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父母适度牺牲,孩子轻装上阵 一次咨询中,一位家长哭诉:“我为了孩子几乎牺牲了所有:辞了工作,放弃了爱好,减少交往等,没想到孩子居然成了这样。”泪水中饱含委屈和埋怨。咨询结束,看着这位家长的背影,我想起网上引起热议的张一得事件。张
主编访谈 | 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实践的视角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教育理念是其实践基础,可以从教育使命、教育原则、教育目标三个方面加以诠释 教育内容是其实践核心,需要达到“普适内容标准”和“学段内容标准”的有机统一 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方
学术空间 | 中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而抑郁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部分中学生长期受到抑郁状态的影响,甚至患有抑郁症,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研究者对我国中学生的抑郁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
研究实践 | 母亲心理控制对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影响: 青少年情感自主的中介作用及父子关系的调节效应 摘要:为探讨母亲心理控制和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关系,以及青少年情感自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父子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母亲心理控制问卷、青少年情感自主量表、家庭亲密度量表和青少年违纪行为自评问卷对3316
研究实践 | 区域内中小学心理高危学生 预防干预实践研究 摘要:为提升区域中小学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减少和降低危机事件发生,促进区域内学生和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通过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开展危机干预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促发展
特别关注 | 中学生人际关系对手机成瘾的影响 摘要:为了了解中学生人际关系、自尊以及手机成瘾的关系,采用罗森伯格(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中文版、莱翁(Leung)编制的手机成瘾量表以及中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对420名中学生进行了测量以及
特别关注 | 青少年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手机的拥有者。而由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意志力薄弱等问题,青少年问题性手机使用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增长和备受关注的现象,其带来的危害不
特别关注 | 青少年“软瘾”成因及教育建议 摘要:“软瘾”具体是指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情绪。例如过度依赖电脑、手机、互联网,频繁查看社交软件和邮箱等。如果次数过多或动机错误,我们都可称之为软瘾。论述了软瘾的基本概念,从个人、家庭、同伴关系以
特别关注 | 中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时长及 依赖现状差异性研究 摘要:为探索中学生手机使用时长等情况以及智能手机依赖现状在性别及学段上的差异,采用自编问卷以及智能手机依赖量表,对北京市某区进行整群抽样,对该区八所高中及十六所初中共计817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
课程思考 | 看见生命的故事 摘要:小学阶段是儿童生命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树立健康的生命态度。绘本切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生命的内涵和意义。因此,结合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绘本特点,
活动设计 | 拥抱不确定 关键词:不确定 掌控感 生涯意识 生涯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4-0045-04【活动背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
活动设计 | 一颗种子的旅行 关键词:生命教育 认识自我 生命成长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4-0048-04【活动理念】《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指出,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活动设计 | 沟通你我,拥抱快乐 关键词:人际关系 倾听 人际沟通 团体辅导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4-0052-04【活动理念】八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了人生发展变化最快的青春期阶段,这
活动设计 | 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妙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逆向性思维 思维定式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4-0056-03【活动理念】初中生经历了小学的学习阶段,思维能力得到了
咨询方略 | 焦点解决理念在青少年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摘要: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一个分支,在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焦点解决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正向,关注解决,关注现在与未来,关注成功经验,关注一小步的行动。这些理念运用在青少年
咨询方略 | 质性评估在生涯辅导中的应用 摘要:质性评估是生涯辅导中的常用咨询工具,它强调的是以来访者为中心,评估伴随着咨询辅导过程,体现了生涯辅导的合作性、真实性、主体性和趣味性,更有助于来访者对于自我的探索,帮助来访者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辅导个案 | 当我笑时,我在哭 摘要:微笑型抑郁学生戴着微笑假面,内心抑郁痛苦。他们容易被身边的人忽视,却是心理危机易感人群。一个微笑型抑郁儿童被诊断为情绪障碍后,学校采取家校医协同心理干预策略,心理教师建立动态心理监测机制,充分发
辅导个案 | 我还没见她最后一面 摘要:一名小学五年级男生的母亲突然病逝,他因不知情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没有做最后的告别而陷入悲伤、懊悔、遗憾内疚的情绪之中,影响了 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心理教师根据哀伤辅导的相关原理,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
辅导个案 | 走读是我的自我救赎 摘要:一名高二女生因为“脚臭”与舍友发生矛盾,班主任“调换宿舍”的做法进而激化了学生的人际矛盾。在遭遇班级同学的排挤四个月后,该女生终于扛不住了,在失眠、恐惧不安的折磨下开始自我伤害,并且具有强烈的自
中国好老师 | 追求阳光的人生 摘要:当一个孤独桀骜的女孩出现在你的身旁,当她情绪失控、突然失踪的时候,身为班主任的你会如何应对呢?班主任的工作已然不是单纯的班级管理了,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对待学生的问题,追根溯源找到症结所
家教心主张 | 用梦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摘要:梦想是对未来世界的向往,是对一个人生命极限的超越。进入初中的孩子尤其需要进行梦想教育。家长对初中孩子进行梦想教育的关键是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搭建阶梯,并探寻用梦想激发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四步法畅谈梦想
封面人物 | 封面人物档案 江珊珊,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硕士研究生,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唐远琼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新高考生涯规划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青年优秀志愿者,四