只黑色的乌鸦拍打着翅膀像一枚黑漆漆的文字朝我飞过来我抬起头望了一眼

诗歌前沿 | 我把此刻想象成徒步旅行(组诗)

我把此刻想象成徒步旅行这是疫中的小区一条位置偏僻的路居家隔离的日子我每晚下楼走五千步很少碰到人那长久隐匿在墙角无法被辨别的荒草成了我镜头下的主角偶尔还发现了一只瑟缩风中的小辣椒此刻我只能与衰败为伍时而

诗歌前沿 | 沉溺(组诗)

白天的月亮太阳已从东边升起,月亮在西边仍然不肯消隐。月亮以它的明亮点燃长夜后,犹如耗尽了精血,面容淡如失血的嘴唇,身体薄如蝉翼。但依然给这乱糟糟的世界以安宁,尽管它的边沿已被磨损。月亮不像群星,懂得在

诗歌前沿 | 冬天的诗

之一说到隐痛,一个单薄的词也有它的发言权它无需一张嘴。贴着时光的边缘漫游裹着的忧伤让风推送于尘世之外一言不发是它的长处而你总是一不小心划破流水中的寂寞。夜深时,它是不礼貌的一个访客把另一个的你约在对面

诗歌前沿 | 尘世声色

1微笑的价格多少?加上礼遇和孝心的价值结账诚信,票子哭了空了腰包,多了躬腰慨叹有谁扶起2岁月之河往人嘴里奔去,腹中有海么撑船的宰相,是否碰见李白沿河谁在生产大瀑布意象的黄河长江已够汹涌时日之杯盏,跃动

诗歌前沿 | 短诗钩沉

沸腾(外三首)王长军柴薪,这些草木的骨头火焰,这些太阳的血肉柴薪和火焰,把彼此交给对方这多像一场恋爱你看它们头顶的铁锅里心事重重的人间就沸腾了小景柳树在水中沐浴鱼在枝头啼鸣谁家少年抛下诱饵咬钩的竟是一

散文在线 | 土豆往事

叶梓,本名王玉国,甘肃天水人。中国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一级。鲁迅文学院第27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天涯》《

散文在线 | 无尽

学生要从外地开车来看我,问我需要什么。我说给我带几袋土来吧,质量好一点的。他听了就有几分惊讶。住进这个院子后,就觉得需要许多的土,尤其是肥沃的土。院子傍山,院子里的土也就都是黄土,粗糙和干燥,如果想种

散文在线 | 越过山丘

路是山路,我们被破旧的公交车甩在一个三岔路口。春天已经过去,皖东的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刘小鹿撩起衣服的一角,擦擦汗,对着晃晃悠悠远去的车影踹了一脚,仿佛这一脚使了很大力气,在一阵烟尘中,公交车歪歪扭扭晃

散文在线 | 历史的碎片

盛宣怀见慈禧太后清光绪二十五年,农历己亥年,公元1899年,秋天,盛宣怀到保定验收铁路已完成工程,料理保定铺轨事务,然后进京,九月初二见慈禧太后,光绪帝亦在场。这一年盛宣怀56岁。盛宣怀回到寓所,记下

散文在线 | 孤独国

我越洋过海从武汉台北路来到台北的武昌街,停在周梦蝶先生曾经摆地摊的地方,似乎为了重读他的《孤独国》。在周先生看来,诗乃门窗乍乍开合时一笑相逢之偶尔。我是偶然到那里的。友人随手一指,说那是周先生摆地摊的

散文在线 | 我的伯父蒋本菁先生

我的目光落在百年前的一张家族老照片上,一对兄弟相邻而坐,两旁各站着一个八九岁模样的男孩,右边的男孩右手持宝剑,左边的男孩左手拿书本,四人均穿长衫。立此存照寄托着兄弟和睦、两家后代文武双全的希望。拿书的

散文在线 | 未河水流

老家门前有条小溪,我们叫它未河。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它总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哗啦啦流淌着,把小河两边零星散落的十几户人家一天中发生的闲聊、玩闹、争吵通通冲走,无论是大嗓门的悲伤还是窃窃的欢喜,都溶解在它欢腾

宁波市内刊优秀作品选 | 疯长的思绪

一什么时候会责问自己?无非是孤独、寂寞、累再加上静不下心。问自己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无非是对现状不甚满意。如何迈过当下的瓶颈?我的处理方法只有一个,摊开一张纸,写下一篇看起来还不错的散文。找一片安然无扰

宁波市内刊优秀作品选 | 卑微的天使

我们把“伟大”的字语敬奉了统帅,“英雄”的光环献给了强者,“园丁”的美称赋予了老师,“天使”的赞美唱颂了医生……而那些辛劳、淳朴、善良的医院护工,你们似永不停息的流水,带走病人的疾苦 你们似脚下的沙砾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