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接纳父母“不完美的爱” 小颖(化名),一个八年级女生,第一次见面就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倒不是因为她上课表现优秀,又或是过于调皮,相反,她格外安静,安静中透露出一丝超出这个年龄段的沉稳。每次上心理课,她都听得特别专注,在她身上,
学术空间 | 拯救枯萎的花朵:家校社协同育心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当前,外在环境复杂多变,叠加后疫情时代的深远影响,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多发,让家校社协同联动成了重大议题。实践表明,建立社区青少年心理中心可作为解决之策,有着整合社会资源、专业心理服务定位、擅长微
研究实践 | 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对青少年社交退缩的影响:未来取向的中介作用/10 摘要:为探索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对青少年社交退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量表、未来取向量表、社交退缩量表对71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未来取向、社交退缩两
研究实践 | 父母教育卷入对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自我教育期望与学习自主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摘要:为探究父母教育卷入对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自我教育期望、学习自主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卷入量表、学习投入量表、自我教育期望问卷、学习自主性量表,对1575名初中生展开调研。结果发现
课程思考 | 心理课上隐私权与自主权的伦理困境:基于咨询理论的反思与应对/20 摘要:心理课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同时,也面临隐私权保护与自主决策权尊重的伦理困境:隐私权保护要求确保学生信息不外泄,而自主决策权要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针对此,提
课程思考 | 创造故事语境,赋能生命成长 摘要:随着叙事疗法引入我国,其理念和技术逐渐被心理教师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中,丰富了课堂的形式。在叙事取向的心理课设计中,教师运用叙事哲学观调整活动目标和师生关系定位;运用叙事疗法的外化、隐
活动设计 | 兄弟姐妹的那些事儿 关键词:同胞关系;绘本教学;积极关系;心理投射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1-0029-04【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下
活动设计 | 重塑“心”泥 关键词:自我对话;积极语言;自我评价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1-0033-03【活动理念】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1]提出积极语言的重构理论,他认为人
活动设计 | 神秘来信 紧急救援 关键词:危机应对;剧本杀;OH卡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1-0036-04【活动理念】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中,心理委员和班级学生作为同伴心理危机
校园心理剧 | 转学变奏曲 关键词:转学生;学校适应;音乐心理剧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1-0040-04【剧情简介】新学年伊始,张小默、小社牛等几位转学生来到新学校。主角张小默
咨询方略 | 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疗愈来访学生心理创伤的实践探究 摘要:在学校心理辅导中,传统的辅导技术主要是通过言语对话进行的,但来访学生如果有心理创伤背景,仅仅采用言语对话的辅导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实践表明,选用适当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引导来访学生借助艺术创造
咨询方略 | 基于系统治疗的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思路 摘要:家校协同干预是当下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举措。系统疗法强调,要从外部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学生出现心理困扰,很可能体现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模式问题;家校需要形成联盟
辅导个案 | 打破辅导思维框架,激发第二序改变 摘要:对问题(症状)的无效应对可能会成为问题的一部分,第二序改变强调当依据惯有的解决方案无法处理问题时,应当跳出系统去寻找一些超乎常理的解决策略。以对一个躯体症状长达九年之久的高中生的心理辅导为例,阐
辅导个案 | 改写生命故事,走出心理阴霾 摘要:故事是一种文学形式,故事创作有心理疗愈的功能。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因父亲生病去世陷入抑郁情绪中,辅导者利用她喜欢写故事这一点,运用故事治疗,引导其创作故事,在创作过程中宣泄情绪;发现问题故事中的“例
辅导个案 | 叙事疗法在初中生抑郁心理个案辅导中的应用 摘要:一名初一女生因与同伴关系破裂后引发食欲下降、失眠、厌学、情绪长时间低落等问题,经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需药物治疗并结合心理辅导。心理教师采用叙事疗法中的问题外化、改写对话、回溯对话技术,帮助学生缓
生涯教育 | 交叠影响域理论下“三位一体”生涯教育模型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招生和录取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开展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目前,我国生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家校社之间存在“教育鸿沟”,导致生涯共育目标偏离、分工偏
一线快递 | 家校合作视角下改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会议实践 摘要:为改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厦门外国语学校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通过家庭会议这一实践活动进行融合,从家校合作的视角来提升家庭会议的可操作性,帮助家庭会议这一实践模式更有效地在学生家庭落地。学校确定了
一线快递 | 小学心理社团活动中“旁观者”现象的分析与应对 摘要:心理社团是落实“双减”政策、实施课后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在社团活动中常出现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或是不表达的“旁观者”现象,不利于团体进程的推进和团体凝聚力的增强,有时甚至会破坏团队合作,对
班级心育 | 非暴力沟通技巧在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应用 摘要: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家校沟通有助于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班主任家校沟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单向化的倾向,告状式、责问式、说教式沟通等,导致沟通效果不
家教心主张 | 陪“顽童”成长 摘要:孩子到了七八岁的年龄段,独立意识增强,对父母心理上的依赖逐步减少,但缺乏规则意识,自控能力不足。在养育的过程中,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的叛逆行为感到困扰,甚至爆发亲子冲突。面对此种情况,父母首先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