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培养孩子的习得性乐观 在心理辅导室,我们经常接待一些来访的学生,部分学生会因为某一学科成绩不佳或其他方面多次受挫,自信心遭到打击,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身心遭受痛苦。所谓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或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
主编访谈 | 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诠释:教育效能视角 新时代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本期访谈,俞国良教授依据中职学校和高等学校的调研数据,对心理健康教育效能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
学术空间 | 从群体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校园霸凌现象及其治理 摘要:霸凌行为是一种发生在力量或地位不对等的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由某种明显意图引发的攻击性行为。学校由于聚集了地域、民族、生活习性等具有差异的学龄人群,成为霸凌行为频发的场所之一。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与学
研究实践 | 社会排斥情景下负性情绪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接纳策略的调节作用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排斥情景下激发的负性情绪会影响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为进一步了解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在情绪和亲社会行为中的调节作用,选取47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想象范式
研究实践 | 中学生感知家长情感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基于竞争动力和失败恐惧的中介作用 摘要:随着中学生由于情绪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增多,关注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采用2018年PISA官网发布的中国四地学生的调查数据,系统探究中学生感知的家长情感支持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
课程思考 | 中学生命教育主题课程框架和实践探究 摘要:根据政策和学情的需要,《北京市西城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纲要》中设置了“珍爱生命”主题。“珍爱生命”主题课程框架包括“生命认知”“生命情意”和“生命行动”三方面,采用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涵盖四大
课程思考 | “坐标评量技术”在初中心理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摘要:“坐标评量技术”是以“坐标轴”为载体,通过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中心理评量技术绘制状态曲线,不仅可以利用量化的数值协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还能连点成线,分析、预测曲线图等,对于初中心理课堂具有重要
活动设计 | 旁观者“亲” 关键词:校园欺凌;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2-0036-04【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中明确指
活动设计 | 生命中的小红花 关键词:生命教育;品格优势;活动设计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2-0040-04【活动背景】2010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活动设计 | 点亮生命的成长型思维 关键词:烦恼;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思维模式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2-0043-03【活动理念】莎士比亚曾说“there is nothing e
活动设计 |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关键词:生涯规划;认识自己;职业;性格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2-0046-04【活动理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
校园心理剧 | 假如手机有生命 关键词:手机管理;亲子关系;心理剧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2-0050-05【剧情简介】浩明,高一男生,因手机使用问题与父母产生多次冲突,父母责怪浩明
辅导个案 | 与“怪物”同行 摘要: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自述抽动障碍让自己感觉情绪低落,不知如何与人交流,对自己渐渐失去信心。心理教师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基础上,运用叙事疗法,通过问题外化、重构故事、寻找例外、局外见证等方法,帮助
辅导个案 | 与“问题”家长结盟 摘要:一名中职高二女生因与家庭沟通不畅,导致情绪低落、产生轻生念头,发生心理危机事件。针对学生的情况,心理教师及时介入开展危机干预,通过家校沟通,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方法,帮助学生寻找例外和资源,改变
一线快递 | “333模式”:高中班级心理委员胜任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班级心理委员是防范班级心理安全风险的重要力量,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朋辈辅导及预警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苏省常熟中学在构建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体系过程中,探索出了班级心理委员胜任力提升的3个
一线快递 | 农村寄宿小学生心理问题筛查的原则与策略 摘要: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是我国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优质均衡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伴随着我国大规模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心理健康工作也受到重视。及时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及早干预并防止心理问
班级心育 | 借用心理辅导技术,提升班主任家校沟通实效 摘要: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班主任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告状式沟通和指责式沟通,班主任高高在上,家长处于被动挨训的位置,沟通效率低,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对此,班主任可尝试运用同理心技术
家教心主张 | 孩子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家长可以这样引导 摘要:当同伴关系出现不稳定的状态,青少年产生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我们依然要关注这些情绪是否适度,情绪背后的认知是否合理。帮助孩子破解同伴交往的困境,需要家长根据孩子所处的不同阶段,帮
教研员名单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特约教研员名单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科研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